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块罩面的城市高度精细化管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387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块罩面的城市高度精细化管控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获取表现研究区域高度控制要素的地图资料;步骤二:在景观目标与视觉敏感地块周边,确定重要的观景视点及其相关视域;步骤三:针对视觉敏感地块,制定城市高度控制原则;步骤四:在ArcGIS平台为视觉敏感地块建立建筑高度控制面模型;步骤五:在建筑高度控制面模型基础上建立地块罩面模型;步骤六:在地块城市设计图则中应用地块罩面模型,用于城市高度精细化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块罩面的城市高度精细化管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规划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块罩面的城市高度精细化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自然山水或人文景观的保护与显现具有绿色生态保护、场所活力激发和城市特色塑造等多重价值。由于临山近水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周边地段常为土地开发的热点地段,而土地潜在的价值有可能带来对高强度开发土地的诉求,由此形成景观保护与建设高度控制的冲突与矛盾。此类地段中的开发建设地块因此成为城市中的视觉敏感地块。国内目前对视觉敏感地块的高度管控,在管控方法上较多采用“视廊”或分区控制等二维方法,并在规划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大量采用“放气球”式的试错法。上述方法在复杂地形下较难适应,也难以体现与运动相关联的景观感知的动态性;在管控指标上较多采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以地块为单位的单一高度上限值为管控指标。对于城市视觉敏感地块,尤其是大尺度地块而言,在同样的高度上限指标内,由于城市下垫面的起伏影响以及相同高度的建筑在地块内的布局差异,可能形成的建筑形体轮廓将千差万别,对于城市山水与人文景观产生的影响较难预判。有鉴于此,针对城市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地块罩面的城市高度精细化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获取表现研究区域高度控制要素的地图资料;所述高度控制要素包括景观目标、观景视点及其相关视域以及视觉敏感地块;/nS2:在景观目标与视觉敏感地块周边,确定重要的观景视点及其相关视域;/nS3:针对视觉敏感地块,制定城市高度控制原则;所述城市高度控制原则是指从观景视点观察景观目标时,景观目标应能呈现的最少范围指标,即最低可视标高;/nS4:在ArcGIS平台为视觉敏感地块建立建筑高度控制面模型;包括:/nS4.1:运用ArcGIS的“视域”命令查找观景点的可视面范围,确定目标点的空间位置,建立景观目标最低可视标高点的连线,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块罩面的城市高度精细化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表现研究区域高度控制要素的地图资料;所述高度控制要素包括景观目标、观景视点及其相关视域以及视觉敏感地块;
S2:在景观目标与视觉敏感地块周边,确定重要的观景视点及其相关视域;
S3:针对视觉敏感地块,制定城市高度控制原则;所述城市高度控制原则是指从观景视点观察景观目标时,景观目标应能呈现的最少范围指标,即最低可视标高;
S4:在ArcGIS平台为视觉敏感地块建立建筑高度控制面模型;包括:
S4.1:运用ArcGIS的“视域”命令查找观景点的可视面范围,确定目标点的空间位置,建立景观目标最低可视标高点的连线,并生成TIN格式的控制面域,当观景区和/或目标区由多个高度坐标不同的点构成时,那么控制面域将变成一个连续的曲面;
S4.2:在ArcGIS环境中,将控制视域的TIN格式转化格栅格式,运用“栅格计算器”命令进行视域与地形表面的“减法”运算,得到用地可建设的相对高度值,如果一个地块被多个控制视域覆盖,那么按照最小值的原则选取控制高度值;
S4.3:建筑高度控制面具有三维曲面的复杂性,通过ArcGIS的可视化处理,将曲面简化为阶梯状的连续平台,便于取得地块内任意一点的建筑高度控制上限值;所述建筑高度控制上限值为建筑高度控制的绝对高度值;
S5:在建筑高度控制面模型基础上建立地块罩面模型;所述地块罩面,包括由地块水平向可建设的最大范围和地块垂直向建筑高度控制面组成的三维空间范围,反映出地块内建筑在水平向与垂直向可占据的空间最大值;
S6:在地块城市设计图则中应用地块罩面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韩冬青宋亚程王恩琪方榕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