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训练同步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39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射击训练同步检查装置,设置有所述瞄准视频采集单元包括:反光棱镜、用于进行光电信号转化的CCD芯片、轻质铝制外壳,还设置有所述外接显示屏、能与视频采集装置连接的成绩分析软件。本方案可使教练员或指挥员可以实时检查与修正炮手瞄准点的选取和查看测距、击发要领掌握情况,可以直观地讲解、演示炮手射击操作动作要领,训练结束后,炮手可以通过查看击发瞬间图片或回放瞄准训练全程录像,对训练进行自查自纠,成绩分析软件可以通过分析处理图片或录像片断,对炮手射击瞄准训练成绩做出概略评估,还解决了射击训练只能用实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击训练同步检查装置
本技术涉及射击训练装备
,尤其涉及射击训练同步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射击训练是军队训练的基础课程,对参训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训练时教练员只能直观看出参训人的射击结果,对参训人员射击瞄准操作全过程不清楚,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实时监控和录像功能的装置,来存储参训人的射击过程的信息。对射击训练的检查装置作进一步探索和优化,以使得其在服务于射击训练装备
时具有更好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射击训练,尤其是坦克炮手射击观瞄系统属于“管窥”式结构,其瞄准视场始终处于“暗箱操控”状态。也就是说,只有炮手本人能看到射击瞄准视场,教练员或指挥员均无法实时观察炮手射击瞄准景况,这会导致炮手的错误瞄准方式得不到纠正,训练效率低。此外,通常检验炮手的射击技能,只能借助于打教练弹或实弹来检验,这极大提升了训练的成本。针对上述提到的对射击训练检查装置作进一步探索和优化,以使得其在服务于射击训练装备
时具有更好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射击训练同步检查装置,本装置不仅能够解决炮手射击训练只能依赖教练弹或者实弹产生的成本高的问题,而且能实时监控炮手的瞄准过程,及时给出指导或者做训练后的回顾分析。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射击训练同步检查装置,包括:瞄准视频采集单元、显像装置,所述瞄准视频采集单元包括分光棱镜、视频采集装置及光电转化结构,所述光电转化结构与所述显像装置信号连接:将光电转化结构最终输出结果传递至显像装置。本方案中,所述检查装置还包括成绩分析软件。所述反光棱镜作为所述瞄准视频采集单元的前端,所述光电转化结构起到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在坦克炮手的实际训练过程中,先利用分光棱镜把炮手瞄准视场分为直路光和侧路光,所述直路光供炮手瞄准,所述侧路光经视频采集装置处理后供光电转化结构采集,再利用超低照度光电转化结构对分光棱镜分出的侧路光进行光电转换,将炮手的瞄准过程的信息传输到显示装置上,教练员可对炮手的瞄准过程和射击成绩进行观察和分析,炮手可在射击完成后自行回顾自身的射击过程进行自我纠正。所述成绩分析软件可以通过采集到的图片或视频,对炮手的训练过程及射击成绩进行分析。优选的,所述瞄准视频采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分光棱镜及光电转化结构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形成一个矩形槽,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方形壳体、设置在方形壳体最大侧面上的带半圆形状的半圆壳体,所述方形壳体的最大侧面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半圆壳体的最大端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的中心轴线相重合,其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半径;所述用于放置炮手右目镜的槽体与所述第二通孔相接,瞄准右目镜在与槽体配合后,穿入第二通孔中固定;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插头的一侧设置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垂直于所述矩形槽的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一夹片相配合的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连接形成的圆形孔可与瞄准镜上的护额支架套管相配合。将所述分光棱镜及光电转化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保护所述分光棱镜及光电转化结构的同时,避免了单独放置导致的位置不固定,从而影响分光棱镜的分光的接收效果的问题;所述分光棱镜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内部;将壳体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使安装分光棱镜和光电转化结构时更加方便;所述的设置在半圆壳体端面的第二通孔用于套设在炮手射击训练时采用的瞄准右目镜上,在安装时瞄准右目镜与槽体之间可垫海绵或其他挡光、防撞的填充物;在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插头的一侧设置有夹具,可使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形成的圆形孔与护额支架套管相配合,在安装时,所述第二夹片与所述第一夹片之间可安装夹具垫子来保证壳体与瞄准目镜底座固定紧密。优选设置为:所述视频采集装置为CCD镜头,所述显像装置为显示屏,所述光电转化结构为CCD芯片,所述CCD芯片采用分辨率为700TVL,总像素为61万像(在PAL制式下)或52万像(在NTSC制式下)的规格的CCD芯片;所述分光棱镜的分光比例为1:9;镜头采用CCD镜头,所述CCD镜头的焦距为9mm-11mm;所述铝制壳体的材料为7075航空铝材;所述分光棱镜后侧小孔的孔径为300mm;所述铝制壳体的外侧设置有航空插头接口;设置有分光棱镜的壳体两侧安装微调旋钮。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采用显示屏来直观显示炮手的瞄准过程,为保证成像的效果,选SONY650线CCD芯片,其分辨率为700TVL,总像素为61万像(在PAL制式下)或52万像(在NTSC制式下),又由于瞄准视频采集单元的体积影响炮手瞄准目镜后焦的后移量,因此,为了尽量缩小瞄准视频采集单元的体积,我们选用规格34x34mm的CCD芯片,一定程度上减小了CCD芯片所占用的空间;采用分光比例为1:9的分光棱镜,是为了使经过分光棱镜后的直分光线的光亮尽可能增大,配合超低照度的CCD芯片的效果理想;炮手瞄准视场经分光棱镜侧分后,需要先经CCD镜头对焦、采集视频和图像后才进入CCD芯片完成光电转换,所述CCD镜头的焦距的选择要考虑炮手目镜瞄准分划线,分划线一般具有细、小、短的特点,镜头焦距过小,瞄准分划看不清,镜头焦距过大大,采集到的瞄准视场范围明显变小,影响观察效果,而采用焦距为9mm-11mm的镜头效果最佳;所述瞄准视频采集单元包括的铝制外壳采用7075航空铝材,其质量轻、强度大,选用该型铝质材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壳体的重量,为后期加固奠定了基础;并将分光棱镜后侧小孔的孔径设置为300mm,其目的是为了缩短炮手瞄准时眼睛与原目镜后焦的距离,以便尽可能扩大瞄准视场的范围,同时尽最大限度降低壳体本身的重量,便于后期安装固定;所述航空插头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外接显示屏;所述微调旋钮可对反光棱镜的折射角度进行微调。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设置有所述瞄准视频采集单元包括:反光棱镜、用于进行光电信号转化的CCD芯片、轻质铝制壳体,还设置有所述外接显示屏、能与视频采集装置连接的成绩分析软件。本方案可使教练员或指挥员可以实时检查与修正炮手瞄准点的选取和查看测距、击发要领掌握情况,可以直观地讲解、演示炮手射击操作动作要领,训练结束后,炮手可以通过查看击发瞬间图片或回放瞄准训练全程录像,对训练进行自查自纠,成绩分析软件可以通过分析处理图片或录像片断,对炮手射击瞄准训练成绩做出概略评估,还解决了射击训练只能用实弹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以下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瞄准视频采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反光棱镜;图2为以下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瞄准视频采集单元后侧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以下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瞄准视频采集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射击训练同步检查装置,包括:瞄准视频采集单元、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视频采集单元包括分光棱镜(3)、视频采集装置及光电转化结构,所述光电转化结构与所述显像装置信号连接:将光电转化结构最终输出结果传递至显像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射击训练同步检查装置,包括:瞄准视频采集单元、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视频采集单元包括分光棱镜(3)、视频采集装置及光电转化结构,所述光电转化结构与所述显像装置信号连接:将光电转化结构最终输出结果传递至显像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击训练同步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视频采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分光棱镜(3)及光电转化结构外部的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击训练同步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化结构为CCD芯片,所述CCD芯片采用分辨率为700TVL,总像素为61万像或52万像的规格为34x34mm的CCD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击训练同步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2)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壳体(1)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壳体(2)的底面形成一个矩形槽,所述第一壳体(2)包括:方形壳体、设置在方形壳体最大侧面上的带半圆形状的半圆壳体(8),所述方形壳体的最大侧面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半圆壳体(8)的最大端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的中心轴线相重合,其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隆王树俊王庆波张鲁阳陈启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八三零二部队参谋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