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64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在短时间内能获得抑制黏泥(生物膜)产生的效果以及即使产生黏泥(生物膜)并附着于反渗透膜面也能去除黏泥(生物膜)的效果,该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是应用于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包括将被处理水通水于反渗透膜的通水工序,该通水工序包括第一通水工序,该第一通水工序将包含黏泥抑制剂X以及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通水于所述反渗透膜,所述包含黏泥抑制剂X以及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是在pH为10以下的被处理水中加入含有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DBNPA)的所述黏泥抑制剂X以及含有从由下述成分(A)~(D)(如说明书所记载)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的所述黏泥抑制剂Y而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
技术介绍
反渗透膜装置具有的反渗透膜(RO膜)用于饮用水的制造、纯水的制造及排水的再利用等。在反渗透膜装置的运转中,被处理水中含有的细菌等微生物成为黏泥(生物膜),附着于反渗透膜面并增殖,导致膜堵塞的问题。以往,作为去除附着于反渗透膜面并增殖的黏泥的方法,进行了停止反渗透膜装置的运转,用苛性钠等药品洗涤反渗透膜并去除黏泥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会妨碍反渗透膜装置的连续运转,导致运行成本的增大。近年来,进行了在不停止反渗透膜装置运转的情况下向供给至反渗透膜装置的水系统中注入黏泥抑制剂,去除附着于反渗透膜面的黏泥(生物膜)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将各种各样的化合物作为黏泥抑制剂进行研究,提出了很多使用它的黏泥抑制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包括黏泥抑制剂加入工序、膜处理工序、紫外线照射处理工序以及离子交换处理工序的纯水制造方法。另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膜处理工序为反渗透膜处理,使用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作为黏泥抑制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79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专利文献1的方法必须单独使用黏泥抑制剂,且经过紫外线照射处理工序和离子交换处理工序两个工序。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工序数多,需要相应的劳力和时间,因此,从在短时间内获得抑制黏泥产生的效果的观点出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抑制黏泥(生物膜)产生的效果以及即使产生黏泥(生物膜)并附着于反渗透膜面也能去除黏泥(生物膜)的效果。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课题进行了专心研究,结果发现:组合使用作为黏泥抑制剂X的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DBNPA)以及本专利技术中特定的黏泥抑制剂Y,将包含所述黏泥抑制剂X以及所述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通水于反渗透膜,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抑制黏泥(生物膜)产生的效果以及即使产生黏泥(生物膜)并附着于反渗透膜面也能去除黏泥(生物膜)的效果,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1]一种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中,其是应用于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包括将被处理水通水于反渗透膜的通水工序,该通水工序包括第一通水工序,该第一通水工序将包含黏泥抑制剂X以及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通水于所述反渗透膜,所述包含黏泥抑制剂X以及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是在pH为10以下的被处理水中加入含有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DBNPA)的所述黏泥抑制剂X以及含有从由下述成分(A)~(D)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的所述黏泥抑制剂Y而成的,成分(A):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l-MIT)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的混合物;成分(B):氯胺化合物;成分(C):稳定化溴化物;成分(D):戊二醛。[2]如所述[1]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中,所述成分(B)氯胺化合物是从由成分(B-1)以及成分(B-2)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所述成分(B-1)是由铵盐和氯构成的氯胺,所述成分(B-2)是从由氯氨基磺酸以及氯氨基磺酸盐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3]如所述[1]或[2]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中,所述通水工序还包括第二通水工序,该第二通水工序将不包含所述黏泥抑制剂X以及所述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通水于所述反渗透膜。[4]如所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中,在所述通水工序中,第一通水工序的通水次数为每周1~14次,且该通水的每一次的通水时间为1小时以下。[5]如所述[4]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水工序的通水次数为每天一次。[6]如所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通水工序中,在从由下述操作条件1~4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个条件下进行运转,操作条件1:不分离为透过水和浓缩水而仅以浓缩水的形式取出的操作条件;操作条件2:分离为透过水和浓缩水并分别取出并且将该透过水废弃的操作条件;操作条件3:分离为透过水和浓缩水并分别取出并且将该透过水返回至反渗透膜装置的原水的操作条件;操作条件4:分离为透过水和浓缩水并分别取出并且将该透过水和该浓缩水返回至反渗透膜装置的原水的操作条件。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抑制黏泥(生物膜)产生的效果以及即使产生黏泥(生物膜)并附着于反渗透膜面也能去除黏泥(生物膜)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中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的应用例的图。图2是在抑制黏泥效果的评价试验中使用的模拟反渗透膜装置的装置的系统图。图3是在微生物附着量的测定中使用的多孔板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地说明应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该黏泥抑制方法包括将被处理水通水于反渗透膜的通水工序。[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是应用于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包括将被处理水通水于反渗透膜的通水工序,所述通水工序包括第一通水工序,该第一通水工序将包含黏泥抑制剂X以及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通水于所述反渗透膜,所述包含黏泥抑制剂X以及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是在pH为10以下的被处理水中加入含有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DBNPA)的所述黏泥抑制剂X以及含有从由下述成分(A)~(D)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的所述黏泥抑制剂Y而成的,成分(A):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l-MIT)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的混合物;成分(B):氯胺化合物;成分(C):稳定化溴化物;成分(D):戊二醛。根据这种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抑制黏泥(生物膜)产生的效果以及即使产生黏泥(生物膜)并附着于反渗透膜面也能去除黏泥(生物膜)的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获得的效果的详细机制并不明确,推测是通过组合使用作为黏泥抑制剂X的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DBNPA)和本专利技术中特定的黏泥抑制剂Y,将包含所述黏泥抑制剂X以及所述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通水于所述反渗透膜,从而即使生成黏泥(生物膜),去除包围黏泥(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的粘着成分的功能也优异。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的应用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在进行将被处理水通水于反渗透膜装置的反渗透膜的通水工序前可以包括前处理工序。作为前处理工序,例如,可举出用过滤装置过滤原水槽内的原水(被处理水)并且过滤处理水经过过滤处理水槽和安全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中,其是应用于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包括将被处理水通水于反渗透膜的通水工序,/n所述通水工序包括第一通水工序,该第一通水工序将包含黏泥抑制剂X以及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通水于所述反渗透膜,所述包含黏泥抑制剂X以及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是在pH为10以下的被处理水中加入含有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即DBNPA的所述黏泥抑制剂X以及含有从由下述成分(A)~(D)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的所述黏泥抑制剂Y而成的,/n成分(A):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即Cl-MIT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即MIT的混合物;/n成分(B):氯胺化合物;/n成分(C):稳定化溴化物;/n成分(D):戊二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23 JP 2018-1565781.一种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中,其是应用于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包括将被处理水通水于反渗透膜的通水工序,
所述通水工序包括第一通水工序,该第一通水工序将包含黏泥抑制剂X以及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通水于所述反渗透膜,所述包含黏泥抑制剂X以及黏泥抑制剂Y的被处理水是在pH为10以下的被处理水中加入含有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即DBNPA的所述黏泥抑制剂X以及含有从由下述成分(A)~(D)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的所述黏泥抑制剂Y而成的,
成分(A):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即Cl-MIT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即MIT的混合物;
成分(B):氯胺化合物;
成分(C):稳定化溴化物;
成分(D):戊二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黏泥抑制方法,其中,所述成分(B)氯胺化合物是从由成分(B-1)以及成分(B-2)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
所述成分(B-1)是由铵盐和氯构成的氯胺,所述成分(B-2)是从由氯氨基磺酸以及氯氨基磺酸盐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由彦
申请(专利权)人: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