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02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电源,所述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包括电源正极端、电源负极端、浪涌和反接模块、浪涌控制模块和稳态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正极端连接至所述稳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稳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和反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稳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浪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和反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浪涌和反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负极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兼具浪涌电流抑制作用和反接保护作用,而且具有降低功率消耗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电源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电源。
技术介绍
直流开关电源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仪器、直流电机拖动等行业,用户对直流开关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希望直流开关电源的输入端发生异常故障时可以得到及时保护,从而避免造成直流开关电源或电气设备的损坏。浪涌电流(surgecurrent)是指电气设备在接通瞬间的电流特性,该浪涌电流通常对直流开关电源以及电气设备的冲击很大,因此,需要对浪涌电流进行抑制。在现有技术中,防浪涌(浪涌抑制)技术通常采用在电流回路中接入电阻的方式,来抑制浪涌电流对直流开关电源的冲击。至于防反接技术,通常采用一个二极管实现,在输入电源反接时,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防止出现电流回路,从而实现了电源反接保护功能。普通的电源保护电路通常只具有防浪涌功能电路,至于防反接功能电路,需要设置独立的电路实现,因此,防反接电路和防浪涌电路通常都是分开设置的。而且上述的防浪涌技术虽然实现了直流电源的浪涌电流抑制,以及防反接技术实现了电源反接保护功能,但是,该接入的电阻或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正极端、电源负极端、浪涌和反接模块、浪涌控制模块和稳态控制模块;/n所述电源正极端连接至所述稳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稳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和反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稳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浪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和反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浪涌和反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负极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正极端、电源负极端、浪涌和反接模块、浪涌控制模块和稳态控制模块;
所述电源正极端连接至所述稳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稳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和反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稳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浪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浪涌和反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浪涌和反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负极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态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正极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和反接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得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还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旗郭树茂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德新星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广西普德新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