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义专利>正文

摩托车变档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713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变档杆,主要特点是将原来的一字形连接件设计成“L”形,并在“L”形连接件的轴向设一可沿轴向移动的进档杆,连接件的横向前端设一退档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变换脚的位置即可完成摩托车的进退档,安全系数高,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变档杆。现有的摩托车变档杆,多采用一字形连接件的端部设一变档杆,驾驶员在行驶进档时,需把脚换在变档杆的下面,并向上挑动变档杆才能完成换档动作,退档时又要将脚放在换档杆的上面向下踩动完成退档动作。这种频繁的移动脚的位置,使摩托车的动力传输处于时断时开状态,不仅大大降低了摩托车的进退档速度,影响驾驶者骑车的舒适感,而且安全系数不高,阴雨天还会弄脏驾驶者的鞋子及对鞋面磨损的增多。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专利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无需换脚即可完成进退档动作的摩托车变档杆。本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将“一”字形的连接件设计成“L”形连接件,在“L”形连接件的轴向设有一可沿轴向移动的进档杆,在连接件的横向前端设有一退档杆。且进退档之间的距离为鞋厚之距。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中1、“L”形连接件 2、进档杆 3、退档杆 4、连接孔在图1中,“L”形的连接件1的轴向设有一可沿轴向移动的进档杆2,连接件1的横向前端设有退档杆3,后端设有与车体连接的连接孔4,驾驶者根据鞋的厚度,调节进档杆2与退档杆3之间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变档杆,含有连接件(1),连接孔(4)和退档杆(3),其特征在于:连接件(1)为“L”型结构,所述的“L”形连接件(1)的轴向设有一可沿轴向移动的进档杆(2),连接件(1)的横向前端设有一退档杆(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叶君
申请(专利权)人:杨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