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3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量测传输终端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包括采集终端机体以及嵌入在土体内监测土壤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终端机体内设置有电路板、通讯元件以及协议转换元件,采集终端机体上设置有多个与外部的现场总线对接的接口,通讯元件、接口及协议转换元件分别与电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土壤的温湿度,且将土壤中的温湿度传输给采集终端机体的电路板,进而通过计算可以获得旱作物灌区的用水量,便于对用水量进行管理,通过多个接口,可以与多个现场总线进行对接,通过协议转换元件,可以将不同的现场总线进行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
本技术专利涉及量测传输终端的
,具体而言,涉及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
技术介绍
旱作物灌区存在地形复杂、面积较小、田块分散以及供水形式多样等问题,因此,旱作物灌区的用水量量测较为困难,难以满足以水定产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用于量测旱作物灌区的用水量的仪表各种各样,如明渠流量计、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管道式水表等,很多仪表都缺乏数据自动传输和自动记载的功能,并且缺乏统一的数据传输标准,这样,则给旱作物灌区的用水量管理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旱作物灌区的用水量难以管理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包括采集终端机体以及嵌入在土体内监测土壤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采集终端机体内设置有电路板、通讯元件以及协议转换元件,所述采集终端机体上设置有多个与外部的现场总线对接的接口,所述通讯元件、接口及协议转换元件分别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采集终端机体通过通讯元件与温湿度传感器通讯传输数据。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终端机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水量量测数据。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终端机体通过通讯元件与控制中心通讯传输数据。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接口设置在所述采集终端机体的背面。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终端机体的背面的上部朝外突出,所述接口设置在所述采集终端机体的背面的下部。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终端机体的背面的下部朝内凹陷,形成凹陷区域,所述接口设置在所述凹陷区域中。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终端机体的凹陷区域中设置有板体,所述接口凸设在所述板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板体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接口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穿至所述采集终端机体内,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终端机体的正面的两侧朝外延伸布置,形成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设置有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土壤的温湿度,且将土壤中的温湿度传输给采集终端机体的电路板,进而通过计算可以获得旱作物灌区的用水量,便于对用水量进行管理,通过多个接口,可以与多个现场总线进行对接,通过协议转换元件,可以将不同的现场总线进行统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采集终端机体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采集终端机体的后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可以手持移动,也可以固定布置在现场,具体运用可视实际需要而定。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包括采集终端机体100以及嵌入在土体内监测土壤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当然,在监测范围的面积,可以设置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另外,在田块还设置机械水表、电磁流量计等其它多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都可以通过接口107与采集终端机体100电性连接,采集终端机体100采集这些传感器的数据。例如温湿度传感器、机械水表和电磁流量计等,这些传感器皆为目前常规的传感器,此处不再赘述采集终端机体100内设置有电路板、通讯元件以及协议转换元件,采集终端机体100上设置有多个与外部的现场总线对接的接口107,接口107兼容多种传感器的电气连接,通讯元件、接口107及协议转换元件分别与电路板电性连接,采集终端机体100通过通讯元件与温湿度传感器通讯传输数据。上述提供的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土壤的温湿度,且将土壤中的温湿度传输给采集终端机体100的电路板,进而通过计算可以获得旱作物灌区的用水量,便于对用水量进行管理,通过多个接口107,可以与多个现场总线进行对接,通过协议转换元件,可以将不同的现场总线进行统一。各类型的传感器,例如温湿度传感器、机械水表、电磁流量计等,测量田块的流量或者土壤温湿度,并将直接或者间接的测量数据传输给采集终端机体100的电路板,电路板进一步计算后可以获得旱作物灌区的用水量,便于对用水量进行管理。通过多个接口107,可以与各类型现场的传感器进行电气对接;通过对应的协议转换元件,可实现数据的透明对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能适应各种传感装置并且能安装在野外的智能量测传输终端。本实施例中,采集终端机体100上设置有摄像头109,摄像头109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这样,通过摄像头109则可以采集各种仪表上的图像,例如对机械水表的数字或者表盘进行自动识别,并通过电路板后,输出数字信号,解决了机械水表不能输出数字信号的问题。采集终端机体100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102,显示屏102用于显示用水量量测数据,便于用户观测数据等。上述的摄像头109设置在采集终端机体100的背面,这样,当摄像头109在拍照时,可以同步在显示屏102上显示图像,便于用户操作,避免出现拍摄不准或不到位的问题。采集终端机体100的背面设置有凹槽108,该凹槽108呈扩口状,摄像头109设置在凹槽108的底部,这样,扩口状的凹槽108,可以对摄像头109的摄像范围进行限制,避免拍摄过多无用的图像,增加计算量。凹槽108的底部凸起有平整状的安装座,便于摄像头109的安装,且安装座与凹槽108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采集终端机体100的下部设置有把手101,这样,用户可以手持把手101进行拍摄等操作。采集终端机体100通过通讯元件与控制中心通讯传输数据,这样,控制中心可以将接收的收据进行储存、分析等等所用。多个接口107设置在采集终端机体100的背面。采集终端机体100的背面的上部朝外突出,这样,可以使得采集终端机体100的内部空间增大,便于在采集终端机体100的内部设置各种元器件等。接口107设置在采集终端机体100的背面的下部。采集终端机体100的背面的下部朝内凹陷,形成凹陷区域105,接口107设置在凹陷区域105中。采集终端机体100的凹陷区域105中设置有板体106,接口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终端机体以及嵌入在土体内监测土壤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采集终端机体内设置有电路板、通讯元件以及协议转换元件,所述采集终端机体上设置有多个与外部的现场总线对接的接口,所述通讯元件、接口及协议转换元件分别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采集终端机体通过通讯元件与温湿度传感器通讯传输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终端机体以及嵌入在土体内监测土壤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采集终端机体内设置有电路板、通讯元件以及协议转换元件,所述采集终端机体上设置有多个与外部的现场总线对接的接口,所述通讯元件、接口及协议转换元件分别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采集终端机体通过通讯元件与温湿度传感器通讯传输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终端机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水量量测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终端机体通过通讯元件与控制中心通讯传输数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接口设置在所述采集终端机体的背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旱作物灌区用水量智能量测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杰蔡长举吴海宽李长江刘浏杨贞贞安美运伯彦萍赵松波黄澄史涵丹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