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涉及T梁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定位板,用于设置在侧模板的一端,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相对设置,用于设置在侧模板的另一端;导向绳,连接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检测辊,其上沿径向开设有第二通孔,导向绳穿过第二通孔;以及拉绳,一端与检测辊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拉动拉绳时,检测辊能够沿导向绳运动。本申请方便检测保护层的厚度,提高了T梁的成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
本申请涉及T梁生产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
技术介绍
T型梁是指截面为T型的梁,其与矩形截面梁的抗弯强度相同,却可以节约混凝土,减轻构件自重,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T型梁在生产加工中,首先需要在支座上绑扎T梁梁身钢筋,钢筋安装完成后,在支座的两侧边安装T梁模板,最后向模板之间灌注混凝土。为了防止钢筋外露,钢筋与模板之间需要留有一定的宽度,作为保护层,通常保护层的厚度应在25mm左右,钢筋绑扎过程中,在钢筋架的两侧固定垫块,通过垫块的厚度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专利技术人发现,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形变,因此采用垫块进行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和控制,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对成型精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确保保护层在指定厚度范围以上,提高成型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本申请提供的一种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包括:第一定位板,用于设置在侧模板的一端,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相对设置,用于设置在侧模板的另一端;导向绳,连接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检测辊,其上沿径向开设有第二通孔,导向绳穿过第二通孔;以及拉绳,一端与检测辊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拉动拉绳时,检测辊能够沿导向绳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架绑扎完成并架放好侧模板后,将本申请的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放进钢筋架和侧模板之间的间隙中,具体操作时,首先将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向两侧抻开,将检测辊滑动至导向绳靠近第二定位板的一端,保证导向绳处于张紧状态,由上而下放进钢筋架和侧模板之间,此时,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位于与侧模板的两侧端面贴合,最后牵引拉绳,控制检测辊沿导向绳移动,若检测辊能够由侧模板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即从整个间隙中穿过,则证明保护层的厚度达到要求,若检测辊卡在某一位置,则证明该位置保护层的厚度不达标,需微调侧模板的位置。通过移动检测辊来检测保护层厚度是否达标,保证保护层的每个位置均可得到有效检测,避免产生检测盲区,提高了最终产品的成型精度。可选的,所述导向绳在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并排设置有多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辊移动过程中不会滑动,始终沿在一个平面内作直线运动。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盲孔,所述导向绳与盲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内沿垂直于盲孔轴线的方向开设有两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均与盲孔连通;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容置槽底部的一端固定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滑动设置在容置槽内,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卡接件伸出至盲孔内;所述检测辊的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内部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定位管的侧表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管伸进盲孔内时,卡接件能够插设在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管与卡接件的卡接配合关系,方便在检测前将检测辊固定在导向绳的一端,确定其初始位置,防止在安装整个检测工具时,检测辊在导向绳上晃动。可选的,所述卡接件的截面设置为V字形,所述限位槽设置为与卡接件适配的V型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型槽的内壁为对称的斜面,定位管抵压卡接件移动的过程中,卡接件的尖端能够贴着限位槽的内壁平滑移动,方便卡接件与限位槽的配合。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基板,所述定位基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轴线平行于第二定位板所在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安装完成后,可通过旋动螺栓,螺栓的端部抵在侧模板的侧表面上时,检测辊与侧模板贴合。目的是为了对检测辊进行定位,拉动拉绳时,检测辊贴着侧模板的内表面移动,提高了检测精度。可选的,所述螺栓的端部设有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动螺栓更为省力和便捷。可选的,所述拉绳远离第二定位板的端部固定有卡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环的设置能够对拉绳进行限位,防止拉绳从第一通孔内滑脱。可选的,所述检测辊的表面涂覆有耐磨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轻因检测辊与侧模板或钢筋架长期磨损,造成检测辊表面的损伤,提高了检测辊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移动检测辊来检测保护层厚度是否达标,保证保护层的每个位置均可得到有效检测,避免产生检测盲区,提高了最终产品的成型精度。2.通过卡接件与定位管的配合,方便在检测前将检测辊固定在导向绳的一端,确定其初始位置,防止在安装整个检测工具时,检测辊在导向绳上晃动。附图说明图1是体现相关技术中T梁施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定位板;11、第一通孔;2、第二定位板;21、盲孔;22、容置槽;23、弹簧;24、卡接件;25、定位基板;26、螺栓;27、手轮;3、导向绳;4、检测辊;41、第二通孔;42、定位管;43、限位槽;5、拉绳;51、卡环;601、支座钢板;602、钢筋架;603、端头模板;604、侧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的方案,参照图1,首先对相关技术中T梁的施工过程进行简单介绍。在施工时,首先将支座钢板601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在支座钢板601上绑扎好钢筋架602,并将保护层垫块依次绑扎在钢筋架602的两侧表面上,将端头模板603和侧模板604固定在支座钢板601上,具体的,侧模板604位于钢筋架602的两侧,端头模板603位于钢筋架602的两端,最后向侧模板604和端头模板603之间灌注混凝土。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施工,在绑扎钢筋架602的过程中,部分钢筋受到捆扎力会产生形变,导致形成的钢筋架602的两侧表面存在不平整的现象,而且绑扎垫块时,受到人为操作因素影响,垫块不免会发生偏斜,以上因素都会导致绑扎的垫块靠近侧模板604的一端不在同一平面内,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导致部分垫块失效,因此上述过程存在明显的缺陷。而且绑扎垫块的过程也会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参照图2、图3和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包括第一定位板1、第二定位板2、导向绳3、检测辊4以及拉绳5。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均为方形板,分别用于设置在侧模板604的两端;导向绳3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定位板2固定连接,导向绳3具体为一种柔性绳,其处于张紧状态时,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分别与侧模板的两侧端面贴合;检测辊4位于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之间,检测辊4的截面为圆形,检测辊4上沿其径向开设有第二通孔41,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定位板(1),用于设置在侧模板的一端,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n第二定位板(2),与第一定位板(1)相对设置,用于设置在侧模板的另一端;/n导向绳(3),连接在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2)之间;/n检测辊(4),其上沿径向开设有第二通孔(41),导向绳(3)穿过第二通孔(41);以及/n拉绳(5),一端与检测辊(4)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1),拉动拉绳(5)时,检测辊(4)能够沿导向绳(3)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位板(1),用于设置在侧模板的一端,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
第二定位板(2),与第一定位板(1)相对设置,用于设置在侧模板的另一端;
导向绳(3),连接在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2)之间;
检测辊(4),其上沿径向开设有第二通孔(41),导向绳(3)穿过第二通孔(41);以及
拉绳(5),一端与检测辊(4)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1),拉动拉绳(5)时,检测辊(4)能够沿导向绳(3)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绳(3)在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之间并排设置有多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2)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盲孔(21),所述导向绳(3)与盲孔(2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2)内沿垂直于盲孔(21)轴线的方向开设有两个容置槽(22),所述容置槽(22)均与盲孔(21)连通;
所述容置槽(22)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远离容置槽(22)底部的一端固定有卡接件(24),所述卡接件(24)滑动设置在容置槽(22)内,弹簧(23)处于自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将,高劲松,赵庆伟,黄喆,陈志亮,程凯,韩策,李立涛,李萌,李小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