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54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水嘴,包括壳体,壳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包括主出水口和副出水口,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主腔和副腔,主出水口连通于主腔,副出水口连通于副腔,主腔上端与副腔相连通;壳体内设有导流盖,导流盖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一端连通于进水口,导流槽另一端连通于主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在水流量较小的情况下,能够使出水口的水始终汇聚在一起形成水柱,不易造成飞溅;当水流量较大时,主出水口与副出水口同时出水,具有出水效率较高的效果;出水口形成钻石面效果,使得水流不易发散,更加平缓有序,不仅更加美观,而且具有防飞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水嘴
本技术涉及用水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出水嘴。
技术介绍
出水嘴常用于出水管的出水末端,尤其在饮水机中较为常见,由于加热方式简单、快速制热等优点使得即热系统渐渐的在饮水机的设计中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加热方式,且运用前景无可限量,饮水机可实现普遍即热化。现有的出水嘴仅有一个出水口,当出水流量较大、并且能灌满出水口时,出水比较集中;当出水流量较小、并且不能灌满出水口时,出水比较分散,同时伴有水花飞溅的现象。当把现有的出水嘴用于即热式饮水设备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满足即时输出较高温度热水的需求,水泵需要控制输入至即热式加热器的水量,使得出水量较小,此时,较高温度的小流量热水从出水口流出时,将会飞溅高温水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若出水口设置较大,当流量较小的热水排出时,可能导致出水不畅或出水很飘的情况,水流无法很好地汇聚,使得接水较困难,若出水口设置较小,存在出水较慢的问题,需等待较长时间接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水嘴,小流量出水时具有易汇聚和防飞溅的效果,大流量出水时具有出水效率较高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出水嘴,包括壳体,壳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包括主出水口和副出水口,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主腔和副腔,主出水口连通于主腔,副出水口连通于副腔,主腔上端与副腔相连通;壳体内设有导流盖,导流盖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一端连通于进水口,导流槽另一端连通于主腔,导流槽与隔板间形成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过程中,水管中的水从进水口流入至壳体内,当水流量较小时,进水口流入的水经导流槽的导流作用流入至主腔中,并从主出水口流出,当水流量较大时,由于主出水口流出速率受限,使得主腔内的储水量越来越多,水位逐渐上升,直至主腔内的水从上口的间隙溢流至副腔中并从副出水口流出。导流槽的设置使得进水口的水量较小时,水不会流入至副出水口仅能从主出水口排出,如此,在水流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出水口的水始终汇聚在一起形成水柱,不易造成飞溅;当水流量较大时,主出水口与副出水口同时出水,如此,具有出水效率较高的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导流盖上开设有连通于导流槽的扩流槽,扩流槽的一端连通于进水口,扩流槽的另一端连通于主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水口的水流量较大时,在导流槽导流的同时,水还能够从扩流槽流入至主腔中,如此即可大大提高出水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扩流槽的侧壁设置有倾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面对水流起到导向作用,使水流更好地流入至主腔中。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扩流槽远离导流槽的侧壁开设有缺口,缺口使扩流槽侧边与主腔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流槽内的水流还可从缺口直接流入至主腔中,如此,加快水流速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隔板外侧壁设置有若干导流筋,导流筋位于副出水口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流筋的导流作用下,可使副出水口流出的水流向主出水口汇聚,使得水流不易发散,更加平缓有序,出水口的水流呈现钻石面的效果,不仅更加美观,而且具有防飞溅的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副出水口设置有若干个分隔块,分隔块将副出水口分隔为若干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腔内的水分别从副出水口的不同通道流出,使得水流分布相对更均匀。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壳体包括有位于出水口的延伸端,延伸端的端面整体设置为圆锥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端下端面呈圆锥状,可使水流在出水口形成钻石面效果,且汇聚效果更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进水口设置于上壳,出水口设置于下壳,上壳与下壳插接过盈配合,上壳开设有与下壳的开口端相匹配的环形槽,下壳的开口卡嵌于环形槽内且两者过盈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把上壳安装于下壳上时,将下壳上端开口对准于上壳的环形槽,然后将下壳向上壳扣合,使下壳的上端开口卡嵌于环形槽内,两者过盈配合即可实现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下壳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外部限位台阶,外部限位台阶与上壳相抵配合;下壳的内壁周向设置有内部限位台阶,内部限位台阶与导流盖相抵配合,导流盖周向设置有凸环,上壳与凸环相抵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壳安装于下壳上时,上壳的外圈下端面抵于外部限位台阶上实现限位。当导流盖安装于下壳内后,导流盖的下端面周边抵于内部限位台阶,将上壳盖于下壳时,上盖的内圈下端面抵于凸环,如此,导流盖同时受到上壳和下壳的抵紧作用力即可实现轴向限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导流槽将进水口的水导入至主腔中的方式,使得进水口的水量较小时,水不会流入至副出水口仅能从主出水口排出,如此,在水流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出水口的水始终汇聚在一起形成水柱,不易造成飞溅;当水流量较大时,主出水口与副出水口同时出水,如此,具有出水效率较高的效果;2.采用在导流盖开设扩流槽,可大大提高出水效率;3采用在隔板外壁设置导流筋及延伸端设置为圆锥状的方式,可使水流在出水口形成钻石面效果,使得水流不易发散,更加平缓有序,不仅更加美观,而且具有防飞溅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是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4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的下壳内部结构关系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下壳的仰视图。图中:1、壳体;11、上壳;111、环形槽;12、下壳;121、主腔;122、副腔;123、延伸端;124、外部限位台阶;125、内部限位台阶;2、进水口;3、连接柱;31、螺纹;32、锥面台阶;4、出水口;41、主出水口;42、副出水口;5、隔板;6、导流盖;61、导流槽;62、扩流槽;621、倾斜面;622、缺口;63、凸环;7、分隔块;8、导流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便于说明,下述“上”、“下”均与附图1所示方向一致。一种出水嘴,如图1-4所示,包括有壳体1,壳体1包括有扣合在一起的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开设有进水口2,进水口2向上延伸设置有中空的连接柱3,连接柱3的外壁设置有螺纹31及锥面台阶32。下壳12开设有出水口4,出水口4与进水口2同轴设置,壳体1内一体成型有隔板5,隔板5将下壳12内腔分隔为主腔121和副腔122,出水口4包括有主出水口41和副出水口42,副出水口42环形设置于主出水口41周边,主出水口41连通于主腔121,副出水口42连通于副腔122,主腔121上端与副腔122上端相连通。如图2和图4所示,壳体1内设置有导流盖6,导流盖6的盖面与下壳12的上端开口大小相匹配,导流盖6的中心向下倾斜开设有导流槽61,隔板5位于主腔121内的侧壁与导流槽61外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导流槽61的上端连通于进水口2,导流槽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水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开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4)包括主出水口(41)和副出水口(42),所述壳体(1)内设有隔板(5),所述隔板(5)将所述壳体(1)内腔分隔为主腔(121)和副腔(122),所述主出水口(41)连通于所述主腔(121),所述副出水口(42)连通于所述副腔(122),所述主腔(121)上端与所述副腔(122)相连通;所述壳体(1)内设有导流盖(6),所述导流盖(6)开设有导流槽(61),所述导流槽(61)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水口(2),所述导流槽(61)另一端连通于所述主腔(121),所述导流槽(61)与所述隔板(5)间形成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开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4)包括主出水口(41)和副出水口(42),所述壳体(1)内设有隔板(5),所述隔板(5)将所述壳体(1)内腔分隔为主腔(121)和副腔(122),所述主出水口(41)连通于所述主腔(121),所述副出水口(42)连通于所述副腔(122),所述主腔(121)上端与所述副腔(122)相连通;所述壳体(1)内设有导流盖(6),所述导流盖(6)开设有导流槽(61),所述导流槽(61)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水口(2),所述导流槽(61)另一端连通于所述主腔(121),所述导流槽(61)与所述隔板(5)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盖(6)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导流槽(61)的扩流槽(62),所述扩流槽(6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水口(2),所述扩流槽(62)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主腔(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流槽(62)的侧壁设置有倾斜面(6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流槽(62)远离所述导流槽(61)的侧壁开设有缺口(622),所述缺口(622)使所述扩流槽(62)侧边与所述主腔(12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方雪勇梁建林岑泽章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祈禧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