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在室内实现岩土原位测试教学的装置,包括贯入平台、平板推车和模型桶,所述贯入平台的上方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围栏,所述贯入平台的中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推拉门的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台阶,所述平板推车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镀络棒,所述镀络棒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该可在室内实现岩土原位测试教学的装置,与现有的岩土原位测试的贯入装置相配套使用,学生在实验室内即可分组操作岩土原位测试设备并进行数据分析,解决了岩土原位测试试验教学的一系列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在室内实现岩土原位测试教学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在室内实现岩土原位测试教学的装置。
技术介绍
原位测试方法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有: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扁铲侧胀试验、旁压试验等。现有的岩土原位测试设备是用在野外的工地上,需要足够大的室外试验场地,不便于满足上课需求,原位测试的贯入设备非常重,测试仪器搬运很不方便,原位测试对场地条件、土质要求较高,室外场地的随机性大,不利于结果分析,且室外试验的开展容易受天气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在室内实现岩土原位测试教学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可在室内实现岩土原位测试教学的装置,包括贯入平台、平板推车和模型桶,所述贯入平台的上方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围栏,且贯入平台的上方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推拉门,所述贯入平台的中部开设有方形孔,且贯入平台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推拉门的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台阶,且推拉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小轮子,所述平板推车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镀络棒,且平板推车位于贯入平台的下方,所述镀络棒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优选的,所述围栏呈对称状安装于贯入平台的上方,且推拉门的中轴线与贯入平台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优选的,所述支架呈垂直状安装于贯入平台的下方,且台阶呈对称状安装于贯入平台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推拉门通过小轮子与贯入平台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小轮子的中轴线与推拉门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优选的,所述镀络棒呈对称状安装于平板推车的左右两侧,且平板推车通过镀络棒与轴承构成可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镀络棒呈对称状安装于平板推车的左右两侧,且轴承呈对称状安装于镀络棒前后两端。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推拉门、小轮子、台阶与贯入平台活动连接的设置,使得设备在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台阶与推拉门进入贯入平台,将岩土原位测试设备与贯入系统进行搭配,学生在实验室内即可分组操作岩土原位测试设备并进行数据分析;2、本技术通过方形孔、与贯入平台固定连接的设置,使得设备在教学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在贯入平台上面切割了两个方形孔,作为钻杆和探头的贯入通道,通过在每个方形孔洞两侧打的多个孔,可用配套的螺栓将贯入装置与贯入平台固定;3、本技术通过推拉门、小轮子、围栏与贯入平台活动连接的设置,使得设备在教学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在贯入平台四周加设围栏,防止学生在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失足坠落,围栏的对侧有两个推拉门,并可用插销将推拉门锁上,这样保证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贯入平台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平板推车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模型桶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贯入系统(贯入平台+平板推车+模型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贯入系统与现有的贯入装置搭配使用的示意图。图中:1、贯入平台;2、围栏;3、推拉门;4、方形孔;5、支架;6、台阶;7、小轮子;8、平板推车;9、镀络棒;10、轴承;11、模型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4所示,一种可在室内实现岩土原位测试教学的装置,包括贯入平台1(图1)、平板推车8(图2)和模型桶11(图3),贯入平台1的上方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围栏2,且贯入平台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推拉门3,围栏2呈对称状安装于贯入平台1的上方,且推拉门3的中轴线与贯入平台1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贯入平台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架5;贯入平台1的中部开设有两个方形孔4作为钻杆和探头的贯入通道,通过在每个方形孔洞两侧打的多个孔,可以用配套的螺栓将贯入装置与贯入平台1固定;如图4所示,推拉门3的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台阶6,且推拉门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小轮子7,支架5呈垂直状安装于贯入平台1的下方,且台阶6呈对称状安装于贯入平台1的左右两侧;推拉门3通过小轮子7与贯入平台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小轮子7的中轴线与推拉门3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通过推拉门3、小轮子7、台阶6与贯入平台1活动连接的设置,使得设备在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台阶6与推拉门3进入贯入平台1。如图5所示,将岩土原位测试设备立在方形孔4上,通过螺栓与贯入系统进行连接,学生在实验室内即可分组操作岩土原位测试设备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推拉门3、小轮子7、围栏2与贯入平台1活动连接的设置,使得学生在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可自由进出贯入系统。通过在贯入平台1四周加设围栏2,防止学生在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失足坠落,围栏2的对侧有两个推拉门3,并可用插销将推拉门3锁上,这样保证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如图2所示,平板推车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镀络棒9,且平板推车8位于贯入平台1的下方,镀络棒9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0,镀络棒9呈对称状安装于平板推车8的左右两侧,且平板推车8通过镀络棒9与轴承10构成可拆卸结构;镀络棒9呈对称状安装于平板推车8的左右两侧,且轴承10呈对称状安装于镀络棒9前后两端。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岩土原位测试教学装置时,首先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连接是否牢固,待一切检查完毕确保无误后,将手摇式静力触探仪等贯入装置立在贯入平台的两个220mm×220mm的方形孔洞上,每个方形孔洞两侧共打了6个φ13的孔,可用螺栓将静力触探仪的底座与贯入平台1固定。方形孔洞可以作为钻杆和探头的贯入通道。然后在模型桶中填入若干层不同种类的土,将模型桶放入平板推车8上,推进贯入平台1的孔洞下方,学生可以站在贯入平台1上将原位测试设备的探头或板头通过方形孔洞向模型桶中贯入,用下方模型桶的土来模拟原状土,以此来实现整个试验过程。只需事先将贯入装置与贯入平台连接好,这个试验过程便不需要向野外现场搬运任何仪器设备,学生在实验室内即可实现岩土原位测试试验。这就是该岩土原位测试教学装置的工作原理。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在室内实现岩土原位测试教学的装置,包括贯入平台(1)、平板推车(8)和模型桶(11),其特征在于:所述贯入平台(1)的上方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围栏(2),且贯入平台(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推拉门(3),所述贯入平台(1)的中部开设有方形孔(4),且贯入平台(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推拉门(3)的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台阶(6),且推拉门(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小轮子(7),所述平板推车(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镀络棒(9),且平板推车(8)和模型桶(11)位于贯入平台(1)的下方,所述镀络棒(9)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室内实现岩土原位测试教学的装置,包括贯入平台(1)、平板推车(8)和模型桶(11),其特征在于:所述贯入平台(1)的上方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围栏(2),且贯入平台(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推拉门(3),所述贯入平台(1)的中部开设有方形孔(4),且贯入平台(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推拉门(3)的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台阶(6),且推拉门(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小轮子(7),所述平板推车(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镀络棒(9),且平板推车(8)和模型桶(11)位于贯入平台(1)的下方,所述镀络棒(9)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室内实现岩土原位测试教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2)呈对称状安装于贯入平台(1)的上方,且推拉门(3)的中轴线与贯入平台(1)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李锦辉,王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