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监测温度变化的隔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2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监测温度变化的隔热片,包括有隔热垫、温感元件及保护膜;所述温感元件设置于隔热垫的一侧表面,所述保护膜分别覆设于隔热垫的两侧表面并覆盖住温感元件。其主要是通过在隔热垫上设置有温感元件,由于每个电芯都会用到隔热片,这样,温感元件直接与电芯接触,能快速实时监控每个电芯的温度变化,较传统的温度采集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同时,单个隔热片设置温感元件的成本比集成线路板低,报废成本低,整个成本降低。其次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制作,将多部分压合在一起,即可完成封装,如此,适于大批量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监测温度变化的隔热片
本技术涉及隔热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监测温度变化的隔热片。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也不断的应用到电池PACK中。电池包的能量越大,电芯间越紧凑,意味引发的事故的危险程度就越高。电池充放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反应会释放大量的热量,需要将热量带走,让电池处于一个合理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以提高电池的寿命和可靠性。因此,热管理系统必不可少。其中在充电、放电过程中,单个电芯会有发热、膨胀的现象。为了隔离和控制电芯膨胀,以及防止个别电芯热失控影响到整个动力电池,因此在每个电芯间需增加缓冲隔热片。目前,各动力电池厂家所采用的电芯温度监控,多为线束板集成母排上有2到5个温感(NTC热敏电阻)采集温度数据,其只能监控整个模组,不能有效监测单个电芯的温度变化;存在诸多不足,例如:1、不精准,温感元件位置位于电芯上方,实际未接触电芯,不能有效监控到单个电芯的温度;2、反应慢,由于温感元件与电芯有一定距离,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采集到温度情况;3、成本高,现多为FPC柔性线路板上集成温感,当一个温感元件报废时,会导致整个产品都报废,报废成本太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监测温度变化的隔热片,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芯温度监控所存在的不精准、反应慢、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可监测温度变化的隔热片,包括有隔热垫、温感元件及保护膜;所述温感元件设置于隔热垫的一侧表面,所述保护膜分别覆设于隔热垫的两侧表面并覆盖住温感元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温感元件具有电性连接部伸出隔热垫及保护膜外。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垫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安装槽,该温感元件位于安装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设置有边框,所述隔热垫位于边框内,所述保护膜压合于边框的两侧表面,且,所述保护膜压合于隔热垫的两侧表面,以对隔热垫、温感元件定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边框的两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加保护膜与边框贴合粘性的处理剂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边框是硅橡胶边框。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槽位于隔热垫中心。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垫为气凝胶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温感元件为NTC热敏电阻。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膜为PET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隔热垫上设置有温感元件,由于每个电芯都会用到隔热片,这样,温感元件直接与电芯接触,能快速实时监控每个电芯的温度变化,较传统的温度采集技术,本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同时,单个隔热片设置温感元件的成本比集成线路板低,报废成本低,整个成本降低。其次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制作,将多部分压合在一起,即可完成封装,如此,适于大批量生产应用。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隔热垫11、安装槽20、温感元件30、第一保护膜31、上定位凸部40、第二保护膜41、下定位凸部50、硅橡胶边框501、容纳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隔热垫10、温感元件20、第一保护膜30以及第二保护膜40。该温感元件20设置于隔热垫10的一侧表面,所述保护膜分别覆设于隔热垫10的两侧表面并覆盖住温感元件20。具体而言,所述隔热垫10上设置有安装槽11,该安装槽11位于隔热垫10的侧表面;所述隔热垫10还设置有边框,隔热垫10位于边框内,该边框为硅橡胶边框50,硅橡胶边框50为环形框体,该硅橡胶边框50具有一上下贯通的容纳腔501,隔热垫10定位于容纳腔501中;以及,所述隔热垫10为方形,隔热垫10为气凝胶毡,前述安装槽11位于隔热垫30中心。所述温感元件20具有电性连接部伸出隔热垫10及保护膜外,该温感元件20通过电性连接部直接与外部电器连接,该温感元件20为NTC热敏电阻。所述保护膜分为第一保护膜30和第二保护膜40,该第一保护膜30设置于隔热垫10下表面上,该第一保护膜30为方形,第一保护膜30为PET膜,第一保护膜30下表面凸设有与前述容纳腔501相适配的上定位凸部31,该上定位凸部31位于容纳腔501中并抵于隔热垫10的下表面;在实际生产中,该第一保护膜30通过压合的方式,使第一保护膜30下凹上凸而在第一保护膜30的下表面上形成上定位凸部31;该第二保护膜40设置于隔热垫10上表面上,第二保护膜40为方形,第二保护膜40为PET膜,第二保护膜40上表面凸设有与前述容纳腔501相适配的下定位凸部41,该下定位凸部41位于容纳腔501中并抵于隔热垫10的上表面;在实际生产中,该第二保护膜40通过压合的方式,使第二保护膜40上凹下凸而在隔热垫10的上表面上形成下定位凸部41,通过上定位凸部31和下定位凸部41对隔热垫10和温感元件20进行定位。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准备物料,硅橡胶边框模压而成,PET膜与气凝胶毡均通过模切加工而成;其中,硅橡胶边框表面刷上处理剂;然后,按照PET膜、硅橡胶边框、气凝胶毡、温感元件、PET膜的方式依次放入模具中;最后,热压合在一起,完成封装。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在隔热垫上设置有温感元件,由于每个电芯都会用到隔热片,这样,温感元件直接与电芯接触,能快速实时监控每个电芯的温度变化,较传统的温度采集技术,本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同时,单个隔热片设置温感元件的成本比集成线路板低,报废成本低,整个成本降低。其次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制作,将多部分压合在一起,即可完成封装,如此,适于大批量生产应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监测温度变化的隔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隔热垫、温感元件及保护膜;所述温感元件设置于隔热垫的一侧表面,所述保护膜分别覆设于隔热垫的两侧表面并覆盖住温感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监测温度变化的隔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隔热垫、温感元件及保护膜;所述温感元件设置于隔热垫的一侧表面,所述保护膜分别覆设于隔热垫的两侧表面并覆盖住温感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温度变化的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元件具有电性连接部伸出隔热垫及保护膜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温度变化的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安装槽,该温感元件位于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测温度变化的隔热片,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边框,所述隔热垫位于边框内,所述保护膜压合于边框的两侧表面,且,所述保护膜压合于隔热垫的两侧表面,以对隔热垫、温感元件定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智特袁玲赵杰秦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