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6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监控设备,包括外壳和可插拔式安装在外壳内部的智能表头,外壳上设置有窗口,智能表头适于从窗口安装至外壳内,智能表头的顶面平齐于或低于外壳的外壁面,避免了智能表头凸出至外壳外部,有助于防碰伤智能表头和缩小监控设备所占的空间,既便于智能表头通过窗口后插设至外壳内或移出至外壳外,也便于用户从外壳外观察智能表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控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监控设备。
技术介绍
监控设备应用在诸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安防系统和机房监控系统等诸多领域,节省了人力,例如,一种监控设备包括智能仪表和装配器,智能仪表安装在装配体外部,虽然便于用户从装配体外观察智能仪表,但是致使监控设备所占空间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智能仪表安装在装配体外部以致占用空间偏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包括外壳和可插拔式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的智能表头,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窗口,所述智能表头适于从所述窗口安装至所述外壳内,所述智能表头的顶面平齐于或低于所述外壳的外壁面。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智能表头凸出至外壳外部,有助于防碰伤智能表头和缩小监控设备所占的空间,既便于智能表头通过窗口后插设至外壳内或移出至外壳外,也便于用户从外壳外观察智能表头。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支承座,所述智能表头与所述支承座可拆卸式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兼顾了智能表头在外壳内部的可拆装性和稳定性。可选地,所述支承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阶梯部和与两个所述阶梯部连接的凹槽部,两个所述阶梯部分别与所述凹槽部的槽口呈预设高度设置并与所述外壳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凹槽部的槽口位于所述窗口下方且小于所述窗口;所述智能表头的顶部位于两个所述阶梯部之间并与至少一个所述阶梯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智能表头的底部卡接于所述凹槽部的槽口内。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两个阶梯部与凹槽部的槽口之间设有高度,也就是说两个阶梯部位于凹槽部的槽口上方,从而,有效对凹槽部的槽口进行空间避让,有助于简易化支承座;由于两个阶梯部可拆卸的固定于外壳,也就是说支承座可拆卸的固定在外壳内部,兼顾了支承座在外壳内部的可拆装性和稳定性;由于凹槽部的槽口位于窗口下方且比窗口小,也就是说在智能表头未插入窗口时,凹槽部的槽口正对着窗口,既便于智能表头的底部通过窗口后插设至凹槽部的槽口中,也有助于减少支承座的内部空间。可选地,所述智能表头的顶部为平板结构,所述平板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窗口之间设置有水平间距,且所述平板结构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一个所述阶梯部上,所述平板结构的另一端设置有押舌,所述押舌适于卡接在另一个所述阶梯部和所述外壳之间。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纹连接件和外壳使智能表头可拆卸的安装于支承座,简易化智能表头在支承座上的安装方式,有助于提升外壳的利用率及智能表头在外壳内部的拆装效率,有助于加固智能表头。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多根导电杆和镶嵌在所述外壳上的多个电源插座,各个所述电源插座上分别设置有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地线引脚和零线引脚;至少一根所述导电杆卡接在多个所述电源插座的所述地线引脚中,至少一根所述导电杆卡接在多个所述电源插座的所述零线引脚中。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电线连接方式,借助导电杆,对多个电源插座进行电性连接,既简易化多个电源插座的电连接方式,有助于提高多个电源插座的电连接效率,也能够对多个电源插座进行加固,有助于提升多个电源插座之间的稳定性。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多根所述导电杆电性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升了外壳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有助于简化接线端子与多个电源插座之间的电路。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的计量装置,所述计量装置分别与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智能表头电性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升了外壳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及接线端子的利用率。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的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分别与所述计量装置和所述接线端子电性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升了外壳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了接线端子和计量装置的利用率,有助于提升电路的可靠性。可选地,各个所述电源插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火线引脚;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断路器和多个所述电源插座的所述火线引脚电性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升了外壳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有助于提升电路性能。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电源适配器和定位件,所述电源适配器依次插设在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外壳中,以及,所述电源适配器与所述接线端子电性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外壳上,定位件对电源适配器进行空间避让,以便电源适配器为接线端子提供电能,提升了外壳的结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设备的整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表头安装于支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两根导电杆安装于两个电源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一个电源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的监控设备在被拆除后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中的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的D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外壳,21-智能表头,22-支承座,23-导电杆,24-接线端子,25-计量装置,26-断路器,27-控制装置,31-电源插座,32-电源适配器,33-定位件,111-窗口,211-押舌,221-阶梯部,222-凹槽部,241-接地保护导体,242-中性线导体,243-相线导体,311-地线引脚,312-零线引脚,313-火线引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设备,包括外壳11和可插拔式安装在外壳11内部的智能表头21,外壳11上设置有窗口111,智能表头21适于从窗口111安装至外壳11内,智能表头21的顶面平齐于或低于外壳11的外壁面,其中,智能表头21的顶面为位于智能表头21的顶部上且朝向外壳11外的一面。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设备上,避免了智能表头21凸出至外壳11外部,有助于防碰伤智能表头21和缩小监控设备所占的空间,既便于智能表头21通过窗口111后插设至外壳11内或移出至外壳11外,也便于用户从外壳11外观察智能表头21。示例性地,外壳11可以为通过螺纹连接件或者卡扣件等对两个L型结构连接而成的盒体,窗口111可以为位于一个前述L型结构上且呈长方形的通孔,智能表头21可以为PDU电能表头。示例性地,智能表头21的顶面可以设置在窗口111内,且智能表头21的顶面与外壳11的外壁面之间设置有高度差,以使智能表头21的顶面低于外壳11的外壁面。可选地,参见图1及图3,监控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包括外壳(11)和可插拔式安装在所述外壳(11)内部的智能表头(21),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窗口(111),所述智能表头(21)适于从所述窗口(111)安装至所述外壳(11)内,所述智能表头(21)的顶面平齐于或低于所述外壳(11)的外壁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包括外壳(11)和可插拔式安装在所述外壳(11)内部的智能表头(21),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窗口(111),所述智能表头(21)适于从所述窗口(111)安装至所述外壳(11)内,所述智能表头(21)的顶面平齐于或低于所述外壳(11)的外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部的支承座(22),所述智能表头(21)与所述支承座(22)可拆卸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阶梯部(221)和与两个所述阶梯部(221)连接的凹槽部(222),两个所述阶梯部(221)分别与所述凹槽部(222)的槽口呈预设高度设置并与所述外壳(1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凹槽部(222)的槽口位于所述窗口(111)下方且小于所述窗口(111);
所述智能表头(21)的顶部位于两个所述阶梯部(221)之间并与至少一个所述阶梯部(22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智能表头(21)的底部卡接于所述凹槽部(222)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表头(21)的顶部为平板结构,所述平板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窗口(111)之间设置有水平间距,且所述平板结构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一个所述阶梯部(221)上,所述平板结构的另一端设置有押舌(211),所述押舌(211)适于卡接在另一个所述阶梯部(221)和所述外壳(11)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11)内部的多根导电杆(23)和镶嵌在所述外壳(11)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兴波陈孔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胜威南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