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设备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95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设备对接装置,包括电缆线束、安装盒(1)、电连接器组件和搭铁线(2),所述搭铁线(2)与安装盒(1)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线束包括主干线束(3)和分支线束,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干线束(3)及分支线束的各端头处,所述主干线束(3)、主干线束(3)与分支线束的交界处分别被固定在安装盒(1)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快捷、对接准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设备对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设备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的规模迅速扩大船产量急剧增加,船舶品种及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电子集成设备的功能需求不断增加,集成化程度不断上升,各设备舱段之间的电气线路安装环境越来越严苛,进而对舱内电气线路系统对接的可靠性及准确性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急需一种安装快捷、对接准确的水下设备对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设备对接装置,其具有安装快捷、对接准确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设备对接装置,包括电缆线束、安装盒、电连接器组件和搭铁线,所述搭铁线与安装盒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线束包括主干线束和分支线束,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干线束及分支线束的各端头处,所述主干线束、主干线束与分支线束的交界处分别被固定在安装盒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分支线束包括第一分支线束、第二分支线束、第三分支线束和第四分支线束,所述第一分支线束具有四条电缆,所述第二分支线束、第三分支线束、第四分支线束分别具有三条电缆,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六个第一插座、两个第二插座、第三插座、三个第一插头、三个第二插头、第三插头和第四插头,所述主干线束上分别连接有四个第一插座,所述第一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第三插头和第二插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第一插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一插头、第一插座和第三插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四插头和两个第二插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分支线束中的第一插座和第三分支线束中的第一插座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上。作为优选的,所述电缆线束的最外层采用聚氯乙烯护套,所述电缆线束内部使用屏蔽导线。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盒包括底板、支撑板和电容安装板,所述底板主体呈长方型,底板后端中部具有垂直于底板长边的矩形定位开口,所述矩形定位开口两侧具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底板前端的边缘处具有若干个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板上具有4个的U型开口,每个所述U型开口的两侧分别具有四个用于固定第一插座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板竖直地固定在底板的后端,所述U型开口的底面与第一凹槽正对,所述支撑板底面边缘与底板边缘齐平,所述支撑板中部固定有横截面为“L”型的电容安装板。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为卡箍,所述卡箍包括截面为半圆形的卡环和位于卡环两端口处的安装耳,所述卡环与安装耳为一体式结构,卡箍的数量为四个。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用对于与设备安装对接的第二安装孔。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的边缘处还具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还开设有三个第二定位孔。作为优选的,所述矩形定位开口的边角处具有倒圆角。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主干线束、部分第一插座、主干线束3及分支线束的各端头处固定在安装盒上,集中管理并优化了线束的敷设,同时优化整合了本技术目标安装的仪器舱内部空间的使用,避免舱内电连接器凌乱安防,提升了电气线路系统的安全型;通过支撑板U型开口与第一凹槽的配合,方便电连接器的安装与定位,通过矩形定位开口、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二安装孔之间的配合,使本技术更好的校准并与目标设备对接装配;通过使用屏蔽导线,并且在安装盒上安装有搭铁线,搭铁线与水下设备主体结构连接,提升装置的屏蔽性能,减少仪器舱内其他仪器设备对本对接装置电缆的电磁干扰,保证其控制信号的有效传输;护套选择适宜厚度的聚氯乙烯护套,既可减轻重量,又能使电缆更加柔软方便安装敷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安装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安装盒,11-底板,111-矩形定位开口,112-第一凹槽,113-卡箍,114-第二安装孔,115-第一定位孔,12-支撑板,121-U型开口,122-第一安装孔,123-第二定位孔,13-电容安装板,2-搭铁线,3-主干线束,4-第一插座,5-第二插座,6-第三插座,7-第一插头,8-第二插头,9-第三插头,10-第四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水下设备对接装置,包括电缆线束、安装盒1、电连接器组件和搭铁线2,搭铁线2与安装盒1固定连接,电缆线束包括主干线束3和分支线束,电连接器组件固定连接在主干线束3及分支线束的各端头处,主干线束3、主干线束3与分支线束的交界处分别被固定在安装盒1上。分支线束包括第一分支线束、第二分支线束、第三分支线束和第四分支线束,第一分支线束具有四条电缆,第二分支线束、第三分支线束、第四分支线束分别具有三条电缆,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六个第一插座4、两个第二插座5、第三插座6、三个第一插头7、三个第二插头8、第三插头9和第四插头10,主干线束3上分别连接有四个第一插座4,第一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一插头7、第二插头8、第三插头9和第二插座5固定连接,第二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一插头7、第二插头8和第一插座4固定连接,第三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一插头7、第一插座4和第三插座6固定连接,第四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四插头10和两个第二插头8固定连接。第二分支线束中的第一插座4和第三分支线束中的第一插座4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上。电缆线束的最外层采用聚氯乙烯护套,电缆线束内部使用屏蔽导线。导线屏蔽层双端接地,并且在安装盒1的底板11上安装有搭铁线2,搭铁线2与水下设备主体结构连接,可以提升装置的屏蔽性能,减少仪器舱内其他仪器设备对本对接装置电缆的电磁干扰,保证其控制信号的有效传输。护套选择适宜厚度的聚氯乙烯护套,既可减轻对接装置电缆部分的重量,又能使电缆更加柔软方便安装敷设。安装盒1包括底板11、支撑板12和电容安装板13,底板11主体呈长方型,底板11后端中部具有垂直于底板11长边的矩形定位开口111,矩形定位开口111两侧具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凹槽112,底板11前端的边缘处具有若干个固定装置,支撑板12上具有4个的U型开口121,每个U型开口121的两侧分别具有四个用于固定第一插座4的第一安装孔122,支撑板12竖直地固定在底板11的后端,U型开口121的底面与第一凹槽112正对,支撑板12底面边缘与底板11边缘齐平,支撑板12中部固定有横截面为“L”型的电容安装板13。本技术安装盒1材料采用5A06防锈铝,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蚀性,同时在安装盒1各零组件表面喷涂耐温、耐湿、耐酸型环氧酚醛漆,既可以保证对接装置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下正常工作,同时又可以大大减轻了装置整体的重量。固定装置为卡箍113,卡箍113包括截面为半圆形的卡环和位于卡环两端口处的安装耳,卡环与安装耳为一体式结构,卡箍113的数量为四个。卡箍113将主干线束3与分支线束的交界处箍紧,并通过安装盒1固定住安装盒上的四个第一插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设备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线束、安装盒(1)、电连接器组件和搭铁线(2),所述搭铁线(2)与安装盒(1)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线束包括主干线束(3)和分支线束,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干线束(3)及分支线束的各端头处,所述主干线束(3)、主干线束(3)与分支线束的交界处分别被固定在安装盒(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设备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线束、安装盒(1)、电连接器组件和搭铁线(2),所述搭铁线(2)与安装盒(1)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线束包括主干线束(3)和分支线束,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干线束(3)及分支线束的各端头处,所述主干线束(3)、主干线束(3)与分支线束的交界处分别被固定在安装盒(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线束包括第一分支线束、第二分支线束、第三分支线束和第四分支线束,所述第一分支线束具有四条电缆,所述第二分支线束、第三分支线束、第四分支线束分别具有三条电缆,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六个第一插座(4)、两个第二插座(5)、第三插座(6)、三个第一插头(7)、三个第二插头(8)、第三插头(9)和第四插头(10),所述主干线束(3)上分别连接有四个第一插座(4),所述第一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一插头(7)、第二插头(8)、第三插头(9)和第二插座(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一插头(7)、第二插头(8)和第一插座(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一插头(7)、第一插座(4)和第三插座(6)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分支线束的各电缆分别与第四插头(10)和两个第二插头(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设备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线束中的第一插座(4)和第三分支线束中的第一插座(4)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设备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束的最外层采用聚氯乙烯护套,所述电缆线束内部使用屏蔽导线。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也罗强胡波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