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绝空气线路连接器及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绝空气线路连接器
,具体为一种隔绝空气线路连接器。
技术介绍
全国每年的建筑电气火灾大多因电线接头老化老化引起,虽然现实非常严峻,但依然未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再加上国内建筑装饰行业长期关注营销而忽视工艺,造成电线连接工艺无法获得升级,普遍使用黑胶布、压线帽和接线端子对线路的导线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线路连接器连接方法无法隔绝空气,特别是潮湿空气的侵袭,造成线头氧化,安全隐患骤增的问题,同时存在现有的线路连接器,由于不能对导线外侧进行固定,使得导线易折断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绝空气线路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线路连接器连接方法无法隔绝空气,特别是潮湿空气的侵袭,造成线头氧化,安全隐患骤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绝空气线路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线路导线,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安装有隔空机构; >所述隔空机构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绝空气线路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底端设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设有线路导线(3),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安装有隔空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绝空气线路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底端设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设有线路导线(3),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安装有隔空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绝空气线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空机构(4)包括第一橡胶垫(401)、螺纹孔(402)、第一固定螺钉(403)、连接头(404)和第二橡胶垫(405);
所述第一橡胶垫(401)的外侧分别固接在第一壳体(1)底端和第二壳体(2)的顶端,所述第一橡胶垫(401)的四角设有螺纹孔(402),所述螺纹孔(403)分别开设在第二壳体(2)的四角前端,所述螺纹孔(402)的前方均设有第一固定螺钉(403),所述第一固定螺钉(403)的后侧外壁均与第一壳体(1)的四角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固定螺钉(403)的后侧外壁均与螺纹孔(40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左侧所述第一橡胶垫(401)的内侧均与连接头(404)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连接头(404)的中间内壁与第二橡胶垫(40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垫(405)的中间内壁与线路导线(3)的左侧外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二橡胶垫(405)的厚度为3-5cm;两个所述连接头(404)的外侧均安装有紧固机构(5);
所述紧固机构(5)包括夹板(501)、横杆(503)、第一销轴(503)、竖杆(504)、支撑座(505)、斜杆(506)、第二销轴(507)、滑块(508)、第三销轴(509)、滑槽(510)和压缩弹簧(511);
所述夹板(501)的内侧均与线路导线(3)的左侧外壁紧密贴合,上方所述夹板(501)的上方右端与横杆(503)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502)的右侧后端通过第一销轴(503)与竖杆(504)的下方前端转动相连,所述竖杆(504)的顶端与连接头(404)的左侧上方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502)的左侧顶端与支撑座(50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505)的前端设有斜杆(506),所述斜杆(506)的左侧下方后端通过第二销轴(507)与支撑座(505)的上方中间前端转动相连,所述斜杆(506)的右侧上方设有滑块(508),所述滑块(508)的下方中间前端通过第二销轴(509)与斜杆(506)的上方右侧后端转动相连,所述滑块(508)的上方外壁与滑槽(510)的左侧内表面滑动卡接,所述滑槽(510)开设在连接头(404)的左侧上方内壁,所述滑块(508)的上方右端与压缩弹簧(51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511)的外壁与滑槽(510)的右侧内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压缩弹簧(511)的右端与滑槽(510)的右侧内表面固定连接。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