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47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现有床垫的调节杆安装难度较大,影响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底部设有横向贯通的调节孔以及插置在调节孔内的调节杆,所述调节孔的底壁与垫体底面间设有贯通的装配缝,装配缝受力扩张并形成供调节杆穿越的拆装通道。在上调节孔底部开设供调节杆安装的装配缝,所述调节杆的装配方式由原先沿调节孔轴向穿置方式改进为沿调节孔径向穿置方式,既方便调节杆装配,还通过缩短插置距离来提升装配精度,防止调节杆发生扭曲和插置不到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
本技术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垫。
技术介绍
现有床垫为了获得差异化的弹性支撑性能而在垫体内插置调节杆,具体地,在垫体内设置调节孔,在调节孔内插置调节杆,利用调节杆的硬度来调整垫体对应区域的弹性形变性能,进而为使用者提供匹配支撑。安装到位后,调节杆需要牢固插置在调节孔内,确保垫体受到的竖向作用力能顺利传递至调节杆上,这就导致调节孔的尺寸不能大于调节杆的尺寸,使得调节杆在沿调节孔轴线插入时存在较大的阻力,调节杆容易发生局部扭曲以及插置不到位的情况,增加装配难度,此外,现有的调节杆均为单一材质和尺寸的杆体,使得垫体调节杆的硬度单一,导致垫体在安装调节杆后获得具有差异化弹性形变性能区段的种类较少,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通过开设装配缝来为调节杆提供拆装通道,既方便拆装,还确保装配精度,提升使用体验。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底部设有横向贯通的调节孔以及插置在调节孔内的调节杆,所述调节孔的底壁与垫体底面间设有贯通的装配缝,装配缝受力扩张并形成供调节杆穿越的拆装通道。在上调节孔底部开设供调节杆安装的装配缝,所述调节杆的装配方式由原先沿调节孔轴向穿置方式改进为沿调节孔径向穿置方式,既方便调节杆装配,还通过缩短插置距离来提升装配精度,防止调节杆发生扭曲和插置不到位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装配缝沿调节孔的轴线开设,所述装配缝与所述调节孔的轴线均位于同一竖向面内。调节杆插入调节孔并朝向调节孔的轴线移动,确保调节杆插置到位后能被恢复形变的调节孔紧密包裹,通过提升装配精度来确保作用力传递效率。作为优选,所述装配缝的上端口开设在调节孔的底壁上,下端口开设在所述垫体底面上。装配缝扩张后能形成通连调节孔和外界空间的拆装通道,方便拆装调节杆。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和调节孔具有匹配的径向截面轮廓,安装到位后,所述调节杆以过盈配合方式插置在调节孔内。调节杆插入调节孔后,装配缝切换至闭合状态,使得调节杆被牢固包裹在调节孔内,有效提升作用力传递效率。作为优选,所述装配缝可在供调节杆穿越的扩口状态以及限制调节杆脱离调节孔的闭合状态间切换。装配缝包括两互为平行设置的侧壁,当装配缝处于扩口状态时,两侧壁互为背向位移并分离形成拆装通道,当装配缝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侧壁互为相向移动并抵触,使得调节孔的径向截面轮廓自成闭环空间。作为优选,所述装配缝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装配缝的上端口周缘间、下端口周缘间分别齐平拼合,装配缝的上端口周缘匹配拼合并防止调节杆通过装配缝脱离调节孔,装配缝的下端口周缘匹配拼合,确保垫体底面平整。作为优选,所述装配缝处于扩口状态时,所述拆装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调节杆的直径。装配缝两侧壁间距离大于调节杆的直径,确保调节杆能顺利穿越拆装通道。作为优选,所述装配缝贯穿调节孔设置,所述调节孔的长度大于调节杆长度,安装时,调节杆沿调节孔径线方向整体穿越装配缝并隐藏在调节孔内。装配缝的长度与调节孔的轴向长度匹配,确保调节杆能沿调节孔径线方向整体插入,确保调节杆两端与调节孔对应端口匹配对齐。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孔为多个且沿垫体纵向等距设置,在调节孔内插置具有差异化硬度和尺寸的调节杆,以使垫体各区段具有差异化支撑。通过在垫体不同区段插置具有差异化硬度和尺寸的调节杆,使得垫体弹性形变性能具有多种选择,进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匹配的差异化支撑体验。作为优选,所述垫体包括纵向依次划分的头部区段、肩部区段、背部区段、腰部区段、臀部区段以及腿部区段,所述调节孔开设在所述腰部区段和臀部区段上。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区段上插置调节杆,提升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孔开设在所述背部区段和腿部区段上。通过在不同区段上插置调节孔来提升使用体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上调节孔底部开设供调节杆安装的装配缝,所述调节杆的装配方式由原先沿调节孔轴向穿置方式改进为沿调节孔径向穿置方式,既方便调节杆装配,还通过缩短插置距离来提升装配精度,防止调节杆发生扭曲和插置不到位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装配缝处于扩口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垫体,2、调节孔,3、调节杆,4、装配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由垫体1以及包裹垫体的床罩组成,所述垫体1底部设有横向贯通的调节孔2以及插置在调节孔2内的调节杆3,所述调节孔2的底壁与垫体1底面间设有贯通的装配缝4,装配缝4受力扩张并形成供调节杆3穿越的拆装通道。调节杆3通过拆装通道插入调节孔2,既方便安装,还提升装配精度,确保作用力传递效率。床罩可拆卸地套置在垫体上,方便拆装清洁,并对垫体起到包裹限位和保护作用。在安装时,首先,将调节杆3抵触在装配缝4的下端口处,使得装配缝4的下端口因受力而扩张开启;之后,将调节杆3沿装配缝4插入调节孔2,在此过程中,装配缝4的两侧壁会因受力而分离,使得装配缝4由闭合状态切换至扩口状态(如图2所示);最后,调节杆3整体插入调节孔2,装配缝4会因外力消失而由扩口状态回复至闭合状态。通过上述步骤实现调节杆3装配。完成安装后,调节孔2匹配包裹调节杆3,由于垫体1自身结构强度使得装配缝4的两侧壁会受到相向的弹性作用力而始终处于闭合状态,进而通过确保装配缝4上端口周缘紧密贴合来防止调节杆3发生脱离调节孔2的作用,具体地,调节杆3受到外力作用并向装配缝4施加竖向作用力,当竖向作用力转化形成的水平向作用力大于侧壁受到的弹性作用力时,才能驱使装配缝4侧壁互为分离并形成方便调节杆3脱离调节孔2的拆装通道,所以,调节杆3自身重力无法对装配缝4施加满足上述要求的竖向作用力,使得调节杆3无法利用自身重力发生脱离调节孔2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装配缝4沿调节孔2的轴线开设,所述装配缝4与所述调节孔2的轴线均位于同一竖向面内。所述调节杆3沿调节孔2中线插入,确保调节杆3两侧在插入调节孔2后能填充在对应的空间内,提升调节杆3的装配精度,防止调节杆3因局部发生扭曲变形而影响弹性形变性能均衡性。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装配缝4的上端口开设在调节孔2的底壁上,下端口开设在所述垫体1底面上。所述调节杆3和调节孔2具有匹配的径向截面轮廓,安装到位后,所述调节杆3以过盈配合方式插置在调节孔2内。具体地,所述装配缝4可在供调节杆3穿越的扩口状态以及限制调节杆3脱离调节孔2的闭合状态间切换,在切换时,既可以利用调节杆3对装配缝4施加作用力来形成拆装通道,方便使用者在现场徒手操作,还可以利用外设工具来预先形成拆装通道,提升装配效率。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调节杆3的外侧壁为曲面,有效提升作用力转化效率,既方便在装配时撑开装配缝4,还为躺卧的使用者提供稳定支撑。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装配缝4处于闭合状态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包括垫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底部设有横向贯通的调节孔(2)以及插置在调节孔(2)内的调节杆(3),所述调节孔(2)的底壁与垫体(1)底面间设有贯通的装配缝(4),装配缝(4)受力扩张并形成供调节杆(3)穿越的拆装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包括垫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底部设有横向贯通的调节孔(2)以及插置在调节孔(2)内的调节杆(3),所述调节孔(2)的底壁与垫体(1)底面间设有贯通的装配缝(4),装配缝(4)受力扩张并形成供调节杆(3)穿越的拆装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缝(4)沿调节孔(2)的轴线开设,所述装配缝(4)与所述调节孔(2)的轴线均位于同一竖向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缝(4)的上端口开设在调节孔(2)的底壁上,下端口开设在所述垫体(1)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和调节孔(2)具有匹配的径向截面轮廓,安装到位后,所述调节杆(3)以过盈配合方式插置在调节孔(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装配缝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缝(4)可在供调节杆(3)穿越的扩口状态以及限制调节杆(3)脱离调节孔(2)的闭合状态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体鹄戴文周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创寝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