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筒式手持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88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筒式手持风扇,包括外壳体及设于外壳体内的扇叶、电机、控制电路板及电源,电机连接于扇叶并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外壳体包括手柄及设于手柄一端的风扇体,风扇体呈筒状结构且其一端设有进风栅格盘,风扇体的另一端形成与进风栅格盘相对的出风口,进风栅格盘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阵列管孔,且进风栅格盘所在平面低于风扇体的侧壁端面,进风栅格盘与风扇体的侧壁之间还设有过渡斜面。进风栅格盘起到很好的整流作用,可避免形成扰流而产生气动噪音,过渡斜面可避免侧向高速气流通过边口而产生的噪音,从而使手持风扇具有较小的噪音;进风栅格盘还使出风聚拢,提高风速,增大送风距离,且不会卷到长发,使用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筒式手持风扇
本技术涉及风扇
,尤其涉及一种管筒式手持风扇。
技术介绍
便携式风扇由于小巧精致、方便携带且便于近距离使用,因此得到较多人的喜爱。现有的便携式风扇普遍使用电机驱动轴流风叶,空气从叶片的后端流入,通过叶片被升压后由叶片的前缘流出,轴流风叶与气流配合的好坏,对风扇的能效比、噪音等都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便携式风扇,由扁平的全开放式前后网罩组成,利用了侧面进风,因此容易卷到长发,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在离心力作用下空气流出叶片时呈散射状扩散,从而导致排出叶片的气流流速降低,出风发散,送风距离较短,气流不能针对小面积进行对流换热,电风扇的能效比降低;再者,现有便携式风扇的扇头部分尺寸大,不方便包装及携带,并且功能单一。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送风距离远、噪音小、功能多样且便携、使用安全的管筒式手持风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距离远、噪音小、功能多样且便携、使用安全的管筒式手持风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管筒式手持风扇,包括外壳体及设于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筒式手持风扇,包括外壳体及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扇叶、电机、控制电路板及电源,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扇叶,且所述电机、所述电源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壳体包括手柄及设于所述手柄一端的风扇体,所述风扇体呈筒状结构且其一端设有进风栅格盘,所述风扇体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进风栅格盘相对的出风口,所述进风栅格盘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阵列管孔,且所述进风栅格盘所在平面低于所述风扇体的侧壁端面,所述进风栅格盘与所述风扇体的侧壁之间还设有过渡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筒式手持风扇,包括外壳体及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扇叶、电机、控制电路板及电源,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扇叶,且所述电机、所述电源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包括手柄及设于所述手柄一端的风扇体,所述风扇体呈筒状结构且其一端设有进风栅格盘,所述风扇体的另一端形成与所述进风栅格盘相对的出风口,所述进风栅格盘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阵列管孔,且所述进风栅格盘所在平面低于所述风扇体的侧壁端面,所述进风栅格盘与所述风扇体的侧壁之间还设有过渡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栅格盘呈蜂窝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进风栅格盘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介于15°~75°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筒式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体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与所述风扇体的内壁同心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内筒的一端并正对所述进风栅格盘,所述电机容置于所述内筒内并凸伸出所述内筒而连接所述扇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谢志尧陈武冰龙金明莫红高乙禾黄路生黄树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盛沃高叶轮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