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799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包括负载箱体,负载箱体由上部分的电气控制部分和下部分的液冷部分组成,电气控制部分的侧壁上布置有显示屏,负载箱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外部电源线相连接的主回路接线端子,液冷部分包括模拟管路组件一和模拟管路组件二,电阻管模块上设有电阻丝,主出水管路和主进水管路上分别安装有排气阀、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和阀门,通过采用水冷方式对服务器产生的热量进行模拟散热,整体换热效率高达95%以上,负载箱体体积小,占用空间小,而且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管道压力、进出水温度、进出水流量等监测数据通过显示屏便于实时观察,布置有不同开关档位,满足不同功率负载量的测试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
本技术涉及负载箱
,具体为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整体式液冷服务器在投产前需要用负载箱进行带载测试,以获知液体冷却系统的带载能力。带载测试中,负载箱将固定在箱体内部的大功率电阻片接至接到服务器的输出端上,以此来消耗服务器输出的电流。由于服务器的输出电流较大,大功率电阻片在测试过程中会散发巨大热量,因此需要用在负载箱内或箱体上设置大型冷风机对大功率电阻片进行吹风散热,这就直接导致了现有的负载箱体积庞大,散热效率低。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包括负载箱体,所述负载箱体由上部分的电气控制部分和下部分的液冷部分组成,所述电气控制部分的侧壁上布置有显示屏,所述负载箱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外部电源线相连接的主回路接线端子,所述液冷部分包括模拟管路组件一和模拟管路组件二,所述模拟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箱体(1),所述负载箱体(1)由上部分的电气控制部分(2)和下部分的液冷部分(3)组成,所述电气控制部分(2)的侧壁上布置有显示屏(4),所述负载箱体(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外部电源线相连接的主回路接线端子(5),所述液冷部分(3)包括模拟管路组件一(8)和模拟管路组件二(9),所述模拟管路组件一(8)和模拟管路组件二(9)均由多个电阻管模块(10)组成,所述电阻管模块(10)上设有电阻丝(19),所述主回路接线端子(5)与所述电阻丝(19)电连接,所述电阻管模块(10)的顶部通过连通管(18)与主进水管路(17)相连接,所述电阻管模块(10)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箱体(1),所述负载箱体(1)由上部分的电气控制部分(2)和下部分的液冷部分(3)组成,所述电气控制部分(2)的侧壁上布置有显示屏(4),所述负载箱体(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外部电源线相连接的主回路接线端子(5),所述液冷部分(3)包括模拟管路组件一(8)和模拟管路组件二(9),所述模拟管路组件一(8)和模拟管路组件二(9)均由多个电阻管模块(10)组成,所述电阻管模块(10)上设有电阻丝(19),所述主回路接线端子(5)与所述电阻丝(19)电连接,所述电阻管模块(10)的顶部通过连通管(18)与主进水管路(17)相连接,所述电阻管模块(10)的底部通过连通管(18)与主出水管路(11)相连接,所述主出水管路(11)和主进水管路(17)上分别安装有排气阀(12)、温度传感器(13)、流量计(14)、压力传感器(15)和阀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箱体(1)的底部四角处安装有移动轮(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部分(3)包括安装于所述负载箱体(1)侧壁上的检修门(7),所述检修门(7)位于导轨(203)的端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水冷负载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管模块(1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管架(101),所述管架(101)的内部开有管槽(102),所述管槽(102)的内部安装有支路回形铜管(103),所述电阻丝(19)缠绕在所述支路回形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术文孙宇黎小龙周建超李江韩曜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仙络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