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梅伍专利>正文

一种眼科智能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31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眼科检测领域的一种眼科智能检测设备,该设备包括:主壳、定位眼罩、眼底照相模块、分析模块和存储传输模块;通过设置眼底照相模块可对被检眼眼底进行照相收集检测样本影像,通过设置照明机构可增加被检眼的眼底亮度,从而提高检测样本影像的清晰度,提高了检测分析的准确度;设置有光标识点,方便使用者将视线进行定位,以更完整地拍摄到眼底信息;通过设置分析模块,可对检测样本影像进行自动对比分析,从而自动生成检测分析结果;通过设置打印模块,可将检测分析结果进行打印,方便给医护人员作为诊断依据;设置有显示模块可将眼底照相模块照到的眼底信息进行同步显示,方便马上进行了解眼底实际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智能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科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智能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视网膜是一层结构高度复杂的薄膜,是人眼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眼睛中的地位相当于光学系统中的接收屏幕。对视网膜的血管网络进行观测,可以诊断出相关眼病,甚至可以作为全身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依据,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因此,眼底的观测图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至今,眼底相机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德国Zeiss公司于1925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眼底相机之后,经过各国科学家的努力,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有多家厂商生产了多种形式的眼底相机,主要包括:手持式、台式、电视式以及体视相机。而在国内,眼底相机的发展相对落后,多数依赖进口,然后进行数字化改造,且多为台式相机,较为笨重。本团队长期致力于对眼科检测方面装置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开发的产品在各大医疗机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反馈,为了进一步对眼科检测设备的完善,也通过本团队的海量检索,了解到现有的眼底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主要有如公开号为KR100259188B1、JP2010082281A、JP2011206519A和CN107180421B,其中以公开号为CN102871643B所公开的检测设备尤为具有代表性,该检测设备采用傻瓜照相机或是手机摄像头,采用光耦合器将来自傻瓜照相机的闪光灯耦合到眼底照相机的照明光束中;采用色散补偿器补偿用于视网膜上自动对焦的红外光和视网膜图像成像的白光之间的眼色散,通过采用缩放光学对傻瓜照相机和拍摄视野和距离进行匹配,通过采用光场相机来克服因色散和初始校准产生的离焦问题;但这类型的检测设备操作方式复杂,都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检测,还没有能够智能检测和反馈的装置,而且如果能够对拍的照片进行智能分析就可以辅助医护人员进行诊断,进一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眼科智能检测方面所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眼科智能检测设备。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智能检测设备,包括:主壳;定位眼罩,设置在主壳的前侧的眼部进光孔处,用于供使用者的眼睛与眼底照相模块对准且减少进入主壳的光线;眼底照相模块,设置在主壳内且设置在定位眼罩的后方,用于对被检眼进行拍照,生成检测样本影像;分析模块,设置在主壳内且与所述眼底照相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检测样本影像进行分析,生成检测分析结果;存储传输模块,设置在主壳上,用于将检测样本影像和检测分析结果进行存储,同时可将检测样本影像和检测分析结果发送至打印模块和显示模块。进一步的,所述主壳的内腔分隔有照明室、透光腔、照相室、打印室和显示室,所述透光腔设置在最后部,所述照明室设置在所述透光腔的下部,所述照相室设置在所述透光腔的后部,所述打印室设置在所述照相室的下方,所述显示室设置在所述照相室的后方,且在主壳的后侧设置有显示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透光腔上还设置有光标识点,设置在透光腔上,用于供使用者的视线进行准确定位。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上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与所述眼底照明模块、显示模块和打印模块电性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打印模块,设置在主壳的上,用于将检测分析结果打印成检查报告纸条。进一步的,所述打印模块包括的第二机盒、打印机芯和走纸辊,所述第二机盒设置在打印室内,所述打印机芯和走纸辊设置在所述第二机盒内,所述走纸辊被构造成向所述打印机芯供给打印纸,所述打印机芯被构造成接收分析模块的检测分析结果,同时将检测分析结果打印在打印纸上,然后将打印纸从第二机盒和主壳的出纸口递出。进一步的,所述眼底照相模块包括第一机盒和成像介质,所述第一机盒设置在照相室内,所述第一机盒的前侧设置有进光孔,所述成像介质依次设置在所述进光孔的后方,所述成像介质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进一步的,所述成像介质为电荷耦合器件CCD。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眼底照相模块可对被检眼眼底进行照相收集检测样本影像,通过设置照明机构可增加被检眼的眼底亮度,从而提高检测样本影像的清晰度,提高了检测分析的准确度;设置有光标识点,方便使用者将视线进行定位,以更完整地拍摄到眼底信息;通过设置分析模块,可对检测样本影像进行自动对比分析,从而自动生成检测分析结果;通过设置打印模块,可将检测分析结果进行打印,方便给医护人员作为诊断依据;设置有显示模块可将眼底照相模块照到的眼底信息进行同步显示,方便马上进行了解眼底实际情况;同时存储传输模块可将检测样本影像和检测分析结果通过无线发送至移动端,从而方便在移动端上进行存储和观看;整体结构和外壳结构简单,方便进行携带,检测不受地方限制,所以本检测设备适用性广。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打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打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样本影像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打印模块打印出的检查报告纸条的示意图。图中:主壳1、照明室11、透光腔12、光标识点121、照相室13、打印室14、显示室15、定位眼罩2、眼底照相模块3、分析模块4、存储传输模块5、打印模块6、显示模块7、控制按键8、照明机构9、光源91、环形光阑92、中空反射镜93、接目物镜9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眼科智能检测设备,包括:主壳1;定位眼罩2,设置在主壳1的前侧的眼部进光孔处,用于供使用者的眼睛与眼底照相模块3对准且减少进入主壳1的光线;眼底照相模块3,设置在主壳1内且设置在定位眼罩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n定位眼罩,设置在主壳的前侧的眼部进光孔处,用于供使用者的眼睛与眼底照相模块对准且减少进入主壳的光线;/n眼底照相模块,设置在主壳内且设置在定位眼罩的后方,用于对被检眼进行拍照,生成检测样本影像;/n分析模块,设置在主壳内,用于对所述检测样本影像进行分析,然后生成检测分析结果;/n存储传输模块,设置在主壳上,用于将检测样本影像和检测分析结果进行存储,同时可将检测样本影像和检测分析结果发送至打印模块和显示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
定位眼罩,设置在主壳的前侧的眼部进光孔处,用于供使用者的眼睛与眼底照相模块对准且减少进入主壳的光线;
眼底照相模块,设置在主壳内且设置在定位眼罩的后方,用于对被检眼进行拍照,生成检测样本影像;
分析模块,设置在主壳内,用于对所述检测样本影像进行分析,然后生成检测分析结果;
存储传输模块,设置在主壳上,用于将检测样本影像和检测分析结果进行存储,同时可将检测样本影像和检测分析结果发送至打印模块和显示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的内腔分隔有照明室、透光腔、照相室、打印室和显示室,所述透光腔设置在最后部,所述照明室设置在所述透光腔的下部,所述照相室设置在所述透光腔的后部,所述打印室设置在所述照相室的下方,所述显示室设置在所述照相室的后方,且在主壳的后侧设置有显示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眼科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腔上还设置有光标识点,用于供使用者的视线进行准确定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智能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骞阳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马梅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