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11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2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OLED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OLED背光源的出光方向一侧的量子点层;所述OLED背光源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量子点层之间的发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侧部的反射柱,所述反射柱用于将所述发光层射向所述反射柱的光反射至所述量子点层。所述显示面板提高了量子点层对背光源出射光的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显示器,又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一种新兴的平面显示器。与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相比,其具有自主发光、视角宽、超轻、超薄、高亮度、低功耗和快响应等一系列的优点,并且响应速度可达液晶显示器的1000倍,因此,OLED显示器成为国内外非常热门的平面显示器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OLED显示器的结构包括:基板玻璃;层叠设置在基板玻璃上的阳极、有机功能层和阴极;以及封装在玻璃基板上的盖板。量子点(quantumdot,QD)材料具有发光色纯度高、发光波长可调节、材料稳定等优点,在追求高色域色彩显示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学术界使用OLED器件作为背光源,搭配量子点作为光色调节的技术成为当前显示技术的研发热点。然而,目前OLED背光源结合量子点技术的器件,量子点层对背光源出射光的转换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有效的改善现有技术中量子点层对背光源出射光的转换效率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OLED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OLED背光源的出光方向一侧的量子点层;所述OLED背光源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量子点层之间的发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侧部的反射柱,所述反射柱用于将所述发光层射向所述反射柱的光反射至所述量子点层。可选的,所述OLED背光源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像素限定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开口中;所述反射柱位于所述发光层侧部的所述像素限定层中。可选的,所述反射柱与所述发光层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反射柱背向所述基板一侧的顶面至所述基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发光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至所述基板之间的间距。可选的,所述反射柱背向所述基板的顶面被所述像素限定层覆盖。可选的,所述反射柱的高度占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厚度的90%~95%。可选的,所述反射柱的宽度为1um~18um。可选的,所述反射柱至与反射柱相邻的量子点层之间的横向间距小于或等于8um。可选的,所述反射柱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正投影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反射柱一侧的边长。可选的,所述反射柱的侧壁表面与所述反射柱朝向的所述基板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20度。可选的,所述反射柱的材料包括粘合材料和反射主体材料的混合材料;优选的,所述粘合材料包括二酚基丙烷或者环氧树脂,所述反射主体材料包括银。可选的,所述反射主体材料与所述粘合材料的质量比为78%~82%。可选的,所述发光层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基板上阵列排布。可选的,所述反射柱位于相邻行的发光层之间和/或相邻列的发光层之间。可选的,对于任意一行的多个发光层,位于每个发光层同一侧的行方向的反射柱之间相互间隔或者相互连接,对于任意一列的多个发光层,位于每个发光层同一侧的列方向的反射柱之间相互间隔或者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反射柱与相邻的发光层之间的间距相等。可选的,所述反射柱呈条状结构。可选的,所述反射柱呈十字交叉的网状结构。可选的,每个所述发光层的侧部均环绕有环状结构的反射柱。可选的,对于环绕所述发光层侧部的所述环状结构的反射柱,位于发光层各侧的反射柱之间相互间隔。可选的,位于每个发光层侧部的反射柱相互间隔,所述反射柱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正投影的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间的宽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形成OLED背光源,形成所述OLED背光源的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反射柱,所述反射柱位于所述发光层的侧部;在所述OLED背光源的出光方向一侧形成量子点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量子点层之间,所述反射柱用于将所述发光层射向所述反射柱的光反射至所述量子点层。可选的,形成所述OLED背光源的方法还包括:在形成所述发光层之前,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像素限定层;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发光层的步骤为:在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开口中形成发光层。可选的,所述反射柱背向所述基板的顶面被所述像素限定层覆盖;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像素限定层的过程中形成反射柱。可选的,形成所述像素限定层和反射柱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初始限定材料层;在所述第一初始限定材料层中形成反射柱;形成覆盖所述反射柱和所述第一初始限定材料层的第二初始限定材料层;在所述第一初始限定材料层和第二初始限定材料层中形成开口,以使第一初始限定材料层和第二初始限定材料层形成像素限定层。可选的,形成所述OLED背光源的方法还包括:在形成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像素限定层之前,在基板上形成阳极层;在形成阳极层的过程中形成所述反射柱。可选的,形成所述阳极层和所述反射柱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基板上形成阳极材料层;采用第一次刻蚀工艺刻蚀所述阳极材料层,形成底层阳极层和凸出于底层阳极层的初始反射柱;采用第二次刻蚀工艺刻蚀去除所述初始反射柱侧部的部分所述底层阳极层,使得所述初始反射柱和所述初始反射柱底部的所述底层阳极层构成所述反射柱,且使得初始反射柱侧部的所述底层阳极层形成所述阳极层。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或如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OLED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OLED背光源的出光方向一侧的量子点层。由于在所述发光层侧部设置了反射柱,所述反射柱用于将所述发光层斜向出射照射在所述反射柱表面的光反射至所述量子点层,改善了漏光现象,使得OLED背光源提供的光子能量被量子点层有效的利用,进而使得量子点层对背光源出射光的转换效率提高。2.进一步,所述反射柱背向所述基板一侧的顶面至所述基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发光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至所述基板之间的间距,使得发光层斜向出射的光较多的照射在反射柱的侧壁,这样有较多的光被反射柱反射至所述量子点层中,提高了量子点层对OLED背光源提供的光子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量子点层对背光源出射光的转换效率。3.进一步,所述反射柱背向所述基板的顶面被所述像素限定层覆盖,这样避免反射柱与像素限定层上方的其他有机功能层之间接触,避免了反射柱对像素限定层上方的其他有机功能层的电学性能的影响,避免加剧不同像素区的像素限定层上方的其他有机功能之间的横向漏电。进一步,所述反射柱的高度占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厚度的90%~95%,使得反射柱的高度较高,提高了量子点层对OLED背光源提供的光子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量子点层对背光源出射光的转换效率。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由于在所述发光层侧部设置了反射柱,所述反射柱用于将所述发光层斜向出射照射在所述反射柱表面的光反射至所述量子点层,因此改善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OLED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OLED背光源的出光方向一侧的量子点层;/n所述OLED背光源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量子点层之间的发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侧部的反射柱,所述反射柱用于将所述发光层射向所述反射柱的光反射至所述量子点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OLED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OLED背光源的出光方向一侧的量子点层;
所述OLED背光源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量子点层之间的发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侧部的反射柱,所述反射柱用于将所述发光层射向所述反射柱的光反射至所述量子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背光源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上的像素限定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开口中;所述反射柱位于所述发光层侧部的所述像素限定层中;
优选的,所述反射柱与所述发光层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柱背向所述基板一侧的顶面至所述基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发光层背向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至所述基板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反射柱背向所述基板的顶面被所述像素限定层覆盖;
优选的,所述反射柱的高度占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厚度的90%~9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柱的宽度为1um~18um;
优选的,所述反射柱至与反射柱相邻的量子点层之间的横向间距小于或等于8um;
优选的,所述反射柱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正投影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反射柱一侧的边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柱的侧壁表面与所述反射柱朝向的所述基板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柱的材料包括粘合材料和反射主体材料的混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粘合材料包括二酚基丙烷或者环氧树脂;所述反射主体材料包括银;
优选的,所述反射主体材料与所述粘合材料的质量比为78%~8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基板上阵列排布;
优选的,所述反射柱位于相邻行的发光层之间和/或相邻列的发光层之间;
优选的,对于任意一行的多个发光层,位于每个发光层同一侧的行方向的反射柱之间相互间隔或者相互连接,对于任意一列的多个发光层,位于每个发光层同一侧的列方向的反射柱之间相互间隔或者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射柱与相邻的发光层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瑾周小康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