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钠导星激光产生装置以及1178nm激光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96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钠导星激光产生装置以及1178nm激光器,包括泵浦源、输入端光栅、空芯光纤、输出端光栅和倍频系统,泵浦源用于产生1μm波段的泵浦激光,泵浦源输出的泵浦激光的传输光路上依次设置有输入端光栅、空芯光纤、输出端光栅和倍频系统,其中输入端光栅和输出端光栅构成谐振腔结构,泵浦激光耦合到空芯光纤中,空芯光纤的纤芯中填充有能够将泵浦激光频移至1178nm的工作气体,倍频系统将1178nm激光倍频,得到与钠原子吸收谱线共振的589nm钠导星激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搭建光纤气体激光器,利用空芯光纤内气体受激拉曼散射,激光器运转可以不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限制,输出功率获得更高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钠导星激光产生装置以及1178nm激光器
本技术属于激光器
,涉及一种新的钠导星激光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地基天文望远镜系统,地球大气对来自遥远星体的光波产生的波前畸变是影响望远镜系统成像分辨率和探测灵敏度的关键问题,由于大气中间层中的钠原子层会与589nm激光(钠原子的D2线)共振并后向散射荧光,使用589nm钠导星激光作为信标激光控制变形镜以补偿大气波前畸变的自适应光学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技术。目前用于产生钠导星的激光器主要有染料激光器、全固态激光器以及光纤激光器三种方式。染料激光器可以直接辐射589nm激光,但存在体积巨大、不易集成的缺点,以及安全性差、长期工作不稳定的缺陷。全固态激光器的方式是利用两个分别工作于1064nm和1319nm的掺钕离子激光器进行合频转换,获得589nm激光,是目前获得钠导星激光输出的主要方式之一。光纤激光器的方式是构建工作于1178nm的光纤拉曼激光器,然后通过倍频转化的方式获得589nm激光,具有光束质量高、易维护、安全性高的优点,是近年来获得关注的一项技术。然而对于光纤拉曼激光器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钠导星激光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源、输入端光栅、空芯光纤、输出端光栅和倍频系统,泵浦源用于产生1μm波段的泵浦激光,泵浦源输出的泵浦激光的传输光路上依次设置有输入端光栅、空芯光纤、输出端光栅和倍频系统,其中输入端光栅和输出端光栅构成谐振腔结构,泵浦激光耦合到空芯光纤中,空芯光纤的纤芯中填充有能够将泵浦激光频移至1178nm的工作气体,倍频系统将1178nm激光倍频,得到与钠原子吸收谱线共振的589nm钠导星激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钠导星激光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源、输入端光栅、空芯光纤、输出端光栅和倍频系统,泵浦源用于产生1μm波段的泵浦激光,泵浦源输出的泵浦激光的传输光路上依次设置有输入端光栅、空芯光纤、输出端光栅和倍频系统,其中输入端光栅和输出端光栅构成谐振腔结构,泵浦激光耦合到空芯光纤中,空芯光纤的纤芯中填充有能够将泵浦激光频移至1178nm的工作气体,倍频系统将1178nm激光倍频,得到与钠原子吸收谱线共振的589nm钠导星激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钠导星激光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气体为丙烷、正丁烷或者异丁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钠导星激光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源为1μm波段的连续波光纤激光器或光纤放大器;泵浦源的泵浦波长由选用的工作气体决定;对于丙烷气体,泵浦波长为1068.5nm;对于正丁烷气体,泵浦波长为1073nm;对于异丁烷气体,泵浦波长为1077nm;泵浦源的泵浦线宽在MHz量级以下,同时泵浦源在泵浦波长附近可调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钠导星激光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光栅、输出端光栅均为刻写在实芯光纤上的中心波长为拉曼波长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刻写有输入端光栅的实芯光纤为输入实芯光纤,刻写有输出端光栅的实芯光纤为输出实芯光纤;输入光纤布拉格光栅为中心波长为拉曼激光波长的高反射率窄线宽光栅,输出光纤布拉格光栅为中心波长为拉曼激光波长的低反射率窄线宽光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钠导星激光产生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锋黄威李昊周智越崔宇龙李智贤裴闻喜王蒙陈子伦李霄陈金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