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顶盖结构改进的锂电池模组,锂电池模组包括模组顶盖、模组侧板、汇流排、电芯以及端板,模组顶盖与模组侧板活动连接,模组顶盖下设有汇流排,汇流排置于电芯上,模组顶盖包括盖体及盖体四周延伸出的第一~第四折边,模组顶盖的第一折边设有固定孔,第二折边设有卡扣;模组侧板的两侧延伸边设有与模组顶盖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匹配的卡扣与固定孔,与模组顶盖构成卡合连接,锂电池模组包括:一防护槽,其为绝缘材质,设于模组顶盖内部,套接在模组侧板的两侧延伸边,防护槽置于所述汇流排与模组侧板之间起绝缘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模组侧板与汇排流直接接触,可实现锂电池模组持续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顶盖结构改进的锂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模组。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顶盖结构改进的锂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模组是由几颗到数百颗电池芯经由并联及串联所组成的多个模组。具体来说,通常包括以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模组顶盖1、模组侧板2、汇流排3、电芯4以及端板5。模组顶盖1下设有汇流排3,模组顶盖1与模组侧板2为活动连接。汇流排3承载电流,实现电芯5之间的串并联连接,用于增加接触面积,减少耗能,降低温升。但是在这种结构中(如图2--图6所示),由于模组侧板2是金属属性与汇流排3带电体之间的距离间隙A较小,故在产品使用时由于长时间振动或受到外力冲击时会造成汇流排3与模组侧板2直接接触,产生锂电池模组短路、起火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顶盖结构改进的锂电池模组,其能够能够避免模组侧板与汇排流直接接触。一种基于顶盖结构改进的锂电池模组,包括模组顶盖、模组侧板、汇流排、电芯以及端板,模组顶盖与模组侧板活动连接,模组顶盖下设有汇流排,汇流排置于电芯上,所述模组顶盖包括盖体及盖体四周延伸出的第一~第四折边,所述模组顶盖的第一折边设有固定孔,第二折边设有卡扣;所述模组侧板的两侧延伸边设有与所述模组顶盖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匹配的卡扣与固定孔,与模组顶盖构成卡合连接,所述模组顶盖还包括:一防护槽,其为绝缘材质,设于所述模组顶盖内部,套接在所述模组侧板的两侧延伸边,所述防护槽置于所述汇流排与所述模组侧板之间起绝缘作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槽包括:第一防护边,其套接于所述模组侧板的延伸边的外表面;第二防护边,其套接于所述模组侧板的延伸边的内表面;防护体,其设于所述模组顶盖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边与所述第二防护边。一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防护体连接起来的第一防护边与第二防护边,呈倒立的“U”形状,套接于所述模组侧板的延伸边。一实施例中,所述模组侧板和端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是通过在模组侧板的两侧位置处设置螺孔,而端板的与所述模组侧板相应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相对应的螺孔,在两个螺孔中贯穿螺栓而实现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模组侧板为金属材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边与所述第二防护边的高度相等。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边与所述第二防护边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的高度。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置防护槽结构,因此能够避免模组侧板与汇排流直接接触,可实现锂电池模组持续使用的稳定性,并延长了锂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锂电池模组结构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锂电池模组的截面图;图3为图2的横向剖面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锂电池模组的模组顶盖示意图;图6为图5的背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基于顶盖结构改进的锂电池模组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背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锂电池模组的剖面图;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标号说明:1:模组顶盖;2:模组侧板;3:汇流排;4:电芯;5:端板;6:盖体;7:第一折边;8:第二折边;9:第三折边;10:第四折边;11:固定孔;12:卡扣;13:防护槽;14:延伸边;15:第一防护边;16:第二防护边;17:防护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图7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基于顶盖结构改进的锂电池模组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背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包括模组顶盖1、模组侧板2、汇流排3、电芯以4及端板5。其中,模组顶盖1与模组侧板2活动连接,模组顶盖1下设有汇流排3,汇流排3置于电芯4上,汇流排3有利于对锂电池及时散热,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体的,模组顶盖1包括盖体6及盖体6四周延伸出的第一~第四折边(7~10),模组顶盖1的第一折边7设有固定孔11,第二折边8设有卡扣12;模组侧板2的两侧延伸边14设有与模组顶盖1的第一折边7和第二折边8匹配的卡扣12与固定孔11,与模组顶盖1构成卡合连接。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靠近模组顶盖1的第二折边8设置卡扣12,固定孔11和卡扣12设置的具体位置不限,只要能实现模组顶盖1与模组侧板2的卡合连接即可。再一实施例中,模组顶盖1的第一折边7、第二折边8均设有卡扣12,模组侧板2的延伸边14均设有固定孔11,通过模组顶盖1的卡扣12与模组侧板2的延伸边14构成卡合连接。模组顶盖1还包括一防护槽13,其为绝缘材质,设于模组顶盖1内部,套接在模组侧板2的两侧延伸边14。因模组侧板2为金属材质,故防护槽13置于汇流排3与模组侧板2之间起绝缘作用。图9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锂电池模组的剖面图,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防护槽13包括第一防护边15、第二防护边16和防护体17。防护槽13可隔断汇流排3与模组侧板2的间隙,起到保护绝缘作用,并且由于防护槽13的设置,避免了模组侧板2与汇流排3直接接触,可实现锂电池模组持续使用的稳定性并延长了模组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一防护边15套接于模组侧板2的延伸边14的外表面,第二防护边16套接于模组侧板2的延伸边14的内表面,防护体17设于模组顶盖1的内部,并将第一防护边15与第二防护边16连接起来。一实施例中,防护槽13为一凹型槽,设于模组顶盖1的内部并靠近模组顶盖1的一折边,比如在靠近模组顶盖1的右折边(即第一折边7)和模组顶盖1的左折边(即第二折边8)设置防护槽13,卡扣12可设于防护槽13内。根据实际锂电池模组的需要,靠近第三折边9和第四折边10可不用设置防护槽13。一实施例中,如10所示,通过防护体17连接起来的第一防护边15与第二防护边16,呈倒立的“U”形状,套接于模组侧板2的延伸边14。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一防护边15与第二防护边16的高度相等。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一防护边15与第二防护边16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折边7与第二折边8的高度。一实施例中,模组侧板2和端板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是通过在模组侧板2的两侧位置处设置螺孔(图中暂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顶盖结构改进的锂电池模组,所述锂电池模组包括模组顶盖、模组侧板、汇流排、电芯以及端板,模组顶盖与模组侧板活动连接,模组顶盖下设有汇流排,汇流排置于电芯上,所述模组顶盖包括盖体及盖体四周延伸出的第一~第四折边,所述模组顶盖的第一折边设有固定孔,第二折边设有卡扣;所述模组侧板的两侧延伸边设有与所述模组顶盖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匹配的卡扣与固定孔,与模组顶盖构成卡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模组还包括:/n一防护槽,其为绝缘材质,设于所述模组顶盖内部,套接在所述模组侧板的两侧延伸边,所述防护槽置于所述汇流排与所述模组侧板之间起绝缘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顶盖结构改进的锂电池模组,所述锂电池模组包括模组顶盖、模组侧板、汇流排、电芯以及端板,模组顶盖与模组侧板活动连接,模组顶盖下设有汇流排,汇流排置于电芯上,所述模组顶盖包括盖体及盖体四周延伸出的第一~第四折边,所述模组顶盖的第一折边设有固定孔,第二折边设有卡扣;所述模组侧板的两侧延伸边设有与所述模组顶盖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匹配的卡扣与固定孔,与模组顶盖构成卡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模组还包括:
一防护槽,其为绝缘材质,设于所述模组顶盖内部,套接在所述模组侧板的两侧延伸边,所述防护槽置于所述汇流排与所述模组侧板之间起绝缘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顶盖结构改进的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槽包括:
第一防护边,其套接于所述模组侧板的延伸边的外表面;
第二防护边,其套接于所述模组侧板的延伸边的内表面;
防护体,其设于所述模组顶盖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边与所述第二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稳,程威,沈重洋,陈冬,陈家胜,
申请(专利权)人:迪斯达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