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93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包括:卡环和卡环导入机构,所述卡环具有一开口端形成不封闭环体;卡环导入机构包括导头和压板,所述导头设于所述压板上并与所述压板抵接,所述卡环能够套设于所述导头上,所述卡环导入机构用于与卡环配合将回位弹簧归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卡环与卡环导入机构的相配合,回位弹簧在受到压力后在轮毂上压缩,卡环能够在卡环导入机构的带动下进入卡环槽并固定在卡环槽上,撤去卡环导入机构后回位弹簧会回弹部分位移至卡环处,完成对回位弹簧的固定,实现了的卡环的精确导入,结构简单并容易操作,在安装过程中不要借助人工外力进行引导,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对人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
技术介绍
重型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通常都有回位弹簧,离合器分离时,在回位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活塞回到初始位置,使离合片和摩擦片彻底分离。目前,部分离合器的回位弹簧需要压缩到一定程度并使用卡环固定位置;该卡环装配时,由于弹簧压力较大,传统的安装方法是,先将卡环放置在安装部位上方,使用压机按压弹簧上的压板使弹簧压缩,再手工用专用卡环钳夹住卡环装入卡环槽中,最后慢慢松开压机,在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压板上移至卡环位置卡住弹簧,完成安装,现有的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压机有压力的情况下将手伸入压机的工作范围内,有一定安全隐患,且用卡环钳装卡环的操作空间有限不易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需要在压机有压力的情况下将手伸入压机的工作范围内,有一定安全隐患,且用卡环钳装卡环的操作空间有限不易装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环和卡环导入机构,所述卡环具有一开口端形成不封闭环体;卡环导入机构包括导头和压板,所述导头设于所述压板上并与所述压板抵接,所述卡环能够套设于所述导头上,所述卡环导入机构用于与卡环配合将回位弹簧归位。所述压板包括L形圆环,所述L形圆环包括内圆环与外圆环,所述外圆环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圆环的高度,所述内圆环的内边缘与所述回位弹簧的内边缘重合。所述导头包括圆柱本体,所述圆柱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内圆环抵接。所述圆柱本体另一端上开设有倒角,便于所述卡环套设在所述圆柱本体上。所述卡环导入机构还包括压头,套设于所述导头上,用于与压机接触提供弹簧归位所需的动力。所述压头包括第一内腔,所述导头能够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压头的一端与压机抵接,所述压头的另一端内设凹槽,所述卡环能够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压头的另一端还与所述外圆环抵接。所述压头还包括第二内腔,所述导头还包括一凸起,所述凸起设于圆柱本体另一端上,所述凸起能够设于所述第二内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内腔抵接。所述卡环、回位弹簧、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圆柱本体、凸起以及压板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卡环为弹性材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Ⅰ)本技术的装置,通过卡环与卡环导入机构的相配合,回位弹簧在受到压力后在轮毂上压缩,卡环能够在卡环导入机构的带动下进入卡环槽并固定在卡环槽上,撤去卡环导入机构后回位弹簧会回弹部分位移至卡环处,完成对回位弹簧的固定,实现了的卡环的精确导入,结构简单并容易操作,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人工外力进行引导,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对人体的伤害。(Ⅱ)本技术的装置,通过设置压头、导头和压板,压头与压机抵接提供装置需要的压力,卡环套设在导头上,在导头和压板的配合下与压头提供的压力下朝向开环槽的方向运动,直至卡在卡环槽内,实现了卡环的精准有效安装。(Ⅲ)本技术的装置,通过在导头的圆柱本体上设置倒角,能够使卡环更容易的套设在导头上,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Ⅳ)本技术的装置,通过在导头上设置凸起以及在压头上设置第二内腔,并使轮毂、卡环、回位弹簧、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圆柱本体、凸起以及压板的中心轴线重合,保证了操作过程中卡环不易偏移,提高了卡环的安装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置在卡环安装前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置在卡环安装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轮毂,2-回位弹簧,3-卡环槽,4-卡环,5-卡环导入机构;501-压头,502-导头,503-压板;5031-内圆环,5032-外圆环;5021-圆柱本体,5022-倒角,5023-凸起;5011-第一内腔,5012-凹槽,5013-第二内腔。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卡环4和卡环导入机构5,所述卡环4具有一开口端形成不封闭环体;卡环导入机构5包括导头502和压板503,所述导头502设于所述压板503上并与所述压板503抵接,所述卡环4能够套设于所述导头502上,所述卡环导入机构5用于与卡环4配合将回位弹簧2归位。本技术的装置,用于将回位弹簧2固定在轮毂1上,通过在轮毂1上设有卡环槽3通过卡环导入机构将卡环4与导入卡环槽,进而完成对回位弹簧的固定工作,将卡环4套设在导头502上,并向卡环4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卡环4受力在导头502上向轮毂上运动并带动压板503和伸缩弹簧2向下运动,直至卡环4进入卡环槽3并固定在卡环槽3上,撤去卡环导入机构5后回位弹簧2会回弹部分位移至卡环4处,完成对回位弹簧2的固定,实现了的卡环4的精确导入,本装置结构简单并容易操作,在安装过程中不要借助人工外力进行引导,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对人体的伤害。其中,本实施例中,导头和压板的采用45#钢。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板503包括L形圆环,所述L形圆环包括内圆环5031与外圆环5032,所述外圆环5032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圆环5031的高度,所述内圆环5031的内边缘与所述回位弹簧2的内边缘重合。其中,压板设置为L形圆环,内圆环5031用于与导头502接触,外圆环5032用于与压头501接触,在压头501的压力下输送卡环4从导头502向轮毂1上移动。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头502包括圆柱本体5021,所述圆柱本体5021的一端与所述内圆环5031抵接。其中,圆柱本体5021的外经与卡环的内径相同,为了使卡环4能够套设在导头502上。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柱本体5021另一端上开设有倒角5022,便于所述卡环4套设在所述圆柱本体5021上。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环导入机构5还包括压头501,套设于所述导头502上,用于与压机接触提供弹簧归位所需的动力。其中,压头501采用45#钢。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头501包括第一内腔5011,所述导头502能够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内5011,所述压头501的一端与压机抵接,所述压头501的另一端内设凹槽5012,所述卡环4能够放置在所述凹槽5012内,所述压头501的另一端还与所述外圆环5032抵接。其中,凹槽5012的作用是为卡环4在移动过程中提供放置空间。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卡环(4),所述卡环(4)具有一开口端,形成不封闭环体;/n卡环导入机构(5),包括导头(502)和压板(503),所述导头(502)设于所述压板(503)上并与所述压板(503)抵接,所述卡环(4)能够套设于所述导头(502)上,所述卡环导入机构(5)用于与卡环(4)配合将回位弹簧(2)归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环(4),所述卡环(4)具有一开口端,形成不封闭环体;
卡环导入机构(5),包括导头(502)和压板(503),所述导头(502)设于所述压板(503)上并与所述压板(503)抵接,所述卡环(4)能够套设于所述导头(502)上,所述卡环导入机构(5)用于与卡环(4)配合将回位弹簧(2)归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03)包括L形圆环,所述L形圆环包括内圆环(5031)与外圆环(5032),所述外圆环(5032)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圆环(5031)的高度,所述内圆环(5031)的内边缘与所述回位弹簧(2)的内边缘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头(502)包括圆柱本体(5021),所述圆柱本体(5021)的一端与所述内圆环(5031)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本体(5021)另一端上开设有倒角(5022),便于所述卡环(4)套设在所述圆柱本体(5021)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回位弹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导入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刘国樑刘涛王军梁昭李革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双特智能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