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553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及使用方法,属于灭火弹技术设计领域,该森林航空灭火弹包括引信、中心装药管、中心药柱、灭火剂、灭火弹壳体、尾部药柱、密封圈、尾部端盖、紧固螺钉、尾翼。灭火弹由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挂载,在火场上空以一定高度进行投放,当灭火弹与地面距离达到预设炸高时,引信发火,起爆灭火弹,在中心装药、尾部装药的作用下,灭火剂均匀、快速地抛撒至燃烧物表面,达到灭火目的。森林航空灭火弹通过重力投放,避免了现有灭火弹命中精度低的问题;通过装药结构以及较大的灭火剂装填比,有效解决了当前灭火弹覆盖面积小、灭火剂散布不均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用于森林火灾扑救,也可用于草原火灾扑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灭火弹
,尤其涉及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是全球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近10年统计资料显示,森林火灾每年造成我国数万公顷的林业资源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间接生态损失难以估量。尽管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在我国森林火灾占比不到1%,却是造成我国森林消防人员伤亡的主因,常规人工灭火措施难以有效地对其进行扑救,常需借助于航空吊水灭火方式控制其火势蔓延。然而现有航空吊水灭火方式普遍受灭火效率影响,难以实现对重要目标、重要林业资源的保护以及初期火灾的快速压制;此外,由于北方冬季水面结冰,导致冬季遭遇林火时,面临野外无水可取的境地。针对上述现状,利用直升机、无人机以及发射车远距集群投射灭火弹,可快速实现对火情的快速、精确压制及重要目标的保护,并且灭火弹的使用不受地形、季节的影响。国内已有不少灭火弹产品,申请号“201911007253.0”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机载灭火弹及灭火方法,该灭火弹通过动力装置推动灭火弹飞行,以喷洒装置实现灭火剂的喷洒,该专利技术由于含动力装置,导致灭火剂的装填比较低,单发灭火弹覆盖面积较小;申请号“201510536499.2”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森林树冠火的灭火航弹,该灭火航弹通过气体发生器产生的高压气体实现对水系灭火剂的喷洒,但受火场上升气流的影响,气体发生器无法实现灭火剂的快速均匀抛撒。申请号“201911265588.3”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适合运输的车载灭火弹,该灭火弹通过发射车进行投射,尽管该专利技术可实现远距、密集发射,但发射车难以适应森林现场的复杂地形,灭火弹无有效制导措施,导致其命中精度低。综上,现有灭火弹产品存在灭火剂装填比低、覆盖面积小、灭火剂抛撒不均匀、发射精度不佳等问题,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灭火剂可均匀抛撒、覆盖面积大、命中精度高的灭火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灭火弹产品灭火剂装填比低、覆盖面积小、灭火剂抛撒不均匀、并受火场上升气流影响难以抵达燃烧物表面,以及发射精度不佳等问题。保证灭火剂向下快速抵近燃烧物表面,实现对林火的快速、有效压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包括引信(1)、中心装药管(2)、中心药柱(3)、灭火剂(4)、灭火弹壳体(5)、尾部药柱(6)、密封圈(7)、尾部端盖(8)、尾翼(9)、M3紧固螺钉(10)、M5紧固螺钉(11),所述引信(1)位于灭火弹前端,所述中心装药管(2)内设有中心药柱(3),所述灭火剂(4)装填于灭火弹壳体(5)内,所述尾部端盖(8)内设有尾部药柱(6),所述密封圈(7)位于灭火弹壳体(5)与尾部端盖(8)之间,所述尾翼(9)位于灭火弹尾部。进一步地,所述灭火弹无需动力装置,保证了灭火剂(4)的装填比。进一步地,所述灭火剂(4)选用超细干粉灭火剂或膨胀阻燃剂,灭火剂(4)的装填比可达70%~80%。进一步地,所述尾翼(9)为四翼片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引信(1)为制式引信。进一步的,所述灭火弹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载机携带灭火弹到达森林火灾上空,在一定高度释放灭火弹;步骤2,灭火弹在重力的作用下,抵近燃烧物,引信(1)探测到灭火弹与目标距离为装订炸高时,引信(1)点火,灭火弹起爆;步骤3,灭火剂(4)在中心药柱(3)、尾部药柱(6)产生的威压作用下,沿径向抛撒并克服火场上升气流,快速覆盖燃烧物表面,达到灭火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抛撒结构采用中心装药管(2)、中心药柱(3)及尾部药柱(6)形式。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药柱(3)及尾部药柱(6)为高爆抛撒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a)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森林航空灭火弹,结构简单可靠,所用灭火剂为环保材料,对环境和人员无二次伤害。b)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森林航空灭火弹,无需动力装置,提高了灭火剂的装填比,增大了灭火弹覆盖面积,同时灭火弹在火场上空投放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抵近目标,并通过尾翼保证灭火弹的飞行姿态,精确命中目标。c)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引信采用制式引信,具有三级保险,发火方式含近炸、碰炸、机械触发,保证了灭火弹引爆的可靠性及存储的安全性。d)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森林航空灭火弹,采用“中心药柱+尾部药柱”的装药方式,不仅可保证灭火剂周向均匀抛撒,还可保证向下快速抵近燃烧物表面,实现对林火的快速、有效压制。e)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森林航空灭火弹,中心药柱及尾部药柱均采用高爆抛撒药,可确保灭火剂在抛撒药的作用下快速散布并抵近目标,同时该药通过了快速烧烤、慢速烧烤和枪击等低易损性试验考核,安全性好。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森林航空灭火弹组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森林航空灭火弹外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森林航空灭火弹尾部端盖及尾部药柱组合图。图中:1.引信;2.中心装药管;3.中心药柱;4.灭火剂;5.灭火弹壳体;6.尾部药柱;7.密封圈;8.尾部盖板;9.尾翼;10.M3紧固组件;11.M5紧固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实施案例记载了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引信1,用于探测灭火弹与地面距离,并在灭火弹到达装订炸高时,可靠发火并起爆灭火弹,引信1通过螺纹固定于灭火弹壳体5前端;中心装药管2,用于装填中心药柱3,并将中心药柱3与灭火剂4隔离,中心装药管2可提高中心药柱3能量释放,扩大灭火剂4抛撒范围,中心装药管2通过粘接剂固定于灭火弹壳体5内的沉孔内;中心药柱3,为灭火剂4径向抛撒提供动力,确保抛撒半径,中心药柱3通过硅橡胶粘接于中心装药管2内;灭火剂4,是灭火弹的有效载荷,其通过覆盖于燃烧物表面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剂4采用超细干粉灭火剂或膨胀阻燃剂,装填于灭火弹壳体5内;灭火弹壳体5,用于保证灭火弹气动外形,同时为灭火剂4、抛撒结构等提供装填空间;尾部药柱6,为灭火剂4提供向下的冲击波,使灭火剂4形成一定的向下速度,以克服火焰燃烧向上的气流,确保灭火剂4快速抵近燃烧物表面,尾部药柱6通过硅橡胶粘接于尾部盖板8的装药管内;密封圈7,用于保证灭火弹的整体气密性,防止灭火弹在运输、存储、使用过程中因水气进入造成灭火剂的结块,密封圈7位于灭火弹壳体5与尾部盖板8之间;尾部盖板8,为尾部药柱6提供装填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引信(1)、中心装药管(2)、中心药柱(3)、灭火剂(4)、灭火弹壳体(5)、尾部药柱(6)、密封圈(7)、尾部端盖(8)、尾翼(9)、M3紧固组件(10)、M5紧固组件(11),所述引信(1)位于灭火弹前端,所述中心装药管(2)内设有中心药柱(3),所述灭火剂(4)装填于灭火弹壳体(5)内,所述尾部药柱(6)装填于尾部端盖(8)内,所述密封圈(7)位于灭火弹壳体(5)与尾部端盖(8)之间,所述尾翼(9)位于灭火弹尾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引信(1)、中心装药管(2)、中心药柱(3)、灭火剂(4)、灭火弹壳体(5)、尾部药柱(6)、密封圈(7)、尾部端盖(8)、尾翼(9)、M3紧固组件(10)、M5紧固组件(11),所述引信(1)位于灭火弹前端,所述中心装药管(2)内设有中心药柱(3),所述灭火剂(4)装填于灭火弹壳体(5)内,所述尾部药柱(6)装填于尾部端盖(8)内,所述密封圈(7)位于灭火弹壳体(5)与尾部端盖(8)之间,所述尾翼(9)位于灭火弹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其特征在于,灭火弹无需动力装置,保证了灭火剂(4)的装填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其特征在于,灭火剂(4)选用超细干粉灭火剂或膨胀阻燃剂,灭火剂(4)的装填比可达7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其特征在于,尾翼(9)为四翼片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其特征在于,引信(1)为制式引信。


6.一种通过重力投放的森林航空灭火弹,包括引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凯刘浩赵勇华谢勇刚蔺法鹏孙印锐左腾龚健刘卓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