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震断裂带大断面特殊变形缝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81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断裂带大断面特殊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在断裂带二衬变形缝位置的衬砌端头两侧对称设置的马蹄形衬砌端头结构,两侧马蹄形衬砌端头结构之间为变形缝,所述变形缝外侧及内侧均设置有W型止水带,其中,位于外侧的W型止水带外配合设置有一个Ω型止水带;所述变形缝内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端模板,两个端模板外侧的外壁设置有支撑机构,端模板与二衬内的钢筋焊接固定;所述变形缝外侧的W型止水带两翼和Ω型止水带两翼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圈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螺栓焊接到二衬内的钢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跨断层带处普通变形缝防水措施不能继续保证防水功能的缺陷,操作简单,价格合理,使用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震断裂带大断面特殊变形缝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震断裂带大断面特殊变形缝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复杂,断裂构造广泛发育。随着我国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广泛,尤其地铁建设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不可避免要穿越活动断层,地震断裂带活动是造成地下工程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地震作用及活动性断层持续蠕滑产生的累积剪切错断都会对隧道衬砌安全、轴线稳定产生严重的破坏。通过长期的国内外隧道设计与建设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对于一般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变形缝防水已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设计方案。针对铁路或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缝处防水通常采用外贴式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背水面密封胶嵌缝的防水方法,同时也可对变形缝处预留注浆导管进行注浆防水补强。止水带是变形缝防水措施中最为主要的防水措施,现阶段针对变形缝处的变形型止水带(能够适应接缝变形的止水带),可分为封闭型(中心孔等)和开敞型(中心变形体不封口)两种,开敞型包括W型、F型、Ω型、波型等,一般止水带的适应变形量一般不超过3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地震断裂带大断面特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在断裂带二衬变形缝位置的衬砌端头两侧对称设置的马蹄形衬砌端头结构,两侧马蹄形衬砌端头结构之间为变形缝,所述变形缝外侧及内侧均设置有W型止水带,其中,位于外侧的W型止水带外配合设置有一个Ω型止水带;/n所述变形缝内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端模板,两个端模板外侧壁设置有支撑机构,且端模板与二衬内的钢筋焊接固定;/n所述变形缝外侧的W型止水带两翼和Ω型止水带两翼上下对应叠放且位于支撑机构上,上下翼板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圈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螺栓焊接到二衬内的钢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震断裂带大断面特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断裂带二衬变形缝位置的衬砌端头两侧对称设置的马蹄形衬砌端头结构,两侧马蹄形衬砌端头结构之间为变形缝,所述变形缝外侧及内侧均设置有W型止水带,其中,位于外侧的W型止水带外配合设置有一个Ω型止水带;
所述变形缝内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端模板,两个端模板外侧壁设置有支撑机构,且端模板与二衬内的钢筋焊接固定;
所述变形缝外侧的W型止水带两翼和Ω型止水带两翼上下对应叠放且位于支撑机构上,上下翼板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圈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螺栓焊接到二衬内的钢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地震断裂带大断面特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槽钢和斜杆,所述槽钢通过斜杆固定在端模板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地震断裂带大断面特殊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外侧的W型止水带和Ω型止水带开口均向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发财徐霖卢军王维俊孟英杰田雷朋李静张磊孙国锋李猛秦慧敏陈新武王泱泱杨国明李娜刘元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二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