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璐敏专利>正文

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18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到土壤内部的储药端头、用于连接储药端头的熏蒸支撑管和用于对土壤进行消毒的聚热温差熏蒸机构,所述储药端头的表面与熏蒸支撑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所述储药端头的表面呈锥形状,涉及农业生产领域。该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根据现有的生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土壤消毒时间长,药物浪费情况严重和土壤药物渗透不均匀的情况设计出借助温差和光照蒸发的特殊结构对药液进行循环蒸发渗透,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土壤消毒装置不易控制消毒剂的熏蒸趋势,消毒剂容易渗透下沉,土壤上下层消毒不均匀,下层土壤含药量大,容易药物过量,上层土壤消毒不充分,容易导致杀虫不充分,而且消毒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具体为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生姜根结线虫病病原在土壤中分布范围广,发病周期长,防治较为困难,目前在对生姜种植的时候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需要混合一定量的氯化苦药物对土壤进行熏蒸,目前生姜种植中使用的熏蒸方法就是在一定间隔内,将氯化苦注入到土壤内部,然后覆盖上薄膜,等待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这种方式主要借助光照对薄膜下方土壤中所含农药进行蒸发,蒸发后对土壤消毒,但是氯化苦偏油性,渗入到土壤后更加容易流动渗透,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对上层土壤起到消毒作用,而且上下层土壤消毒不均匀,一般的土壤消毒装置不易控制消毒剂的熏蒸趋势,消毒剂容易渗透下沉,土壤上下层消毒不均匀,下层土壤含药量大,容易药物过量,上层土壤消毒不充分,容易导致杀虫不充分,而且消毒时间长,所以需要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解决了一般的土壤消毒装置不易控制消毒剂的熏蒸趋势,消毒剂容易渗透下沉,土壤上下层消毒不均匀,下层土壤含药量大,容易药物过量,上层土壤消毒不充分,容易导致杀虫不充分,而且消毒时间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到土壤内部的储药端头、用于连接储药端头的熏蒸支撑管和用于对土壤进行消毒的聚热温差熏蒸机构,所述储药端头的表面与熏蒸支撑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所述储药端头的表面呈锥形状,所述储药端头的材料包括不锈钢,所述熏蒸支撑管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储药端头与熏蒸支撑管相通,所述聚热温差熏蒸机构设置在储药端头和熏蒸支撑管上。优选的,所述聚热温差熏蒸机构包括透明玻璃弧形顶、聚热凸透镜、焦点导热球和若干个传热支撑杆,所述透明玻璃弧形顶的表面呈向上的弧形凸起状,所述透明玻璃弧形顶的表面与熏蒸支撑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聚热凸透镜设置在熏蒸支撑管的内部,所述聚热凸透镜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支撑环,所述密封支撑环的表面与熏蒸支撑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焦点导热球位于熏蒸支撑管的内部,所述焦点导热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传热支撑杆,所述传热支撑杆远离焦点导热球的一端与储药端头的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焦点导热球位于聚热凸透镜的下方,且位于储药端头的上方,所述焦点导热球位于聚热凸透镜的聚焦点处,所述传热支撑杆的材料和焦点导热球的材料均为铜,所述传热支撑杆的由焦点导热球处到远离焦点导热球的一端呈逐渐变细的状态,若干个所述传热支撑杆在储药端头处均匀分布,所述熏蒸支撑管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熏蒸孔,若干个所述熏蒸孔在熏蒸支撑管上以熏蒸支撑管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分布,若干个所述熏蒸孔均位于聚热凸透镜的下方。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弧形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平行分布的双面镜,所述熏蒸支撑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反光镜,若干个所述反光镜在熏蒸支撑管的内部以聚热凸透镜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分布。优选的,所述熏蒸支撑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张透明覆盖膜,所述透明覆盖膜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撑膜杆,所述撑膜杆的材料包括弹簧钢,所述撑膜杆的表面与连接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透明覆盖膜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撑膜边杆,四个所述撑膜边杆的长度相同,四个所述撑膜边杆的表面与四个撑膜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每一个所述撑膜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插杆。优选的,所述透明覆盖膜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挂锥,所述挂锥的材料为铜,所述挂锥表面呈丝形状。优选的,所述熏蒸支撑管的表面套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表面呈L形状,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熏蒸支撑管的内部相通,所述注液管位于熏蒸支撑管内部的一端位于熏蒸孔和聚热凸透镜之间,所述注液管远离熏蒸支撑管的一端贯穿透明覆盖膜并延伸至透明覆盖膜的上方,所述注液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密封塞。(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聚热温差熏蒸机构,借助太阳光照以及昼夜温差的条件,将药液在特殊的容器内放置,一方面,利用聚焦热能的方式促使药液蒸发,利用蒸发差生的压力促使蒸发的药液通过熏蒸孔渗入到土壤内部,蒸汽状的药液容易更容易向上渗透,从而可以根据一定深度对所需要消毒的土壤进行消毒,另一方面夜晚土壤中的水汽会凝聚在温度较低的熏蒸支撑管内部融入药液中,然后白天继续熏蒸,进而可以循环往复熏蒸土壤,促使药液被充分的利用。(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双面镜和反光镜相配合可以自适应太阳光线,将更多的光线和任意角度的光线进行反射传递聚焦,可以保持熏蒸支撑管内部温度处于平稳状态。(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透明覆盖膜,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熏蒸支撑管进行支撑可以撑在地面上方,进而方便在膜下方形成“温室效应”,增强对地表的熏蒸效果。(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挂锥,一方面挂锥导热快,可以快速的促进透明覆盖膜下方形成高温区域,增强熏蒸效果,另一方面借助温差可以在夜间快速凝聚并且水汽,并且在抖动中均匀的洒落含有药物的水汽,增强消毒效果。(5)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的生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土壤消毒时间长,药物浪费情况严重和土壤药物渗透不均匀的情况设计出借助温差和光照蒸发的特殊结构对药液进行循环蒸发渗透,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土壤消毒装置不易控制消毒剂的熏蒸趋势,消毒剂容易渗透下沉,土壤上下层消毒不均匀,下层土壤含药量大,容易药物过量,上层土壤消毒不充分,容易导致杀虫不充分,而且消毒时间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熏蒸支撑管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熏蒸支撑管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透明覆盖膜结构仰视图。其中,1储药端头、2熏蒸支撑管、3聚热温差熏蒸机构、31透明玻璃弧形顶、32聚热凸透镜、33焦点导热球、34传热支撑杆、35密封支撑环、36熏蒸孔、37双面镜、38反光镜、39连接环、310透明覆盖膜、311撑膜杆、312撑膜边杆、313固定插杆、314挂锥、315注液管、316密封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到土壤内部的储药端头1、用于连接储药端头1的熏蒸支撑管2和用于对土壤进行消毒的聚热温差熏蒸机构3,储药端头1的表面与熏蒸支撑管2的底端螺纹连接,储药端头1的表面呈锥形状,储药端头1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熏蒸支撑管2的材料为不锈钢,储药端头1与熏蒸支撑管2相通,聚热温差熏蒸机构3设置在储药端头1和熏蒸支撑管2上。聚热温差熏蒸机构3包括透明玻璃弧形顶31、聚热凸透镜32、焦点导热球33和若干个传热支撑杆34,透明玻璃弧形顶31的表面呈向上的弧形凸起状,透明玻璃弧形顶31的表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到土壤内部的储药端头(1)、用于连接储药端头(1)的熏蒸支撑管(2)和用于对土壤进行消毒的聚热温差熏蒸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端头(1)的表面与熏蒸支撑管(2)的底端螺纹连接,所述储药端头(1)的表面呈锥形状,所述储药端头(1)的材料包括不锈钢,所述熏蒸支撑管(2)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储药端头(1)与熏蒸支撑管(2)相通,所述聚热温差熏蒸机构(3)设置在储药端头(1)和熏蒸支撑管(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到土壤内部的储药端头(1)、用于连接储药端头(1)的熏蒸支撑管(2)和用于对土壤进行消毒的聚热温差熏蒸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端头(1)的表面与熏蒸支撑管(2)的底端螺纹连接,所述储药端头(1)的表面呈锥形状,所述储药端头(1)的材料包括不锈钢,所述熏蒸支撑管(2)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储药端头(1)与熏蒸支撑管(2)相通,所述聚热温差熏蒸机构(3)设置在储药端头(1)和熏蒸支撑管(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温差熏蒸机构(3)包括透明玻璃弧形顶(31)、聚热凸透镜(32)、焦点导热球(33)和若干个传热支撑杆(34),所述透明玻璃弧形顶(31)的表面呈向上的弧形凸起状,所述透明玻璃弧形顶(31)的表面与熏蒸支撑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聚热凸透镜(32)设置在熏蒸支撑管(2)的内部,所述聚热凸透镜(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支撑环(35),所述密封支撑环(35)的表面与熏蒸支撑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焦点导热球(33)位于熏蒸支撑管(2)的内部,所述焦点导热球(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传热支撑杆(34),所述传热支撑杆(34)远离焦点导热球(33)的一端与储药端头(1)的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生产用病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点导热球(33)位于聚热凸透镜(32)的下方,且位于储药端头(1)的上方,所述焦点导热球(33)位于聚热凸透镜(32)的聚焦点处,所述传热支撑杆(34)的材料和焦点导热球(33)的材料均为铜,所述传热支撑杆(34)的由焦点导热球(33)处到远离焦点导热球(33)的一端呈逐渐变细的状态,若干个所述传热支撑杆(34)在储药端头(1)处均匀分布,所述熏蒸支撑管(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熏蒸孔(36),若干个所述熏蒸孔(36)在熏蒸支撑管(2)上以熏蒸支撑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璐敏
申请(专利权)人:范璐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