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LED驱动
,具体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对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意识越来越高以及半导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发光二极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ED电光源与传统电光源相比具有低能耗、寿命长、绿色环保、高光效等优点。LED是恒流驱动的冷光源,它的性能受到使用条件和驱动器性能的制约。现有技术中,交流输入LED驱动通常采用两级结构,前级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后级为DC-DC变换电路,电路方案成熟,易于设计与优化,可有效保证LED的发光特性。但两级结构需要分别采用两套独立的控制系统,且需要较多的有源开关和功率器件,因此带来了成本较高、效率不高、控制复杂、可靠性差等问题。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变换器都是工作在硬开关模式,其开关频率的提高会产生很大的开关损耗,降低了系统的电能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能够有效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桥双Boost电路PFC单元和LLC谐振电路DC-DC单元;所述无桥双Boost电路PFC单元包括输入交流电源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桥双Boost电路PFC单元和LLC谐振电路DC-DC单元;所述无桥双Boost电路PFC单元包括输入交流电源Vin、功率二极管D1、功率二极管D2、功率二极管D3、功率二极管D4、功率二极管D5、功率二极管D6、电感L1、电感L2、功率开关管S2和母线电容Cbus;所述LLC谐振电路DC-DC单元包括功率二极管D7、功率二极管D8、功率二极管D9、功率二极管D10、谐振电感Lr、励磁电感Lm、功率开关管S1、输出电容C0、谐振电容Cr和高频变压器T;所述功率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感L1的一端均与输入交流电源Vin的一端连接,所述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感L2的一端均与输入交流电源Vin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率二极管D3的阳极和功率二极管D5的阳极均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率二极管D4的阳极和功率二极管D6的阳极均与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率二极管D3的阴极、功率二极管D4的阴极和母线电容Cbus的正极均与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连接,所述功率二极管D5的阴极、功率二极管D6的阴极和功率二极管D7的阴极均与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所述功率二极管D1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母线电容Cbus的负极、功率二极管D8的阳极谐振电容Cr的一端均与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连接,所述功率二极管D7的阳极、功率二极管D8的阴极和谐振电感Lr的一端均与功率开关管S1的源极连接,所述谐振电感Lr的另一端和励磁电感Lm的一端均与高频变压器T原边的一端连接,所述极谐振电容Cr的另一端和励磁电感Lm的另一端均与高频变压器T原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率二极管D9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T副边的一端连接,所述功率二极管D10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T副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率二极管D9的阴极、功率二极管D10的阴极和输出电容C0的正极均与LED负载RL的正极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T副边的中心抽头和输出电容C0的负极均与LED负载RL的负极连接。
2.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朱浩男,张田明,杨靖,岳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