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425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6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涉及基于云技术的云存储和数据库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业务主体在当前服务器上触发的业务处理请求;根据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携带的主体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当前服务器上是否存在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相对应的第二业务主体;若所述当前服务器上不存在所述第二业务主体,则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发送至与所述当前服务器通信连接的中心服务器,以通过所述中心服务器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业务主体所在的目标服务器。该方法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数据路由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
,涉及基于云技术的云存储和数据库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更好地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传统的业务系统一般会按照用户所在地理位置或者其他划分方式在服务器结构上划分出多个业务分区,每个业务分区下也可以继续划分出多个分区服务器。当用户访问业务系统时,需要登录对应业务分区中的某一个分区服务器,从而与当前业务分区中的其他用户进行业务交互。以网络游戏为例,玩家在进入游戏时需要选择一个游戏分区,并登录至该游戏分区中的某一个分区服务器。进入游戏后,玩家也只能与当前游戏分区中的其他玩家进行互动。当某个玩家要与其他游戏分区的玩家进行互动时,一般需要预先获知对方所在游戏分区的分区服务器的区服ID,并基于区服ID与对方进行数据通信。然而,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方玩家更换分区服务器或者游戏分区合并等情况而导致区服ID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玩家之间的数据通信发生中断。因此,如何提高多业务分区的数据通信稳定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数据通信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业务主体在当前服务器上触发的业务处理请求;根据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携带的主体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当前服务器上是否存在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相对应的第二业务主体;若所述当前服务器上不存在所述第二业务主体,则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发送至与所述当前服务器通信连接的中心服务器,以通过所述中心服务器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业务主体所在的目标服务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请求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业务主体在当前服务器上触发的业务处理请求;主体查询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携带的主体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当前服务器上是否存在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相对应的第二业务主体;请求转发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当前服务器上不存在所述第二业务主体,则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发送至与所述当前服务器通信连接的中心服务器,以通过所述中心服务器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业务主体所在的目标服务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主体查询模块包括:进程转发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由当前业务进程转发至所述当前服务器上运行的分区数据路由进程,所述分区数据路由进程用于对所述当前服务器上存在的业务主体进行数据收集以维护与所述当前服务器相对应的分区主体数据库;主体查询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分区数据路由进程获取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携带的主体标识信息,并在所述分区主体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第一结果确定单元,被配置为若在所述分区主体数据库中查询到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则将该业务主体作为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相对应的第二业务主体;第二结果确定单元,被配置为若在所述分区主体数据库中未查询到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则确定所述当前服务器上不存在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相对应的第二业务主体。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当前服务器上存在的业务主体包括注册业务主体和登录业务主体;其中,所述注册业务主体是在所述当前服务器上注册账户的业务主体,所述登录业务主体是在所述当前服务器上登录账户的业务主体;所述装置还包括:状态监测模块,被配置为监测所述当前服务器上的业务主体的登录状态;数据更新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登录状态更新所述当前服务器上的分区主体数据库;数据同步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分区主体数据库的更新数据发送至所述中心服务器,以使所述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分区主体数据库包括位于所述当前服务器的内存中的第一分区数据库以及位于所述当前服务器的磁盘中的第二分区数据库;所述主体查询单元包括:第一主体查询子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分区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第二主体查询子单元,被配置为若在所述第一分区数据库中未查询到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则在所述第二分区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请求转发模块包括:第一转发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转发至所述中心服务器上运行的全局数据路由进程,所述全局数据路由进程用于对与所述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分区服务器进行数据收集以维护与所述中心服务器相对应的全局主体数据库;服务器查询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全局数据路由进程获取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携带的主体标识信息,并在所述全局主体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第二转发单元,被配置为若在所述全局主体数据库中查询到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则将该服务器作为所述第二业务主体所在的目标服务器并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全局主体数据库包括位于所述中心服务器的内存中的第一全局数据库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服务器的磁盘中的第二全局数据库;所述服务器查询单元包括:第一服务器查询子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全局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第二服务器查询子单元,被配置为若在所述第一全局数据库中未查询到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则在所述第二全局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请求转发模块还包括:同步请求单元,被配置为若在所述全局主体数据库中未查询到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则向与所述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分区服务器发送数据同步请求;同步查询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由所述分区服务器向所述中心服务器返回的同步数据,并在所述同步数据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响应数据获取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器获取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相对应的业务响应数据;响应数据返回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业务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第一业务主体所在的当前服务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响应数据获取模块包括:业务类型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的业务类型,所述业务类型包括需要所述第二业务主体做出响应的双向业务请求和不需要所述第二业务主体做出响应的单向业务请求;第一数据响应单元,被配置为若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的业务类型为双向业务请求,则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器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转发至与所述第二业务主体相对应的目标客户端,以获取由所述目标客户端对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进行响应后生成的业务响应数据;第二数据响应单元,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第一业务主体在当前服务器上触发的业务处理请求;/n根据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携带的主体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当前服务器上是否存在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相对应的第二业务主体;/n若所述当前服务器上不存在所述第二业务主体,则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发送至与所述当前服务器通信连接的中心服务器,以通过所述中心服务器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业务主体所在的目标服务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业务主体在当前服务器上触发的业务处理请求;
根据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携带的主体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当前服务器上是否存在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相对应的第二业务主体;
若所述当前服务器上不存在所述第二业务主体,则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发送至与所述当前服务器通信连接的中心服务器,以通过所述中心服务器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业务主体所在的目标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携带的主体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当前服务器上是否存在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相对应的第二业务主体,包括:
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由当前业务进程转发至所述当前服务器上运行的分区数据路由进程,所述分区数据路由进程用于对所述当前服务器上存在的业务主体进行数据收集以维护与所述当前服务器相对应的分区主体数据库;
通过所述分区数据路由进程获取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携带的主体标识信息,并在所述分区主体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
若在所述分区主体数据库中查询到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则将该业务主体作为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相对应的第二业务主体;
若在所述分区主体数据库中未查询到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则确定所述当前服务器上不存在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相对应的第二业务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服务器上存在的业务主体包括注册业务主体和登录业务主体;其中,所述注册业务主体是在所述当前服务器上注册账户的业务主体,所述登录业务主体是在所述当前服务器上登录账户的业务主体;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当前服务器上的业务主体的登录状态;
根据所述登录状态更新所述当前服务器上的分区主体数据库;
将所述分区主体数据库的更新数据发送至所述中心服务器,以使所述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主体数据库包括位于所述当前服务器的内存中的第一分区数据库以及位于所述当前服务器的磁盘中的第二分区数据库;所述在所述分区主体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分区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
若在所述第一分区数据库中未查询到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则在所述第二分区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业务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中心服务器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业务主体所在的目标服务器,包括:
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转发至所述中心服务器上运行的全局数据路由进程,所述全局数据路由进程用于对与所述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分区服务器进行数据收集以维护与所述中心服务器相对应的全局主体数据库;
通过所述全局数据路由进程获取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携带的主体标识信息,并在所述全局主体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
若在所述全局主体数据库中查询到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则将该服务器作为所述第二业务主体所在的目标服务器并将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局主体数据库包括位于所述中心服务器的内存中的第一全局数据库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服务器的磁盘中的第二全局数据库;所述在所述全局主体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包括:
在所述第一全局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主体标识信息相匹配的服务器;
若在所述第一全局数据库中未查询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学陆凯惠方振镇施锤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