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同轴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78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同轴电缆,包括护套、内导体以及外导体,所述护套的内侧设有发泡层,且所述发泡层与护套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发泡层的内部设有多个气泡核,所述内导体的外侧固定设有辅助导电层,所述辅助导电层的外侧固定设有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充气设备充入氮气后可在发泡层内部直接形成大量均匀的气泡核,获得泡孔封闭的发泡层能提高发泡率(可达60%‑75%),外导体不仅具有导电功能,还具有屏蔽功能,屏蔽层配合外导体进一步提高电缆的整体抗干扰性能,韧性层有效地提高电缆的整体抗拉伸性能,该电缆加工性稳定,绝缘介质表面均匀,直径变化率小并可减去人工拌料的环节的新材料及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同轴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同轴电缆。
技术介绍
同轴电缆是有线电视系统中用来传输射频信号的主要媒质,它是由芯线和屏蔽网筒构成的两根导体,因为这两根导体的轴心是重合的,故称同轴电缆或同轴线,目前,在不能完全实现光纤到户的情况下,同轴电缆的使用量相当大;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传统的同轴电缆绝缘介质生产工艺一般是由高、低密度的聚乙烯加成合剂通过人工混合或混料机按一定的配比搅拌后再使用,由于电缆的绝缘介质表面不圆整、影响产品特性阻抗入衰减特性,且发泡度低,电缆的整体性能不稳定。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同轴电缆,通过充气设备充入氮气后可在发泡层内部直接形成大量均匀的气泡核,获得泡孔封闭的发泡层能提高发泡率(可达60%-75%),外导体不仅具有导电功能,还具有屏蔽功能,屏蔽层配合外导体进一步提高电缆的整体抗干扰性能,韧性层有效地提高电缆的整体抗拉伸性能,该电缆加工性稳定,绝缘介质表面均匀,直径变化率小并可减去人工拌料的环节的新材料及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同轴电缆,包括护套、内导体以及外导体,所述护套的内侧设有发泡层,且所述发泡层与护套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发泡层的内部设有多个气泡核,所述内导体的外侧固定设有辅助导电层,所述辅助导电层的外侧固定设有绝缘层,所述外导体的外侧固定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侧设有韧性层,且所述韧性层与屏蔽层贴合。优选的,所述内导体以及外导体均嵌入设置在护套中,且所述内导体嵌入设置在外导体中。优选的,所述内导体以及外导体均为铝材料制成,且所述内导体以及外导体的轴心相同,所述护套为聚乙烯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发泡层为氟塑料制成,且多个所述气泡核呈不均匀分布在发泡层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辅助导电层为铜材料制成,且所述辅助导电层包围设置在内导体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且所述绝缘层与辅助导电层贴合。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为红铜线材料编织制成,且所述屏蔽层包围设置在外导体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韧性层为聚酯橡胶材料制成,且所述韧性层的外表面与发泡层的内壁贴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充气设备充入氮气后可在发泡层内部直接形成大量均匀的气泡核,获得泡孔封闭的发泡层能提高发泡率(可达60%-75%),外导体不仅具有导电功能,还具有屏蔽功能,屏蔽层配合外导体进一步提高电缆的整体抗干扰性能,韧性层有效地提高电缆的整体抗拉伸性能,与现有加工步骤繁杂,且整体稳定性差的电缆相比,该电缆加工性稳定,绝缘介质表面均匀,直径变化率小并可减去人工拌料的环节的新材料及生产工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除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B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横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外导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护套;2、内导体;3、外导体;4、发泡层;5、气泡核;6、辅助导电层;7、绝缘层;8、屏蔽层;9、韧性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新型同轴电缆,包括护套1、内导体2以及外导体3,所述护套1的内侧设有发泡层4,且所述发泡层4与护套1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发泡层4的内部设有多个气泡核5,所述内导体2的外侧固定设有辅助导电层6,所述辅助导电层6的外侧固定设有绝缘层7,所述外导体3的外侧固定设有屏蔽层8,所述屏蔽层8的外侧设有韧性层9,且所述韧性层9与屏蔽层8贴合,通过设置的发泡层4无须添加成核剂,通过充气设备充入氮气后可在内部直接形成大量均匀的气泡核5,获得泡孔封闭的发泡层4不仅能提高发泡率(可达60%-75%),而且还能获得更加稳定的加工性,产品绝缘介质表面均匀,直径变化率小并可减去人工拌料的环节的新材料及生产工艺;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导体2以及外导体3均嵌入设置在护套1中,且所述内导体2嵌入设置在外导体3中,更为牢固;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导体2以及外导体3均为铝材料制成,且所述内导体2以及外导体3的轴心相同,所述护套1为聚乙烯材料制成,有效地保证了内导体2以及外导体3的同轴度;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泡层4为氟塑料制成,且多个所述气泡核5呈不均匀分布在发泡层4的内部,绝缘性能好,且质量小;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导电层6为铜材料制成,且所述辅助导电层6包围设置在内导体2的外表面,通过设置的辅助导电层6有效地增强内导体2的导电性,既能保证电缆的传输性能,又可以满足供电及机械性能的要求,减轻了电缆的重量,也降低了电缆的造价;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层7为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且所述绝缘层7与辅助导电层6贴合,通过设置的绝缘层7为内导体2以及外导体3之间做绝缘处理;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屏蔽层8为红铜线材料编织制成,且所述屏蔽层8包围设置在外导体3的外表面,通过设置的屏蔽层8配合外导体3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性;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韧性层9为聚酯橡胶材料制成,且所述韧性层9的外表面与发泡层4的内壁贴合,通过设置的韧性层9有效地提高电缆的整体抗拉伸性能。实施方式具体为:发泡层4生产时,无须添加成核剂,通过充气设备充入氮气后可在发泡层4内部直接形成大量均匀的气泡核5,获得泡孔封闭的发泡层4能提高发泡率(可达60%-75%),电缆使用过程中,护套1为电缆整体做防护处理,外导体3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同轴电缆,包括护套(1)、内导体(2)以及外导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的内侧设有发泡层(4),且所述发泡层(4)与护套(1)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发泡层(4)的内部设有多个气泡核(5),所述内导体(2)的外侧固定设有辅助导电层(6),所述辅助导电层(6)的外侧固定设有绝缘层(7),所述外导体(3)的外侧固定设有屏蔽层(8),所述屏蔽层(8)的外侧设有韧性层(9),且所述韧性层(9)与屏蔽层(8)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同轴电缆,包括护套(1)、内导体(2)以及外导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的内侧设有发泡层(4),且所述发泡层(4)与护套(1)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发泡层(4)的内部设有多个气泡核(5),所述内导体(2)的外侧固定设有辅助导电层(6),所述辅助导电层(6)的外侧固定设有绝缘层(7),所述外导体(3)的外侧固定设有屏蔽层(8),所述屏蔽层(8)的外侧设有韧性层(9),且所述韧性层(9)与屏蔽层(8)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2)以及外导体(3)均嵌入设置在护套(1)中,且所述内导体(2)嵌入设置在外导体(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2)以及外导体(3)均为铝材料制成,且所述内导体(2)以及外导体(3)的轴心相同,所述护套(1)为聚乙烯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中黄兴昌刘佛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上杭太阳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