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及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349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面及鞋。其中,鞋面包括鞋前帮、鞋中帮、鞋后帮和鞋舌,鞋舌靠近鞋前帮的一端与鞋前帮固定连接,鞋舌远离鞋前帮的另一端与鞋中帮远离鞋前帮的一端以及鞋后帮的上端围设形成鞋口;鞋舌的第一侧与鞋中帮固定连接,鞋舌的第二侧与鞋中帮的内侧通过活动件活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鞋舌的第一侧与鞋中帮固定连接,鞋舌的第二侧与鞋中帮用活动件活动连接,使得鞋舌可以舒适地贴合在脚背上,不会因为行走、运动而导致鞋舌向侧面滑移,能够保证穿着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面及鞋
本申请涉及鞋
,尤其涉及一种鞋面及鞋。
技术介绍
鞋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根据用途和适用地面的不同而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目前市面上的鞋子多种多样,传统的系鞋带的运动鞋,穿着时尽量注意使鞋舌处于脚背正上方,但随着行走、运动,脚在鞋内扭动摩擦,鞋舌会向侧面滑移,致使穿着感觉很不舒服,亦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底及鞋,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面,包括鞋前帮、鞋中帮、鞋后帮和鞋舌,所述鞋舌靠近所述鞋前帮的一端与所述鞋前帮固定连接,所述鞋舌远离所述鞋前帮的另一端与所述鞋中帮远离所述鞋前帮的一端以及所述鞋后帮的上端围设形成鞋口;所述鞋舌的第一侧与所述鞋中帮固定连接,所述鞋舌的第二侧与所述鞋中帮的内侧通过活动件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舌的第一侧与所述鞋中帮形成一体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为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公贴面和母贴面,所述公贴面固定设置所述鞋舌的第二侧的外侧面上,所述母贴面固定设置所述鞋中帮的内侧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舌的第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带孔,所述第一带孔由布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鞋舌的第一侧的外侧面所形成,所述第一带孔沿所述鞋舌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鞋中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带孔,所述第二带孔由布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鞋中帮的外侧面上所形成,所述第二带孔沿所述鞋舌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带孔和所述第二带孔关于所述鞋面的中线对称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后帮的外侧围设置有调整带,所述调整带的中部固定在所述鞋后帮的外侧面上形成固定端,所述调整带的两端沿所述鞋口向所述鞋舌处延伸形成自由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带关于所述鞋面的中线对称分布,且所述调整带每侧均设置有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以及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设置在所述调整带的固定端,所述第三导向孔设置在所述调整带的自由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带的外侧还设置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以及第三导向孔,且所述弹性绳在所述调整带的自由端远离所述鞋后帮的一侧形成有套环。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鞋面和鞋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底包括鞋中底和鞋大底,所述鞋中底是由发泡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鞋大底固定连接在所述鞋中底的外侧,所述鞋大底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鞋大底上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鞋中底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凸起齐平。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鞋舌的第一侧与鞋中帮固定连接,鞋舌的第二侧与鞋中帮用活动件活动连接,使得鞋舌可以舒适地贴合在脚背上,不会因为行走、运动而导致鞋舌向侧面滑移,能够保证穿着的舒适性。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附图说明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面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一)。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面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二)。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鞋面;110:鞋前帮;120:鞋中帮;121:第二带孔;130:鞋后帮;131:调整带;1311:固定端;1312:自由端;1313:第一导向孔;1314:第二导向孔;1315:第三导向孔;1316:弹性绳;1317:套环;140:鞋舌;141:第一带孔;150:鞋口;200:鞋底;210:鞋中底;211:第二凸起;220:鞋大底;221:第一凸起;22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3,该鞋面100包括鞋前帮110、鞋中帮120、鞋后帮130和鞋舌140,鞋舌140靠近鞋前帮110的一端为前端;鞋舌140相对的另一端,也就是鞋舌140远离鞋前帮110的另一端为后端。鞋舌140的前端与鞋前帮110固定连接;鞋舌140的后端与鞋前帮110靠近鞋后帮130的两端以及鞋后帮130的上端围设形成鞋口150。鞋舌140的第一侧(图1中的上侧)与鞋中帮120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鞋舌140的第二侧(图1中的下侧)与鞋中帮120的内侧通过活动件活动连接。由于鞋舌140的第一侧与鞋中帮120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结构,可以避免使用者在行走、运动时,脚体在鞋内扭动摩擦而导致的鞋舌140发生滑移,从而避免了因为鞋舌140的滑移而导致的不舒适感以及美观。另外,鞋舌140的第二侧与鞋中帮120的内侧通过活动件活动连接,如此设计,可以通过活动件控制鞋口150的大小。当使用者穿着鞋时,可以让鞋舌140的第二侧与鞋中帮120之间的活动件分离开,增大鞋口150的面积,使得使用者的脚体能够更加轻松方便的穿入鞋内;使用者的脚体穿入鞋内之后,通过活动件将鞋舌140的第二侧与鞋中帮120连接在一起,减小鞋口150的面积,使得脚体与鞋紧密贴附,不会因为鞋对脚体的包裹不紧密而导致使用者在行走和运动时,脚体与鞋脱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动件优选为魔术贴(图中未显示),魔术贴包括公贴面和母贴面,其中公贴面是由较硬带钩的刺毛形成;母贴面是由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形成。因为魔术贴的重量较轻、容易被固定、经久耐用不易变形且魔术贴的扣合力强,所以鞋舌140与鞋中帮120活动连接的活动件优选为魔术贴。当然,其他的活动件如纽扣等也可以替代魔术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在一个示例中,魔术贴的公贴面固定设置在鞋舌140的第二侧的外侧面上,魔术贴的母贴面固定设置在鞋中帮120的内侧面上。因为鞋中帮120的内侧面是与脚体直接相接触的,由于母贴面上的细小柔软纤维圆毛亲和肌肤,为了避免脚体的不舒适感,故将由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形成的母贴面设置在鞋中帮120的内侧面。而由较硬带钩的刺毛形成的公贴面如果与脚体相接触,公贴面上的较硬带钩刺毛会让脚体感到刺痛感,因此设计的时候,将公贴面设计在鞋舌140的第二侧外侧面上,避免公贴面与脚体相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鞋舌140的第一侧设置有四个第一带孔141,布条弯曲成拱形且两端固定在鞋舌140的第一侧的外侧面,构成拱桥形结构,其中的拱桥洞为第一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前帮、鞋中帮、鞋后帮和鞋舌,所述鞋舌靠近所述鞋前帮的一端与所述鞋前帮固定连接,所述鞋舌远离所述鞋前帮的另一端与所述鞋中帮远离所述鞋前帮的一端以及所述鞋后帮的上端围设形成鞋口;所述鞋舌的第一侧与所述鞋中帮固定连接,所述鞋舌的第二侧与所述鞋中帮的内侧通过活动件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前帮、鞋中帮、鞋后帮和鞋舌,所述鞋舌靠近所述鞋前帮的一端与所述鞋前帮固定连接,所述鞋舌远离所述鞋前帮的另一端与所述鞋中帮远离所述鞋前帮的一端以及所述鞋后帮的上端围设形成鞋口;所述鞋舌的第一侧与所述鞋中帮固定连接,所述鞋舌的第二侧与所述鞋中帮的内侧通过活动件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舌的第一侧与所述鞋中帮形成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公贴面和母贴面,所述公贴面固定设置所述鞋舌的第二侧的外侧面上,所述母贴面固定设置所述鞋中帮的内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舌的第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带孔,所述第一带孔由布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鞋舌的第一侧的外侧面所形成,所述第一带孔沿所述鞋舌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鞋中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带孔,所述第二带孔由布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鞋中帮的外侧面上所形成,所述第二带孔沿所述鞋舌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带孔和所述第二带孔关于所述鞋面的中线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后帮的外侧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德
申请(专利权)人:斯凯奇珠海横琴新区商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