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汽车中车载计算装置及智能汽车
本申请涉及智能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汽车中车载计算装置及智能汽车。
技术介绍
自动驾驶(automateddriving)是实现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的关键技术,也是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智能驾驶等级的不断提升,车载计算装置的计算能力的需求不断提升,对车载计算装置的散热装置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如散热要求至少从20w上升到200w以上。而传统的车载计算装置通过自然风散热时,无法满足智能汽车中车载计算装置的散热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自动驾驶的驾驶等级提升,需要车载计算装置物理上做到1+1冗余设计,即需要设置两个车载计算装置,每个车载计算装置需要采用独立的散热装置对其进行散热。传统设计中,将两个车载计算装置分别设置在智能车体的前段和后端,每个车载计算装置配置一个散热装置,体积大且占用了较多车内空间。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体积小、散热好的智能驾驶汽车中车载计算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汽车中车载计算装置及智能汽车,旨在降低智能汽车中计算装置的体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汽车中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层叠设置的两个主板,每个主板包括多个器件,所述多个器件用于对智能汽车进行行驶状态控制;/n设置在所述两个主板之间并与每个主板导热连接的散热器;/n设置在每个主板背离所述散热器的一面且与所述散热器连接的封闭板。/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汽车中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叠设置的两个主板,每个主板包括多个器件,所述多个器件用于对智能汽车进行行驶状态控制;
设置在所述两个主板之间并与每个主板导热连接的散热器;
设置在每个主板背离所述散热器的一面且与所述散热器连接的封闭板。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风冷散热器。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散热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散热通道,以及送风模组;所述送风模组包括:
沿所述散热通道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风扇模组及第二风扇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风扇模组及所述第二风扇模组的送风方向相同。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汽车包括车载供电系统,所述车载供电系统通过所述两个主板中至少一个主板对所述第一风扇模组或所述第二风扇模组供电;所述第一风扇模组与所述两个主板中的一个主板电连接,所述第二风扇模组与所述两个主板中的另一个主板电连接;或
所述第一风扇模组分别与所述两个主板电连接,所述第二风扇模组分别与所述两个主板电连接。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模组及所述第二风扇模组分别与所述壳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所述第一风扇模组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二风扇模组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二插孔。
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且所述多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所述的散热通道。
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为直通道;且所述散热通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两个主板的层叠方向。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模组将所述散热器外部的空气送入到所述散热通道,所述第二风扇模组将所述散热通道内的空气抽出到所述散热器外。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液冷散热器。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汽车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液冷散热器;所述液冷散热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管道,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管道连通的进水管及出水管;其中,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建强,胡真明,毛永海,李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