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刮碰的分体式协同演练仿真座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96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刮碰的分体式协同演练仿真座舱结构,涉及仿真座舱领域,包括座舱主体,座舱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玻璃板,座舱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多个缓冲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螺纹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支撑杆,当需要调整座椅的高度时,使用者通过操作台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工作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转动带动第一螺纹套移动,第一螺纹套移动带动第二支撑板移动,第二支撑板移动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移动可带动第一支撑板移动,进而带动座舱座椅移动,同时可调节座椅的位置,方便不同身高的人座在座椅上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便利性,且增加了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刮碰的分体式协同演练仿真座舱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真座舱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防刮碰的分体式协同演练仿真座舱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有人机与无人机配合完成特定任务的协同模式已经被各国认可,为了提高协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研制有人机-无人机协同演练仿真系统,一方面验证协同控制机制、算法能否完成特定任务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有人机飞行员、无人机操作员、指挥员在仿真环境中反复练习,提高对协同模式的熟练度。现有的协同演练仿真座舱结构,由于仿真座舱内的座椅只能横向调整位置,而难以调整座椅高度,导致身高较低的人或身高较高的人在座椅上不便操作控制台,进而影响体验效果;同时协同演练仿真座舱结构一般都是放置在地面上,而这很容易使仿真座舱结构的外表面造成刮损或受到撞击而发生形变,进而影响仿真座舱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难以对仿真座舱内的座椅高度进行调节与仿真座舱结构的表面易受刮损或受撞击易发生形变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防刮碰的分体式协同演练仿真座舱结构。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刮碰的分体式协同演练仿真座舱结构,包括座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主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玻璃板(2),所述座舱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的内部安装有多个缓冲弹簧(17),多个所述缓冲弹簧(17)的一端连接有防撞垫(4),所述防撞垫(4)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气垫(5),所述座舱主体(1)的内部下方开设有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丝杆(11),所述第二丝杆(1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螺纹套(19),所述第二螺纹套(19)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顶部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刮碰的分体式协同演练仿真座舱结构,包括座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主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玻璃板(2),所述座舱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的内部安装有多个缓冲弹簧(17),多个所述缓冲弹簧(17)的一端连接有防撞垫(4),所述防撞垫(4)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气垫(5),所述座舱主体(1)的内部下方开设有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丝杆(11),所述第二丝杆(1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螺纹套(19),所述第二螺纹套(19)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顶部安装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所述安装座(8)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第一电机(9),两个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延伸至第一滑槽(20)内部的第一丝杆(10),两个所述第一丝杆(10)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一螺纹套(12),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套(12)之间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4),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顶部固定有多个支撑杆(16),多个所述支撑杆(16)的顶端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顶部安装有座椅(6),所述座舱主体(1)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操作台(3),所述座舱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隔板(23),所述座舱主体(1)的外表面两侧均通过铰链安装有安全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刮碰的分体式协同演练仿真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6)和第一支撑板(7)的宽度和长度均小于安装座(8)的长度和宽度,所述安装座(8)的外表面安装有防护垫。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祥源
申请(专利权)人:娄底鼎力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