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解决了RFID读写器需要单独进行手持操作,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读写器、射频天线和手套;所述读写器与所述射频天线连接、并通过所述射频天线读取RFID标签中的信息,所述读写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手套背侧,所述射频天线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手指内侧、背侧、手指之间,或手掌的内侧、背侧、侧面,或手指与手掌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读写器与手套固定,在物品搬运、上架、拣货、移位过程中就能同步实现对RFID标签读取,读写器不再需要单独进行手持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射频天线的布置方式能够有效确保RFID标签读取可靠性,降低读取不成功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
本技术涉及射频识别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
技术介绍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广泛用于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等领域。现有的RFID读写器需要单独手持操作才能读写信息,在物流领域要对大量的货物进行搬运(入库、上架、捡货、下架、出库、装车等)的情况下,手持的RFID读写设备读写货物标签信息就不是很方便,需要进行单独的扫描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RFID读写器需要单独进行手持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RFID读写器需要单独进行手持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包括读写器、射频天线和手套;所述读写器与所述射频天线连接、并通过所述射频天线读取RFID标签中的信息,所述读写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手套背侧,所述射频天线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手指内侧、背侧、手指之间,或手掌的内侧、背侧、侧面,或手指与手掌之间。可选地,所述射频天线的外侧设置有柔性塑料壳体。可选地,所述射频天线在所述柔性塑料壳体内折叠布线。可选地,所述手套背侧设置有天线固定部和读写器固定部,所述天线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手套背侧的手指端,所述读写器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手套背侧的手背端,所述射频天线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天线固定部,所述读写器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读写器固定部。可选地,所述读写器包括壳体、PCBA板、电池和存储模块,所述电池与所述PCBA板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PCBA板连接,所述射频天线与所述PCBA板连接。可选地,所述读写器还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PCBA板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将所述读写器读取的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为GPRS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ZigBee、NB-IOT、LORA、CAT1、蓝牙或WiFi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读写器还设置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PCBA板连接,所述报警模块能够通过声音、灯光或震动中的一种或多种报警。可选地,所述读写器还设置有屏幕,所述屏幕与所述PCBA板连接,所述屏幕能够对所述读写器读取的RFID标签中信息进行显示。可选地,所述读写器的工作频段为低频、高频、超高频或微波。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将读写器与手套固定,在物品搬运、上架、拣货、移位过程中就能同步实现对RFID标签读取,读写器不再需要单独进行手持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射频天线的布置方式能够有效确保RFID标签读取可靠性,降低了读取不成功的概率,能够进一步提高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视角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视角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未设置屏幕的壳体示意图;图5是设置有屏幕的壳体示意图。图中1、射频天线;2、塑料壳体;3、手套;4、天线固定部;5、壳体;51、凸缘;6、PCBA板;7、电池;8、屏幕;9、读写器固定部;10、手指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如图1-3所示,读写器与射频天线1连接、并通过所述射频天线读取RFID标签中的信息。读写器固定设置在手套3背侧,从而在物品搬运、上架、拣货、移位过程中读写器、射频天线1固定在手套3后就可以直接读取相应的物料信息。射频天线1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手指内侧、背侧、手指之间,射频天线1宽度较小,能够与手指匹配,不会导致手指在搬运中活动不便,射频天线1可与手指胶接、粘接、绑定等固定,图2中射频天线1即与手指固定,此时是固定在手指背侧;或手掌的内侧(手心)、背侧(手背)、侧面,手掌面积较大,布置较为方便,手背方向由于已经固定有读写器,可在读写器下方与手套之间固定,即图2中射频天线1可以向手腕方向设置,或旋转一定角度后在手腕方向设置;当射频天线1较长时,还可以在手指与手掌之间布置,即射频天线1横跨手指与手掌。可根据手运动的灵活性、射频天线1的长度、RFID标签读取可靠性等,综合考虑后选择射频天线1与手指、手掌之间的配合固定方式,实现更可靠的RFID标签读取。本技术将读写器与手套3固定,在搬运、上架、拣货、移位过程中就能同步实现对RFID标签读取,读写器识别信息不再需要腾出手来单独操作,提高了工作人员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射频天线1的布置方式能够有效确保RFID标签读取可靠性,降低了读取不成功及标签串读的概率,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射频天线1的外侧设置有柔性塑料壳体2,塑料壳体2能够对射频天线1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射频天线1折断,还能起到防水作用,柔性塑料壳体2便于实现对射频天线1实现小幅度弯折以更好与手套3的形状匹配固定。射频天线1在柔性塑料壳体2内折叠布线,折叠形状可为锯齿形、波形、方波形等,能够实现对RFID信号更好接收和传输。如RFID采用900Mhz频段时,波长为0.33米,天线长度的经验值为波长的四分之一即0.083米,这个天线长度如果不折叠布线将可能影响手套的正常搬运动作,折叠布线后能够使天线长度达到该经验值,因此折叠布线提高了产品的适用性。射频天线1或者塑料壳体2也可以直接固定在读写器的壳体5上,射频天线1、塑料壳体2、读写器的壳体5可以形成一个可拆卸的识读系统整体。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手套3背侧设置有天线固定部4和读写器固定部9,天线固定部4设置在手套3背侧的手指端,如食指和中指之间或食指背侧,这一段距离较长,方便天线布置,也不影响搬运操作。读写器固定部9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写器、射频天线和手套;所述读写器与所述射频天线连接、并通过所述射频天线读取RFID标签中的信息,所述读写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手套背侧,所述射频天线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手指内侧、背侧、手指之间,或手掌的内侧、背侧、侧面,或手指与手掌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写器、射频天线和手套;所述读写器与所述射频天线连接、并通过所述射频天线读取RFID标签中的信息,所述读写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手套背侧,所述射频天线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手指内侧、背侧、手指之间,或手掌的内侧、背侧、侧面,或手指与手掌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天线的外侧设置有柔性塑料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天线在所述柔性塑料壳体内折叠布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背侧设置有天线固定部和读写器固定部,所述天线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手套背侧的手指端,所述读写器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手套背侧的手背端,所述射频天线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天线固定部,所述读写器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读写器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可穿戴RFID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包括壳体、PCBA板、电池和存储模块,所述电池与所述PCBA板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PCBA板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邹青,周伟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芯联创展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