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光亚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36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包括外框架、设置于所述外框架内部的陶瓷炉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框架与所述陶瓷炉体之间的隔热层;所述陶瓷炉体包括炉体底座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炉体底座上的多个模块化单元炉体;各所述单元炉体横截面呈n型,且在所述单元炉体上部由左到右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多块隔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前部的前炉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后部的后炉门;所述单元炉体底部还开设有通槽,且在所述通槽中设置有吊装吊具,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的单元炉体,可以通过外部工具将每一层的单元炉体独立起吊,这样的结构显著提升了设备整体的维护和更换效率,且设备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陶瓷箱式加热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模块化结构的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陶瓷箱式加热炉炉体结构为整体式结构,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可维修性存在很大问题。凡是设备都存在维护维修问题,加热炉内胆是陶瓷件,由于陶瓷属性、高温环境原因,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断裂问题,如果底层炉腔陶瓷件出现断裂,对于多层炉,尤其是四层以上的加热炉,一体式结构需要从顶层开始拆,一直拆倒可以更换短接件,然后再装配回去,这样耗时耗力,有些陶瓷件在拆装过程中还会存在断裂问题,增加了设备成本。基于此,怎样才能较好的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经常考虑的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与实验,从陶瓷箱式加热炉的炉体结构部分进行改进改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模块化结构的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包括外框架、设置于所述外框架内部的陶瓷炉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框架与所述陶瓷炉体之间的隔热层;所述陶瓷炉体包括炉体底座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炉体底座上的多个模块化单元炉体;各所述单元炉体横截面呈n型,且在所述单元炉体上部由左到右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多块隔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前部的前炉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后部的后炉门;所述单元炉体底部还开设有通槽,且在所述通槽中设置有吊装吊具。优选地,所述炉体底座上部的单元炉体包括第一单元炉体、第二单元炉体、第三单元炉体、第四单元炉体、第五单元炉体以及第六单元炉体;各单元炉体两端部位形成有支撑杆,所述单元炉体通过两端部位的支撑杆架设于下侧部位的单元炉体上。优选地,所述单元炉体之间形成加热区。优选地,所述隔热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形状相同的隔热块;各所述隔热块通过螺丝与所述外框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外框架、陶瓷炉体整体呈方形体结构。优选地,所述隔板右下至上宽度逐渐减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通过同时设置外框架11、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1内部的陶瓷炉体13以及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1与所述陶瓷炉体13之间的隔热层12,陶瓷炉体13包括炉体底座137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炉体底座137上的多个模块化单元炉体,各单元炉体横截面呈n型,且在单元炉体上部由左到右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多块隔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13前部的前炉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后部的后炉门,单元炉体底部还开设有通槽138,且在所述通槽138中设置有吊装吊具,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的单元炉体,可以通过外部工具将每一层的单元炉体独立起吊,这样的结构显著提升了设备整体的维护和更换效率,且设备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中单元炉体的平面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此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1包括外框架11、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1内部的陶瓷炉体13以及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1与所述陶瓷炉体13之间的隔热层12;所述陶瓷炉体13包括炉体底座137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炉体底座137上的多个模块化单元炉体;各所述单元炉体横截面呈n型,且在所述单元炉体上部由左到右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多块隔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13前部的前炉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后部的后炉门;所述单元炉体底部还开设有通槽138,且在所述通槽138中设置有吊装吊具。本申请通过同时设置外框架11、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1内部的陶瓷炉体13以及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1与所述陶瓷炉体13之间的隔热层12,陶瓷炉体13包括炉体底座137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炉体底座137上的多个模块化单元炉体,各单元炉体横截面呈n型,且在单元炉体上部由左到右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多块隔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13前部的前炉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后部的后炉门,单元炉体底部还开设有通槽138,且在所述通槽138中设置有吊装吊具,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的单元炉体,可以通过外部工具将每一层的单元炉体独立起吊,这样的结构显著提升了设备整体的维护和更换效率,且设备成本低。传统的箱式加热炉为一体式设计,当某一层陶瓷炉体出现问题后,需要由上至下全部拆卸掉,既耗时间,也容易造成其他正常部件的损坏,采用本申请的模块化结构设计,可以将各层炉体独立分离,保证了设备的完整度。优选地,所述炉体底座137上部的单元炉体包括第一单元炉体136、第二单元炉体135、第三单元炉体134、第四单元炉体133、第五单元炉体132以及第六单元炉体131;各单元炉体两端部位形成有支撑杆,所述单元炉体通过两端部位的支撑杆架设于下侧部位的单元炉体上。优选地,所述单元炉体之间形成加热区。优选地,所述隔热层12包括多个相互独立、形状相同的隔热块;各所述隔热块通过螺丝与所述外框架11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外框架11、陶瓷炉体13整体呈方形体结构。优选地,所述隔板右下至上宽度逐渐减小。采用模块化设计,对于三层以上加热炉,每一层为一个单元,在维修维护时本单元可以做为一个整体吊装。采用模块化设计,对于三层以上加热炉,每一层为一个单元,在维修维护时本单元可以做为一个整体吊装,比如一个六层炉二层前梁出现重大裂纹,需要更换,六层、五层、四层、三层按每层一个单元一次吊装下来,可以对第二层前梁进行更换,然后再将原来炉体一次吊装回原位,一体式结构整个周期按四个工人,至少需要400个工时,按单元化设计后,同样人工,大概需要32个工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1通过同时设置外框架11、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1内部的陶瓷炉体13以及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1与所述陶瓷炉体13之间的隔热层12,陶瓷炉体13包括炉体底座137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炉体底座137上的多个模块化单元炉体,各单元炉体横截面呈n型,且在单元炉体上部由左到右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多块隔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13前部的前炉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后部的后炉门,单元炉体底部还开设有通槽138,且在所述通槽138中设置有吊装吊具,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的单元炉体,可以通过外部工具将每一层的单元炉体独立起吊,这样的结构显著提升了设备整体的维护和更换效率,且设备成本低。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设置于所述外框架内部的陶瓷炉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框架与所述陶瓷炉体之间的隔热层;所述陶瓷炉体包括炉体底座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炉体底座上的多个模块化单元炉体;各所述单元炉体横截面呈n型,且在所述单元炉体上部由左到右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多块隔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前部的前炉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后部的后炉门;所述单元炉体底部还开设有通槽,且在所述通槽中设置有吊装吊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设置于所述外框架内部的陶瓷炉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框架与所述陶瓷炉体之间的隔热层;所述陶瓷炉体包括炉体底座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炉体底座上的多个模块化单元炉体;各所述单元炉体横截面呈n型,且在所述单元炉体上部由左到右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多块隔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前部的前炉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陶瓷炉体后部的后炉门;所述单元炉体底部还开设有通槽,且在所述通槽中设置有吊装吊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陶瓷箱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底座上部的单元炉体包括第一单元炉体、第二单元炉体、第三单元炉体、第四单元炉体、第五单元炉体以及第六单元炉体;各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光亚
申请(专利权)人:白光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