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96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现有床垫的弹性形变性能不会根据受压程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影响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垫体,所述垫体顶面设有若干平行横置的弹性条,相邻弹性条间设有沿垫体顶面横向贯通的形变槽条,弹性条竖向受压时,形变槽条为弹性条提供纵向扩张空间。在垫体顶部设置弹性条,由于弹性条的弹性形变性能弱于垫体的弹性形变性能,使得垫体能利用弹性条为使用者提供差异化的弹性形变性能,既能利用较柔软的弹性条来紧密贴合使用者,还能利用较硬的垫体来为使用者提供稳定支撑,使得垫体在受压形变的前期和后期为使用者提供差异化的弹性形变性能,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
本技术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垫。
技术介绍
现有床垫内的海绵层均为实心结构,且顶面均为平整面,使得海绵的弹性形变性能在受压形变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使得海绵无法兼具稳定支撑以及柔软贴合的特性,当海绵的弹性形变性能较弱时,床垫较软,无法为使用者提供稳定支撑,当海绵的弹性形变力较强时,床垫较硬,影响使用者躺卧舒适性,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通过在垫体顶部设置弹性件来使得垫体在受压形变过程中具有差异化的弹性形变性能,既能与使用者紧密贴合,还能为使用者提供稳定支撑,提升使用体验。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顶面设有若干平行横置的弹性条,相邻弹性条间设有沿垫体顶面横向贯通的形变槽条,弹性条竖向受压时,形变槽条为弹性条提供纵向扩张空间。在垫体顶部设置弹性条,由于弹性条的弹性形变性能弱于垫体的弹性形变性能,使得垫体能利用弹性条为使用者提供差异化的弹性形变性能,既能利用较柔软的弹性条来紧密贴合使用者,还能利用较硬的垫体来为使用者提供稳定支撑,使得垫体在受压形变的前期和后期为使用者提供差异化的弹性形变性能,提升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条等距设置在所述垫体顶面的中部,以使相邻弹性条间形成等宽的形变槽条。弹性条等距分置,既能确保垫体顶面设置弹性条区域具有同一的弹性形变性能变化,还通过为等宽的弹性条提供等宽的形变槽条来确保弹性条具有统一的弹性形变性能。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条的截面轮廓呈圆形,所述弹性条的底部固接在垫体上。圆形具有较好的承压和扩散转移作用力的性能,通过提升弹性条的承压性能来防止其发生塌陷的情况。在使用时,弹性条接收来自使用者躺卧时产生的竖向作用力并向下传递至垫体上,同时,弹性条顶缘利用自身形变来与使用者表面匹配贴合,提升舒适性。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条的底端通过衔接部与垫体一体固接,弹性条衔接部起到承托弹性条和固接垫体顶面的作用,既能定位弹性条,防止发生偏移的作用,确保弹性条形变复位,还能通过弹性条来稳定承托使用者。作为优选,所述衔接部的宽度为A,所述弹性条的宽度为B,0.5<A/B<1,既确保形变槽条满足弹性条形变对空间的要求,还确保衔接部能对弹性条起到横向定位作用,防止弹性条在受压形变时发生倒伏偏移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垫体包括海绵层,所述弹性条设置在所述海绵层的顶面上。海绵层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性能,在海绵层顶部切割形成弹性条,既利用垫体本身材质形成具有差异化弹性形变性能的弹性条,有效降低成本,还使得使用者具有先软后硬的躺卧体验。作为优选,所述垫体顶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内置所述弹性条的沉台,以使弹性条的顶缘与所述垫体顶面等高设置。垫体与弹性条为一体式结构,垫体顶面通过凹陷形成供弹性条设置的沉台,既确保各弹性条具有稳定支撑,还确保弹性条的顶缘与垫体顶面齐平,起到稳定承托舒适层的作用,又通过设置等高的弹性条来获得统一变化的弹性形变性能。作为优选,相邻弹性条的相向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形变槽条,所述形变槽条的截面轮廓呈水滴状。形变槽条的槽壁为曲线形,通过提升作用力传递性能来防止形变槽条的槽壁因局部集中受力而发生弯折的情况,确保弹性条各高度区段均衡受力形变。作为优选,所述形变槽条的槽口朝上敞露且呈上大下小的扩口状。通过设置扩口状的槽口来确保弹性条的顶缘侧方具有较大的形变空间,还能通过减小弹性条顶缘与使用者的接触面积来减小弹性形变性能,提升柔软性,此外,通过逐渐减小槽口的宽度来减小为弹性条顶部提供的形变空间,由此提升弹性形变性能,并为利用垫体承托进行渐变转化。作为优选,所述形变槽的槽腔宽度大于槽口宽度,所述槽口两侧壁面形成限位面,弹性条受压形变后,相邻弹性条间通过对应限位面抵触限位。槽腔能为弹性条提供纵向形变空间,槽口利用限位面抵触,确保弹性条在受压时始终保持竖置姿态,发生弹性条因发生倒伏而发生垫体顶面过度凹陷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床垫包括铺设在垫体顶面的舒适层,安装到位后,所述舒适层的底面匹配搭接在所述弹性条的顶缘上。舒适层既起到遮盖弹性条的作用,还起到竖向缓冲和水平向扩散使用者重力的作用,确保相邻弹性条匹配联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垫体顶部设置弹性条,由于弹性条的弹性形变性能弱于垫体的弹性形变性能,使得垫体能利用弹性条为使用者提供差异化的弹性形变性能,既能利用较柔软的弹性条来紧密贴合使用者,还能利用较硬的垫体来为使用者提供稳定支撑,使得垫体在受压形变的前期和后期为使用者提供差异化的弹性形变性能,提升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沉台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垫体,2、弹性条,3、形变槽,4、沉台,5、限位面,6、舒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由垫体1以及包裹垫体的床罩组成,所述垫体1顶面设有若干平行横置的弹性条2,相邻弹性条2间设有沿垫体1顶面横向贯通的形变槽3,弹性条2竖向受压时,形变槽3为弹性条2提供纵向扩张空间。通过在垫体1顶部设置弹性条2来使得垫体1获得差异化的弹性性能,使得垫体1兼具柔软包裹和硬性支撑的特点,提升使用体验。床罩可拆卸地套置在垫体上,方便拆装清洁,并对垫体起到包裹限位和保护作用。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弹性条2自前向后等距铺设在垫体1顶面中部,所述弹性条2的设置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优选覆盖使用者的肩部、背部、腰部以及臀部,还可以根据需要覆盖腿部和头部,均应视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操组中,所述弹性条2等距设置在所述垫体1顶面的中部,以使相邻弹性条2间形成等宽的形变槽3。通过预留等宽的形变槽3来确保各弹性条2具有相同的形变空间,进而确保弹性条2具有统一的弹性形变性能。在使用时,使用者躺卧在床垫的顶面上,床垫会因使用者躺卧到位而承受逐渐增加的竖向作用力,直至使用者躺卧到位后,床垫承受的竖向作用力也不再发生大幅度变化。在此过程中,首先,使用者的重量会作用在舒适层6上,舒适层6会将集中的竖向作用力进行水平向分散后向下传递,防止床垫顶面发生局部过度形变的情况;之后,弹性条2的顶缘受到来自舒适层6的竖向作用力后发生形变,且圆形弹性条2的上部会因宽度逐渐增加而使得弹性形变性能增加,使得弹性条2的弹性形变性能由软至硬地无级变化,既能利用前期较弱的弹性形变性能来提升对使用者的包裹效果,还能利用后期较强的弹性形变性能来起到与垫体1支撑匹配衔接的作用,防止使用者因弹性形变性能急剧变化而产生不适感,同时,弹性条2中部受竖向作用力压缩而发生纵向扩张的情况,使得相邻弹性条2通过限位面5抵触限位,确保弹性条2始终保持竖置姿态;再后,形变槽3的槽腔能为弹性条2下部提供充足的形变空间,确保竖向作用力能有效传递至沉台4的底面上,进而利用垫体1为使用者提供稳定有效地支撑。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弹性条2的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包括垫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顶面设有若干平行横置的弹性条(2),相邻弹性条(2)间设有沿垫体(1)顶面横向贯通的形变槽(3),弹性条(2)竖向受压时,形变槽(3)为弹性条(2)提供纵向扩张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包括垫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顶面设有若干平行横置的弹性条(2),相邻弹性条(2)间设有沿垫体(1)顶面横向贯通的形变槽(3),弹性条(2)竖向受压时,形变槽(3)为弹性条(2)提供纵向扩张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2)等距设置在所述垫体(1)顶面的中部,以使相邻弹性条(2)间形成等宽的形变槽(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2)的截面轮廓呈圆形,所述弹性条(2)的底部固接在垫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2)的底端通过衔接部与垫体(1)一体固接;或者,所述衔接部的宽度为A,所述弹性条(2)的宽度为B,0.5<A/B<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弹性条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1)包括海绵层,所述弹性条(2)设置在所述海绵层的顶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体鹄戴文周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创寝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