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集成电路及电源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及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一般的临界模式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路(PFC电路)中,若流过电感的电感电流几乎为零,则控制电感电流的晶体管被导通。若在晶体管被导通之后经过规定时间,则晶体管被截止。其结果是,电感电流的峰值波形与整流电压的波形变得相似,功率因数得到改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829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功率因数改善电路用的集成电路一般根据电感电流、整流电压、输出电压等多数的电流、电压来控制晶体管的导通截止。如上所述,若检测对象的电流、电压有多个,则会导致集成电路的端子数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即使在检测对象有多个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端子数的增加。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在具有施加了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而得的整流电压的主绕组、和产生与所述主绕组所产生的电压极性相反的电压的辅助绕组的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电路,/n在具有施加了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而得的整流电压的主绕组、和产生与所述主绕组所产生的电压极性相反的电压的辅助绕组的变压器中,驱动对流过所述主绕组的电感电流进行控制的晶体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包括:/n端子,该端子在所述晶体管截止时施加有与所述辅助绕组的电压相对应的电压;/n第一检测电路,该第一检测电路基于所述晶体管截止时的所述端子的电压,来检测所述电感电流的电流值小于第一电流值的情况;/n判定电路,该判定电路基于所述晶体管截止时的所述端子的电压,来判定所述交流电压是第一交流电压、还是振幅大于所述第一交流电压的第二交流电压;以及/n驱动电路,该驱动电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311 JP 2019-0435761.一种集成电路,
在具有施加了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而得的整流电压的主绕组、和产生与所述主绕组所产生的电压极性相反的电压的辅助绕组的变压器中,驱动对流过所述主绕组的电感电流进行控制的晶体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该端子在所述晶体管截止时施加有与所述辅助绕组的电压相对应的电压;
第一检测电路,该第一检测电路基于所述晶体管截止时的所述端子的电压,来检测所述电感电流的电流值小于第一电流值的情况;
判定电路,该判定电路基于所述晶体管截止时的所述端子的电压,来判定所述交流电压是第一交流电压、还是振幅大于所述第一交流电压的第二交流电压;以及
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所述判定电路的判定结果以及所述交流电压所生成的输出电压来驱动所述晶体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第二检测电路,
在所述晶体管导通时与流过所述晶体管的电流相对应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端子,在所述晶体管截止时与所述辅助绕组的电压相对应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端子,
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基于所述晶体管导通时的所述端子的电压,来检测所述电感电流的电流值是否大于第二电流值,
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所述判定电路的判定结果以及所述输出电压来驱动所述晶体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电路基于所述端子的电压高于标准电压的期间,判定为所述交流电压是所述第一交流电压,并基于所述端子的电压低于所述标准电压的期间,判定为所述交流电压是所述第二交流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电路包含:
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将所述晶体管截止时的所述端子的电压与所述标准电压进行比较;
第一计时电路,该第一计时电路检测所述端子的电压低于所述标准电压的期间是否持续了第一期间;以及
第二计时电路,若所述端子的电压高于所述标准电压的期间持续了第二期间,则所述第二计时电路输出表示所述交流电压为所述第一交流电压的第一信号来作为所述判定结果,若所述第一计时电路检测出所述端子的电压低于所述标准电压的期间持续了所述第一期间,则所述第二计时电路输出表示所述交流电压为所述第二交流电压的第二信号来作为所述判定结果。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