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02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1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管理数据;基于预设的临床分类标准,根据各患者的临床检查信息中的确诊结果,对待管理数据进行分类;根据各临床类别的待管理数据所对应的基因检测信息,确定各临床类别对应的致病基因和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统计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和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确定各临床类别的热点致病基因;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确定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高频致病突变。通过对待管理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和相应的数据统计,提高了数据管理效率,为提高相关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数据库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基因检测是遗传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标准,在分子遗传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基因检测结果的判读需要结合患者的就诊信息和相关的临床检查结果,且基因检测结果较为复杂,例如同组临床分类下各患者所对应的家系可以表现出多种的遗传方式;不同的患者可以携带不同的致病基因,其对应的致病突变可以等于或多于一个;而相同的致病基因可能在多种临床分类中出现等。因此,为了提高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条不紊的管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由各部门的数据管理人员,分别对上述三类数据进行人工管理,研究人员在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时需要在不同的数据管理单位提取所需的基因检测信息、患者的就诊信息和相关的临床检查结果,并人工进行数据统计。但是,在进行人工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管理困难等情况,导致数据管理效率较低。因此,急需一种数据管理效率较高的数据管理方法,对提高相关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数据管理效率较低等缺陷。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待管理数据;其中,所述待管理数据包括患者的临床检查信息和对应的基因检测信息,所述临床检查信息至少包括确诊结果,所述基因检测信息至少包括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基于预设的临床分类标准,根据各患者的临床检查信息中的确诊结果,对所述待管理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多个临床类别的待管理数据;根据各临床类别的待管理数据所对应的基因检测信息,确定各临床类别对应的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根据各临床类别对应的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统计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确定各临床类别的热点致病基因;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确定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高频致病突变。可选的,还包括:获取当前数据统计需求;根据所述当前数据统计需求和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生成对应的基因检测结果统计图。可选的,所述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确定各临床类别的热点致病基因,包括: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的降序排序结果,确定各临床类别对应的第一预设数量的热点致病基因。可选的,所述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确定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高频致病突变,包括: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的降序排序结果,确定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第二预设数量的高频致病突变。可选的,还包括:获取各患者的就诊信息;基于预设的患者编号生成规则,根据各患者的就诊信息,生成各患者对应的患者编号。可选的,所述基因检测信息还包括基因检测方式、检测工作人员编号和患者编号;所述临床检查信息包括临床症状、临床检查方式和对应的患者编号。可选的,还包括:基于所述患者编号,对所述就诊信息、临床检查信息和基因检测信息进行关联。本申请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管理数据;其中,所述待管理数据包括患者的临床检查信息和对应的基因检测信息,所述临床检查信息至少包括确诊结果,所述基因检测信息至少包括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分类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临床分类标准,根据各患者的临床检查信息中的确诊结果,对所述待管理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多个临床类别的待管理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临床类别的待管理数据所对应的基因检测信息,确定各临床类别对应的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各临床类别对应的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统计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第一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确定各临床类别的热点致病基因;第二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确定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高频致病突变。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数据统计需求;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数据统计需求和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生成对应的基因检测结果统计图。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的降序排序结果,确定各临床类别对应的第一预设数量的热点致病基因。可选的,所述第二分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的降序排序结果,确定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第二预设数量的高频致病突变。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各患者的就诊信息;基于预设的患者编号生成规则,根据各患者的就诊信息,生成各患者对应的患者编号。可选的,所述基因检测信息还包括基因检测方式、检测工作人员编号和患者编号;所述临床检查信息包括临床症状、临床检查方式和对应的患者编号。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患者编号,对所述就诊信息、临床检查信息和基因检测信息进行关联。本申请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个方面以及第一个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本申请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第一个方面以及第一个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本申请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管理数据;其中,待管理数据包括患者的临床检查信息和对应的基因检测信息,临床检查信息至少包括确诊结果,基因检测信息至少包括致病基因和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基于预设的临床分类标准,根据各患者的临床检查信息中的确诊结果,对待管理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多个临床类别的待管理数据;根据各临床类别的待管理数据所对应的基因检测信息,确定各临床类别对应的致病基因和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根据各临床类别对应的致病基因和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统计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和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确定各临床类别的热点致病基因;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确定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高频致病突变。上述方案提供的数据管理方法,通过对待管理数据进行分类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管理数据;其中,所述待管理数据包括患者的临床检查信息和对应的基因检测信息,所述临床检查信息至少包括确诊结果,所述基因检测信息至少包括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n基于预设的临床分类标准,根据各患者的临床检查信息中的确诊结果,对所述待管理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多个临床类别的待管理数据;/n根据各临床类别的待管理数据所对应的基因检测信息,确定各临床类别对应的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n根据各临床类别对应的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统计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n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确定各临床类别的热点致病基因;/n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确定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高频致病突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管理数据;其中,所述待管理数据包括患者的临床检查信息和对应的基因检测信息,所述临床检查信息至少包括确诊结果,所述基因检测信息至少包括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
基于预设的临床分类标准,根据各患者的临床检查信息中的确诊结果,对所述待管理数据进行分类,以得到多个临床类别的待管理数据;
根据各临床类别的待管理数据所对应的基因检测信息,确定各临床类别对应的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
根据各临床类别对应的致病基因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统计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
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确定各临床类别的热点致病基因;
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确定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高频致病突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当前数据统计需求;
根据所述当前数据统计需求和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和所述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生成对应的基因检测结果统计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确定各临床类别的热点致病基因,包括:
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检出率的降序排序结果,确定各临床类别对应的第一预设数量的热点致病基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确定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的高频致病突变,包括:
根据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致病突变的发生频次的降序排序结果,确定各临床类别的致病基因对应的第二预设数量的高频致病突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各患者的就诊信息;
基于预设的患者编号生成规则,根据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露李杨张晓慧许可谢玥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