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传输节点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06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传输节点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安装板、安装单元和外壳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内部来安装无线传输节点,安装板上的安装孔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部环境上,通过前压海绵和后压海绵来使无线传输节点与外壳连接更紧密,通过锁环和锁环孔的相互配合安装上锁后封闭住外壳,保护无线传输节点,通过传输天线孔来伸出无线传输节点的传输天线,防止信号变弱,通过电线孔来使无线传输节点连接外部电源,通过换气口来对外壳内的空气与外部的空气进行交换,防止无线传输节点过热造成损坏,通过安装单元能够对外壳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因为外部原因而使外壳卸力不足,造成无线传输节点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传输节点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线传输
,具体为一种无线传输节点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传输节点用于加长无线传输距离的电器设备,在无线发射设备发射范围不够时就需要根据情况适量的安装无线输出节点,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无线输出节点通常都是裸装,没有任何的防护装置,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传输节点防护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安装板、安装单元和外壳盖;所述安装板的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上部位于上安装孔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安装板的下部位于下安装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相互对称;所述外壳为内部中空前部开口的长方体,所述外壳的后部通过安装单元安装在安装板的前侧;所述外壳盖的左侧边通过铰链活动安装在外壳的前侧面左边,所述外壳盖能够正好封闭住外壳的前部开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单元包含上减震弹簧、滑动板、滑杆和下减震弹簧,所述滑杆有两个,两个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下固定板的上侧面上,两个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上固定板的下侧面上,且两个滑杆对称安装,所述滑动板活动套接在滑杆上,所述滑动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后侧面中部,所述上减震弹簧套接在上固定板和滑动板之间的滑杆上,所述下减震弹簧套接在下固定板和滑动板之间的滑杆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传输天线孔,所述传输天线孔处安装有橡胶环,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开设有电线孔,所述电线孔处安装有橡胶环,所述外壳的右侧面开设有换气口,所述换气口处安装有防尘过滤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前压海绵和后压海绵,所述前压海绵固定安装在外壳盖的内侧面上,所述后压海绵有两个,两个后压海绵固定对称安装在外壳的内部前侧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锁环和锁环孔,所述锁环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前侧面左边中心,所述锁环孔开设在外壳盖上,所述锁环孔与锁环相互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外壳内部来安装无线传输节点,安装板上的安装孔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部环境上,通过前压海绵和后压海绵来使无线传输节点与外壳连接更紧密,通过锁环和锁环孔的相互配合安装上锁后封闭住外壳,保护无线传输节点,通过传输天线孔来伸出无线传输节点的传输天线,防止信号变弱,通过电线孔来使无线传输节点连接外部电源,通过换气口来对外壳内的空气与外部的空气进行交换,防止无线传输节点过热造成损坏,通过安装单元能够对外壳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因为外部原因而使外壳卸力不足,造成无线传输节点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中:1-外壳、2-安装板、3-上固定板、4-下固定板、5-安装单元、51-上减震弹簧、52-滑动板、53-滑杆、54-下减震弹簧、6-外壳盖、7-铰链、8-前压海绵、9-后压海绵、10-锁环、11-锁环孔、12-换气口、13-电线孔、14-传输天线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传输节点防护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1、安装板2、安装单元5和外壳盖6;所述安装板2的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2的上部位于上安装孔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3,所述安装板2的下部位于下安装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4,且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相互对称;所述外壳1为内部中空前部开口的长方体,所述外壳1的后部通过安装单元5安装在安装板2的前侧;所述外壳盖6的左侧边通过铰链7活动安装在外壳1的前侧面左边,所述外壳盖6能够正好封闭住外壳1的前部开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单元5包含上减震弹簧51、滑动板52、滑杆53和下减震弹簧54,所述滑杆53有两个,两个滑杆5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下固定板4的上侧面上,两个滑杆5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上固定板3的下侧面上,且两个滑杆53对称安装,所述滑动板52活动套接在滑杆53上,所述滑动板52的前侧面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后侧面中部,所述上减震弹簧51套接在上固定板3和滑动板52之间的滑杆52上,所述下减震弹簧54套接在下固定板4和滑动板52之间的滑杆52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传输天线孔14,所述传输天线孔14处安装有橡胶环,所述外壳1的左侧面开设有电线孔13,所述电线孔13处安装有橡胶环,所述外壳1的右侧面开设有换气口12,所述换气口12处安装有防尘过滤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前压海绵8和后压海绵9,所述前压海绵8固定安装在外壳盖6的内侧面上,所述后压海绵9有两个,两个后压海绵9固定对称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前侧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锁环10和锁环孔11,所述锁环10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前侧面左边中心,所述锁环孔11开设在外壳盖6上,所述锁环孔11与锁环10相互配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螺丝通过安装板2上的安装孔,将安装板2安装到外部环境上,将无线传输节点的传输天线从传输天线孔14中伸出,将无线传输节点的后侧面靠在后压海绵9上,将无线传输节点的电线从电线孔13伸出连接至外部电源,关上外壳盖6,前压海绵8压在无线传输节点的前侧面,使无线传输节点与外壳1的连接更紧密,锁环10穿过锁环孔11,通过锁头装在锁环10上使外壳盖6完全闭合外壳1前部,当外壳1收到外力撞击后,上减震弹簧51或下减震弹簧54压缩,滑动板52在滑杆53上往复滑动,卸掉撞击的外力,保证安装在外壳1内部的无线传输节点不会受到损坏。本技术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传输节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安装板(2)、安装单元(5)和外壳盖(6);所述安装板(2)的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2)的上部位于上安装孔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3),所述安装板(2)的下部位于下安装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4),且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相互对称;所述外壳(1)为内部中空前部开口的长方体,所述外壳(1)的后部通过安装单元(5)安装在安装板(2)的前侧;所述外壳盖(6)的左侧边通过铰链(7)活动安装在外壳(1)的前侧面左边,所述外壳盖(6)能够正好封闭住外壳(1)的前部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传输节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安装板(2)、安装单元(5)和外壳盖(6);所述安装板(2)的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2)的上部位于上安装孔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3),所述安装板(2)的下部位于下安装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4),且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相互对称;所述外壳(1)为内部中空前部开口的长方体,所述外壳(1)的后部通过安装单元(5)安装在安装板(2)的前侧;所述外壳盖(6)的左侧边通过铰链(7)活动安装在外壳(1)的前侧面左边,所述外壳盖(6)能够正好封闭住外壳(1)的前部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传输节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5)包含上减震弹簧(51)、滑动板(52)、滑杆(53)和下减震弹簧(54),所述滑杆(53)有两个,两个滑杆(5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下固定板(4)的上侧面上,两个滑杆(5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上固定板(3)的下侧面上,且两个滑杆(53)对称安装,所述滑动板(52)活动套接在滑杆(53)上,所述滑动板(52)的前侧面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后侧面中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天文胡云霞廖彦富邓仰群陈越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维结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