一种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56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包括顶盖、箱柜本体、底盘及双工位出液装置,所述箱柜本体顶部设有容纳箱,所述双工位出液装置设于容纳箱内,所述箱柜本体底部设有接液槽,所述双工位出液装置包括有装液罐、第一出液机构及第二出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工位出液装置中的第一出液机构可感应人手自动喷雾消毒,第二出液机构可感应人手自动喷挤免洗手液,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进行感应喷雾消毒或免洗手除菌操作,使用方便,避免了用户需要手动挤压洗手液瓶或消毒液瓶的繁琐;在箱柜本体底部设置的接液槽,可方便用户清理不小心落下的免洗手液;具有功能丰富、自动感应、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雾化效果好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免洗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商场的入口或洗手间等公共场所,一般都配备装有免洗手液的抑菌瓶,以便对顾客提供免洗手抑菌消毒服务。而现在的免洗手液瓶一般都是手动挤压式的,采用手动挤压的方式,不仅容易在洗手液瓶中滋生细菌,还不利于用户操作,有时需要大力按压才可挤出洗手液,不方便使用。另外,市面上具有感应出液的自动洗手液机,一般为单工位出液,洗手液机内仅能感应提供免洗手液,而有些用户有时会排斥使用免洗手液粘稠性的感觉,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另外,市面上可自动感应的洗手液机,有时用户在接液过程中会不小心移动双手,导致洗手液直接落在地上,不易于清理。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自动感应、使用方便、雾化效果好、双工位出液的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包括顶盖、箱柜本体、底盘及双工位出液装置,所述箱柜本体顶部设有容纳箱,所述顶盖与容纳箱铰接,所述双工位出液装置设于容纳箱内,所述箱柜本体底部设有接液槽,所述底盘与接液槽底部连接;其中,所述双工位出液装置包括有装液罐、第一出液机构及第二出液机构,所述装液罐设于容纳箱内,所述装液罐内中部设有隔板,所述装液罐左侧设有用于灌装消毒液的第一装液室,所述装液罐右侧设有用于灌装免洗手液的第二装液室,所述第一出液机构与第一装液室连接,所述第二出液机构与第二装液室连接;所述第一出液机构包括第一微型电动泵、第一电磁阀、第一管道、第一红外感应装置及雾化喷嘴,所述第一管道顶部与第一装液室连接,所述第一微型电动泵及第一电磁阀分别与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微型电动泵位于第一电磁阀的上方,所述雾化喷嘴与第一管道的底部连接,且所述雾化喷嘴贯穿设于容纳箱,所述第一红外感应装置设于雾化喷嘴侧端的容纳箱外壁上;所述第二出液机构包括第二微型电动泵、第二电磁阀、第二管道、第二红外感应装置及出液喷嘴,所述第二管道顶部与第二装液室连接,所述第二微型电动泵及第二电磁阀分别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微型电动泵位于第二电磁阀的上方,所述出液喷嘴与第二管道的底部连接,且所述出液喷嘴贯穿设于容纳箱,所述第二红外感应装置设于出液喷嘴侧端的容纳箱外壁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中,所述双工位出液装置还包括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底盘内,所述第一微型电动泵、第一电磁阀、第一红外感应装置、第二微型电动泵、第二电磁阀及第二红外感应装置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中,所述雾化喷嘴包括接头、喷嘴芯及壳体,所述接头一端与第一管道底部连接,所述接头另一端与壳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喷嘴芯设于壳体内,所述喷嘴芯两侧分别设有气孔,所述喷嘴芯底部设有若干流道,所述壳体中部设有出液孔。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中,所述第一装液室及第二装液室的顶部分别设有便于装液的旋盖。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中,所述顶盖侧端设有便于开闭顶盖的把手。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中,所述装液罐采用透明塑胶材质制成。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中,所述容纳箱的两侧分别设有便于观察装液罐液位的腰型孔。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在箱柜本体内设置双工位出液装置,双工位出液装置中的第一出液机构可感应人手自动喷雾消毒,第二出液机构可感应人手自动喷挤免洗手液,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进行感应喷雾消毒或免洗手除菌操作,使用方便,避免了用户需要手动挤压洗手液瓶或消毒液瓶的繁琐,增加了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感;在箱柜本体底部设置的接液槽,可方便用户清理不小心落下的免洗手液;采用透明塑胶材质制成的装液罐,可方便用户实时观察装液罐内的装液余量;整体设计合理、装液容易、雾化效果好、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工位出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雾化喷嘴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出液喷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容纳箱底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包括顶盖1、箱柜本体2、底盘3及双工位出液装置4,所述箱柜本体2顶部设有容纳箱20,所述顶盖1与容纳箱20铰接,所述双工位出液装置4设于容纳箱20内,所述箱柜本体2底部设有接液槽21,所述底盘3与接液槽21底部连接。本实施例中,双工位出液装置4设于容纳箱20内,用户可打开顶盖1对双工位出液装置4进行加液操作,箱柜本体2底部设置的接液槽21,可方便用户清理双工位出液装置4中掉落的免洗手液。如图2所示,所述双工位出液装置4包括有装液罐40、第一出液机构41及第二出液机构42,所述装液罐40设于容纳箱20内,所述装液罐40内中部设有隔板400,所述装液罐40左侧设有用于灌装消毒液的第一装液室401,所述装液罐40右侧设有用于灌装免洗手液的第二装液室402,所述第一出液机构41与第一装液室401连接,所述第二出液机构42与第二装液室402连接。本实施例中,双工位出液装置4中的第一出液机构41可感应人手自动喷雾消毒,第二出液机构42可感应人手自动喷挤免洗手液,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进行感应喷雾消毒或免洗手除菌操作,使用方便,避免了用户需要手动挤压洗手液瓶或消毒液瓶的繁琐,增加了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感。如图2及图5所示,所述第一出液机构41包括第一微型电动泵411、第一电磁阀412、第一管道413、第一红外感应装置414及雾化喷嘴415,所述第一管道413顶部与第一装液室401连接,所述第一微型电动泵411及第一电磁阀412分别与第一管道413连接,所述第一微型电动泵411位于第一电磁阀412的上方,所述雾化喷嘴415与第一管道413的底部连接,且所述雾化喷嘴415贯穿设于容纳箱20,所述第一红外感应装置414设于雾化喷嘴415侧端的容纳箱20外壁上。本实施例中,用户可将手掌放置在第一出液机构41下方,第一出液机构41可将第一装液室401灌装的消毒液进行雾化并喷射而出。具体的,用户可将手掌放置在雾化喷嘴415下方,第一红外感应装置414可感应手掌,然后通过控制装置依次控制第一电磁阀412、第一微型电动泵411启动,第一电磁阀412可打开第一管道413的阀门,使第一管道413保持流体畅通状态,第一微型电动泵411可提高第一管道413中的消毒液压力,并通过雾化喷嘴415进行雾化喷射在用户的手掌中,达到均匀对手掌进行消毒的作用。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嘴415包括接头4151、喷嘴芯4152及壳体4153,所述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箱柜本体、底盘及双工位出液装置,所述箱柜本体顶部设有容纳箱,所述顶盖与容纳箱铰接,所述双工位出液装置设于容纳箱内,所述箱柜本体底部设有接液槽,所述底盘与接液槽底部连接;/n其中,所述双工位出液装置包括有装液罐、第一出液机构及第二出液机构,所述装液罐设于容纳箱内,所述装液罐内中部设有隔板,所述装液罐左侧设有用于灌装消毒液的第一装液室,所述装液罐右侧设有用于灌装免洗手液的第二装液室,所述第一出液机构与第一装液室连接,所述第二出液机构与第二装液室连接;/n所述第一出液机构包括第一微型电动泵、第一电磁阀、第一管道、第一红外感应装置及雾化喷嘴,所述第一管道顶部与第一装液室连接,所述第一微型电动泵及第一电磁阀分别与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微型电动泵位于第一电磁阀的上方,所述雾化喷嘴与第一管道的底部连接,且所述雾化喷嘴贯穿设于容纳箱,所述第一红外感应装置设于雾化喷嘴侧端的容纳箱外壁上;/n所述第二出液机构包括第二微型电动泵、第二电磁阀、第二管道、第二红外感应装置及出液喷嘴,所述第二管道顶部与第二装液室连接,所述第二微型电动泵及第二电磁阀分别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微型电动泵位于第二电磁阀的上方,所述出液喷嘴与第二管道的底部连接,且所述出液喷嘴贯穿设于容纳箱,所述第二红外感应装置设于出液喷嘴侧端的容纳箱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喷雾出液的自动免洗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箱柜本体、底盘及双工位出液装置,所述箱柜本体顶部设有容纳箱,所述顶盖与容纳箱铰接,所述双工位出液装置设于容纳箱内,所述箱柜本体底部设有接液槽,所述底盘与接液槽底部连接;
其中,所述双工位出液装置包括有装液罐、第一出液机构及第二出液机构,所述装液罐设于容纳箱内,所述装液罐内中部设有隔板,所述装液罐左侧设有用于灌装消毒液的第一装液室,所述装液罐右侧设有用于灌装免洗手液的第二装液室,所述第一出液机构与第一装液室连接,所述第二出液机构与第二装液室连接;
所述第一出液机构包括第一微型电动泵、第一电磁阀、第一管道、第一红外感应装置及雾化喷嘴,所述第一管道顶部与第一装液室连接,所述第一微型电动泵及第一电磁阀分别与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微型电动泵位于第一电磁阀的上方,所述雾化喷嘴与第一管道的底部连接,且所述雾化喷嘴贯穿设于容纳箱,所述第一红外感应装置设于雾化喷嘴侧端的容纳箱外壁上;
所述第二出液机构包括第二微型电动泵、第二电磁阀、第二管道、第二红外感应装置及出液喷嘴,所述第二管道顶部与第二装液室连接,所述第二微型电动泵及第二电磁阀分别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微型电动泵位于第二电磁阀的上方,所述出液喷嘴与第二管道的底部连接,且所述出液喷嘴贯穿设于容纳箱,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市江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