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分接区的绕制方法及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制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线圈分接区的绕制方法及变压器。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无载调压式方式的变压器,大多以高压线圈作为调压线圈。调压线圈会引出若干分接线,通过分接开关连接不同的分接线即可实现线圈匝数的改变,实现调压。存在的问题在于,分接线一般只能从线圈的外径侧引出,这样不仅会增加器身尺寸,而且限制了高低压线圈的排列方式和引线引出方式,并且由于分段引出,增加了各分接线段之间的连接点,增大了运行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分接区的绕制方法及变压器,旨在解决上述分接线只能从外径侧引出的技术问题,给出分接线从内径侧引出的解决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圈分接区的绕制方法,包括绕制第一分接子段的步骤或绕制第二分接子段的步骤;所述绕制第一分接子段的步骤包括:A1,在连续导线的内径侧换位前方连接第一分接导线;A2,引入第一纠结导线,与换位后的所述连续导线一同从内径侧向外 ...
【技术保护点】
1.线圈分接区的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绕制第一分接子段的步骤或绕制第二分接子段的步骤;/n所述绕制第一分接子段的步骤包括:/nA1,在连续导线的内径侧换位前方连接第一分接导线;/nA2,引入第一纠结导线,与换位后的所述连续导线一同从内径侧向外径侧绕制,绕制前在所述第一纠结导线的内径端连接第二分接导线,绕制至预设匝数后掐断所述连续导线和第一纠结导线,形成第一纠结正饼;/nA3,在所述第一纠结正饼的相邻位置,引入第二纠结导线和第三纠结导线,一同从内径侧向外径侧绕制,绕制至预设匝数后掐断所述第二纠结导线和第三纠结导线,并在所述第三纠结导线掐断后形成的外径端连接第三分接导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线圈分接区的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绕制第一分接子段的步骤或绕制第二分接子段的步骤;
所述绕制第一分接子段的步骤包括:
A1,在连续导线的内径侧换位前方连接第一分接导线;
A2,引入第一纠结导线,与换位后的所述连续导线一同从内径侧向外径侧绕制,绕制前在所述第一纠结导线的内径端连接第二分接导线,绕制至预设匝数后掐断所述连续导线和第一纠结导线,形成第一纠结正饼;
A3,在所述第一纠结正饼的相邻位置,引入第二纠结导线和第三纠结导线,一同从内径侧向外径侧绕制,绕制至预设匝数后掐断所述第二纠结导线和第三纠结导线,并在所述第三纠结导线掐断后形成的外径端连接第三分接导线;
A4,翻饼,即将步骤A3中形成的线饼,导线从外径侧依次转移至内径侧,同时内径侧的导线转移至外径侧,翻饼完成后,形成第一纠结反饼,步骤A3中所述第三纠结导线掐断后形成的外径端连同所述第三分接导线转移至内径侧,所述第二纠结导线掐断形成的外径端变为内径端;
A5,连接步骤A4中形成的所述第二纠结导线的内径端和步骤A2中形成的所述第一纠结导线形成的内径端,连接步骤A4中形成的所述第二纠结导线的外径端和步骤A2中形成的所述连续导线的外径端,连接步骤A4中形成的所述第三纠结导线的外径端和步骤A2中形成的所述第一纠结导线的外径端;
绕制第二分接子段的步骤包括:
B1,引入第四纠结导线和第五纠结导线,一同从内径侧向外径侧绕制,绕制前在所述第四纠结导线的内径端连接第四分接导线,在所述第五纠结导线的内径端连接第五分接导线,绕制至预设匝数后掐断所述第四纠结导线和第五纠结导线,形成第二纠结正饼;
B2,在所述第二纠结正饼的相邻位置,引入第六纠结导线和第七纠结导线,一同从内径侧向外径侧绕制,绕制至预设匝数后掐断所述第六纠结导线和第七纠结导线,并在所述第七纠结导线掐断后形成的外径端连接第六分接导线;
B3,翻饼,即将步骤B3中形成的线饼,导线从外径侧依次转移至内径侧,同时内径侧的导线转移至外径侧,翻饼完成后,形成所述第二纠结反饼,步骤B2中所述第七纠结导线掐断后形成的外径端连同所述第六分接导线转移至内径侧,所述第六纠结导线掐断形成的外径端变为内径端;
B4,连接步骤B3中形成的所述第六纠结导线的内径端和步骤B1中形成的所述第五纠结导线的内径端,连接步骤B3中形成的所述第六纠结导线的外径端和步骤B1中形成的所述第四纠结导线的外径端,连接步骤B3中形成的所述第七纠结导线的外径端和步骤B1中形成的所述第五纠结导线的外径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分接区的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5中,所述第二纠结导线的内径端和所述第一纠结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王宝臣,魏广建,郭艳君,张松,贾凡毅,李宁,康亚斌,牟文占,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天威集团特变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