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式便携电开关
本技术涉及电开关
,尤其是一种三通式便携电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电开关均为常规端口接线,每一路回路控制均需要单独安装一个电开关,就需要在墙体或其他工件上破孔,影响美观的同时连接方式较为单一,提高了成本,且接线较为繁琐,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通式便携电开关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三通式便携电开关,包括开关壳体、第一线筒、锁紧端子、第一开闭槽、第一导电件、夹持件、第一触点、第一长铜片、第二线筒、短铜芯、快接金属卡、第一线槽、第二触点、第二开闭槽、第二导电件、第二线槽、第三线筒、第三导电件、第三开闭槽、待接触点、第二长铜片、导通环、第一开合键、第二开合键、第三开合键、开关外壳;其中:所述开关壳体与开关外壳卡扣连接,所述开关壳体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线筒和第三线筒,所述第一线筒邻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线筒,所述第一线筒、第二线筒和第三线筒均设置有锁紧端子,所述第一线筒、第二线筒和第三线筒一侧均设置有供快接金属卡卡入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式便携电开关,包括开关壳体(1)、第一线筒(2)、锁紧端子(3)、第一开闭槽(4)、第一导电件(5)、夹持件(6)、第一触点(7)、第一长铜片(8)、第二线筒(9)、短铜芯(10)、快接金属卡(11)、第一线槽(12)、第二触点(13)、第二开闭槽(14)、第二导电件(15)、第二线槽(16)、第三线筒(17)、第三导电件(18)、第三开闭槽(19)、待接触点(20)、第二长铜片(21)、导通环(22)、第一开合键(25)、第二开合键(26)、第三开合键(27)、开关外壳(28);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壳体(1)与开关外壳(28)卡扣连接,所述开关壳体(1)两侧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式便携电开关,包括开关壳体(1)、第一线筒(2)、锁紧端子(3)、第一开闭槽(4)、第一导电件(5)、夹持件(6)、第一触点(7)、第一长铜片(8)、第二线筒(9)、短铜芯(10)、快接金属卡(11)、第一线槽(12)、第二触点(13)、第二开闭槽(14)、第二导电件(15)、第二线槽(16)、第三线筒(17)、第三导电件(18)、第三开闭槽(19)、待接触点(20)、第二长铜片(21)、导通环(22)、第一开合键(25)、第二开合键(26)、第三开合键(27)、开关外壳(28);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壳体(1)与开关外壳(28)卡扣连接,所述开关壳体(1)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线筒(2)和第三线筒(17),所述第一线筒(2)邻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线筒(9),所述第一线筒(2)、第二线筒(9)和第三线筒(17)均设置有锁紧端子(3),所述第一线筒(2)、第二线筒(9)和第三线筒(17)一侧均设置有供快接金属卡(11)卡入的片槽,用于快接金属卡(11)切入线缆与线缆导体电连接,所述开关壳体(1)中部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开闭槽(4)、第二开闭槽(14)和第三开闭槽(19),所述第一开闭槽(4)、第二开闭槽(14)和第三开闭槽(19)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线筒(2)和第三线筒(17)连接有第二线槽(16),所述第一开闭槽(4)和第二开闭槽(14)连接有第一线槽(12),所述第一线槽(12)内设置有第一长铜片(8),所述第二线槽(16)内设置有第二长铜片(21),所述第二长铜片(21)有两条,其中一条第二长铜片(21)穿过第一开闭槽(4)与第一线筒(2)内的导通环(22)和待接触点(20)一端电连接,第二长铜片(21)开设有供第一导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