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茄及其培育方法、快繁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91056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茄及其培育方法、快繁方法和应用,其培育方法包括,以野生大花茄为母本,以野生水茄为父本,杂交授粉后,依次经胚胎抢救和炼苗移植后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异性选择野生大花茄为母本,以野生水茄为父本,杂交获得的树茄品种,生长快速,主干发达,生长势强,多年生,光合作用强,养分水分吸收能力强,与接穗亲和力高,砧木接穗接口处愈合快,且愈合好;抗性好,能抗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等土传性病害;其快繁方法可操作性强,效率高,在实际应用中易于推广;其用途广泛,既可作为砧木,用于嫁接茄子、番茄、马铃薯和烟草等茄科植物,开可以作为景观树,用于南方绿化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茄及其培育方法、快繁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遗传育种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树茄及其培育方法、快繁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茄科植物包括茄子、番茄、辣椒、马铃薯和烟草等,是人类生活的常用作物。在包括番茄和茄子在内的茄科植物的商业化育苗中,野生茄子常常被用来作为砧木,以抵抗土传性茄科病虫害的发生。根据现有技术的报道,茄科植物的土壤传染性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可长达5-7年,且通过施用农药很难控制。因此,培育能抗虫害、生长快且嫁接亲和性高的茄科砧木品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砧木,与接穗(Scion)进行嫁接栽培,是解决种植过程病虫害抗性的一条经济有效途径,不仅提高产量,还改善品质,因此在蔬菜种植上广泛应用。现如今,嫁接砧木品种的培育已成为国内外茄子抗病育种的育种目标;生产上,用于接嫁的砧木以及接穗,均是在采用植株幼苗期进行嫁接。此外,幼苗期嫁接用工量大,每一茬作物都需要嫁接一次,用工量大。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有关茄科植物的种间杂交,培育得到优质茄科砧木品种的相关报道。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n以野生大花茄为母本,以野生水茄为父本,杂交授粉后,依次经胚胎抢救和炼苗移植后,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野生大花茄为母本,以野生水茄为父本,杂交授粉后,依次经胚胎抢救和炼苗移植后,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杂交授粉包括,将野生大花茄母本的花在开放前1-2天去雄套袋,在野生水茄父本植株雄花盛开期,上午9:00-12:00挑取父本雄花的花粉,进行授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胚胎抢救包括,在杂交授粉后20-25天取未成熟杂交幼果,经NaClO灭菌后,切割分离得到幼胚,并转移至诱导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再将诱导后的胚状体转移至再生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再生芽,最后将得到的再生芽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生根;
和/或,所述炼苗移植包括,用水冲洗粘附在培养生根得到的试管苗上的培养基,移栽至炼苗基质中,定期浇灌营养液,覆膜保湿,保持光照,逐步结膜后再进行移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茄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2mg/lZR,继代培养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2-28℃和30-40天;
和/或,所述再生培养基为MS+2mg/l6-BA+0.5mg/lIAA;
和/或,所述生根培养基为MS+0.4mg/lIBA,培养生根的时间为20-36天;
和/或,所述炼苗基质为体积比(0.8-1.2):(0.8-1.2):(0.8-1.2)的椰糠、蛭石和珍珠岩的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彪张余洋张俊红李汉霞秦传顶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