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516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棉花选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所述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包括:选育中以群体效应选择为主,进行群体产量及群体密度紧密相关的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指标选择;同时兼顾优秀个体选择,包括单株铃数、单铃重及密度紧密相关的果枝夹角、茎秆硬度;通过逐级增密方法,选择耐密棉花品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全程注重群体产量,中后期逐级增密,兼顾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速率与果枝夹角、茎秆硬度等与密度紧密相关的重要指标变化且南繁北育相结合,加快育种进程,培育的棉花品种耐密高产抗倒伏性能更好,可选育出适宜黄河流域5000‑8000株/亩高密度耐密种植,产量高,抗倒性好的棉花新品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棉花选育
,尤其涉及一种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棉花改良工作主要是以引种和系统育种为主;60-70年代以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为主;80年代以后主要是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进入90年代育种家们越来越多采用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来培育新品种,生物技术的加入对加快育种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仍有很大局限性。因此,目前棉花新品种的培育仍是以常规育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常规育种方法中,系选法即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杂交亲本,杂交后代群体根据育种目标定向选择,采用株系—单株—株系的方法,即在后代材料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种成株系,在株系中再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再种成株系的方法,直到各性状完全稳定(一般7代以上),成为新品系。环境胁迫法为制造不利于棉花生长的环境,从中筛选抗性好,表现突出的育种材料。棉花植株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密度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以及株型均有显著影响。而常规育种过程中是在同一种较低密度条件下进行选育(常规密度3000-3500株/亩),而忽视了较高密度下性状的表现。因此,育成的品种耐密性差或高密度下易倒伏等,在品种推广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种植密度习惯不同,造成品种产量性状表现不一,难以满足黄河流域棉花增密生产需要。现有棉花育种方法过程是在同一较低密度条件下进行选育(密度3000-3500株/亩),而忽视了较高密度下棉花铃数、铃重、株型及棉株抗倒性方面的显著变化;因此,育成的品种耐密性差、铃数和铃重下降严重或高密度下易倒伏等,在品种推广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种植密度习惯不同,造成品种产量性状表现不一,难以满足黄河流域棉花增密生产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品种选育时未在高密度环境下进行筛选,未受到植株高密度种植胁迫且选育过程未结合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速率及茎秆硬度等棉花耐密性相关指标测定。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棉花品种选育时未在高密度环境下进行筛选,未受到植株高密度种植胁迫且选育过程未结合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速率及茎秆硬度等棉花耐密性相关指标测定,育成的品种耐密性差、铃数和铃重下降严重或高密度下易倒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所述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为:选育中以群体效应选择为主,进行群体产量及群体密度紧密相关的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指标选择;同时兼顾优秀个体选择,包括单株铃数、单铃重及密度紧密相关的果枝夹角、茎秆硬度;通过逐级增密方法,选择耐密棉花品种。进一步,所述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代杂交亲本的选择:对筛选机中种子筛选的粒径进行设定,设定筛选粒径≥0.6cm;启动筛选机去除粒径较小的种子,得到筛选好的棉花种子;将筛选好的棉花种子置于清水中进行浸泡,滤除表面漂浮的种子;将剩余种子晒干,进行人工精选,去除表面霉变以及携带害虫的种子,获得初代杂交亲本;步骤二,初代杂交:选择自选系“156系”的高产棉花种子作为初代杂交父本,选择品种为“冀178”的抗倒伏棉花种子作为初代杂交母本;对种子进行培育,并进行初代杂交,得到F1代种子;步骤三,进行二次杂交强化性状:在4月中旬进行整地,将步骤一收集得到的F1代种子进行播种,进行种子的培育、管理得到F1代植株,进行植株收获,得到F2代种子;步骤四,将F2代种子进行播种,对种子进行培育得到F2代植株;对F2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在棉花成熟吐絮期进行棉花植株的筛选,对于不符合筛选要求的植株进行排除,保留单株结铃数≥16个且单铃净重超过5.6克的棉花植株,并对种子进行采收,得到F3代种子;步骤五,进行F3代种子的播种,对种子进行培育得到F3代植株;对F3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在棉花成熟吐絮期进行棉花植株的筛选,对于不符合筛选要求的植株进行排除,保留单株结铃数≥16个且单铃净重超过5.6克的棉花植株,并对种子进行采收,得到F4代种子;步骤六,将F4代种子进行的播种,对种子进行培育得到F4代植株;对F4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在棉花成熟吐絮期进行棉花植株的筛选,对于不符合筛选要求的植株进行排除,保留单株结铃数≥14个且单铃净重超过5.4克的棉花植株,并对种子进行采收,得到F5代种子;步骤七,进行F5代种子的播种,对种子进行培育得到F5代植株;对F5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在棉花成熟吐絮期进行棉花植株的筛选,对于不符合筛选要求的植株进行排除,保留单株结铃数≥13个且单铃净重超过5.2克的棉花植株,并对种子进行采收,得到F6代种子;步骤八,将F6代种子进行播种,对种子进行培育得到F6代植株;对F6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在棉花成熟吐絮期进行棉花植株的筛选,对于不符合筛选要求的植株进行排除,保留棉花植株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速率高,果枝夹角小、茎秆硬,且单株结铃数≥12个、单铃净重超过5.0克的棉花植株,并对种子进行采收,得到F7代种子;步骤九,进行F7代种子的播种,对种子进行培育得到F7代植株,即得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对种子进行培育,包括:(1)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土地作为棉花种植区域;(2)进行棉花种植区域的土壤深翻,施加棉花种植复合肥,并将复合肥翻入土壤;(3)将种子置于种衣剂中进行浸泡,取出后晾晒至表面干燥;(4)在温度为10~12℃时进行棉花的播种,播种深度设定为2~3cm;(5)种子出苗后进行中耕松土、定苗,并在培育中进行水肥管理。进一步,所述棉花种植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1)按照质量份数称取磷酸氢二铵6~8份、硫酸钾3~5份、EDTA螯合锌2~3份、硼砂1~3份、蒙脱石1~2份;2)将磷酸氢二铵、硫酸钾、EDTA螯合锌、硼砂、蒙脱石进行混合,置于研磨机中研磨,得到混合粉末;3)将混合粉末置于搅拌机中,加入水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得到棉花种植复合肥。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进行种子的培育、管理,包括:(1)播种后,进行棉花种植区域的土壤湿度的监测,并对棉花进行滴灌;(2)在棉花出苗后,进行棉花种植复合肥的施加,施加量为每亩35千克;(3)棉花进入苗期,进行棉花病害的防治;(4)棉花进入苗期,进行棉花虫害的防治。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对F2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包括:种植密度为5000株/亩,行距0.76m,株距0.185m。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对F3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包括:种植密度为5500株/亩,行距0.76m,株距0.175m。进一步,步骤六中,所述对F4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包括:种植密度为6000株/亩,行距0.76m,株距0.146m。进一步,步骤七中,所述对F5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为:选育中以群体效应选择为主,进行群体产量及群体密度紧密相关的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指标选择;同时兼顾优秀个体选择,包括单株铃数、单铃重及密度紧密相关的果枝夹角、茎秆硬度;通过逐级增密方法,选择耐密棉花品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为:选育中以群体效应选择为主,进行群体产量及群体密度紧密相关的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指标选择;同时兼顾优秀个体选择,包括单株铃数、单铃重及密度紧密相关的果枝夹角、茎秆硬度;通过逐级增密方法,选择耐密棉花品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密高产抗倒伏棉花品种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初代杂交亲本的选择:对筛选机中种子筛选的粒径进行设定,设定筛选粒径≥0.6cm;启动筛选机去除粒径较小的种子,得到筛选好的棉花种子;将筛选好的棉花种子置于清水中进行浸泡,滤除表面漂浮的种子;将剩余种子晒干,进行人工精选,去除表面霉变以及携带害虫的种子,获得初代杂交亲本;
步骤二,初代杂交:选择自选系“156系”的高产棉花种子作为初代杂交父本,选择品种为“冀178”的抗倒伏棉花种子作为初代杂交母本;对种子进行培育,并进行初代杂交,得到F1代种子;
步骤三,进行二次杂交强化性状:在4月中旬进行整地,将步骤一收集得到的F1代种子进行播种,进行种子的培育、管理得到F1代植株,进行植株收获,得到F2代种子;
步骤四,将F2代种子进行播种,对种子进行培育得到F2代植株;对F2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在棉花成熟吐絮期进行棉花植株的筛选,对于不符合筛选要求的植株进行排除,保留单株结铃数≥16个且单铃净重超过5.6克的棉花植株,并对种子进行采收,得到F3代种子;
步骤五,进行F3代种子的播种,对种子进行培育得到F3代植株;对F3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在棉花成熟吐絮期进行棉花植株的筛选,对于不符合筛选要求的植株进行排除,保留单株结铃数≥16个且单铃净重超过5.6克的棉花植株,并对种子进行采收,得到F4代种子;
步骤六,将F4代种子进行的播种,对种子进行培育得到F4代植株;对F4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在棉花成熟吐絮期进行棉花植株的筛选,对于不符合筛选要求的植株进行排除,保留单株结铃数≥14个且单铃净重超过5.4克的棉花植株,并对种子进行采收,得到F5代种子;
步骤七,进行F5代种子的播种,对种子进行培育得到F5代植株;对F5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在棉花成熟吐絮期进行棉花植株的筛选,对于不符合筛选要求的植株进行排除,保留单株结铃数≥13个且单铃净重超过5.2克的棉花植株,并对种子进行采收,得到F6代种子;
步骤八,将F6代种子进行播种,对种子进行培育得到F6代植株;对F6代植株进行高密度种植,在棉花成熟吐絮期进行棉花植株的筛选,对于不符合筛选要求的植株进行排除,保留棉花植株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速率高,果枝夹角小、茎秆硬,且单株结铃数≥12个、单铃净重超过5.0克的棉花植株,并对种子进行采收,得到F7代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贵元王永强刘建光耿昭豆海宽张寒霜祁虹田海燕周永萍刘旭王寒菊任晓微任晓瑞任景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种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