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网规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对目标规划区域内的电力需求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网内电源和区外电力受入情况,并基于负荷预测结果得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和目标电源规划方案确定目标规划区域内的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对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进行接入系统规划,确定至少一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对各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依次进行电气分析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目标规划区域的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案。本申请通过在网架规划过程中同时考虑网内电源和区外电力受力的影响,能够提高受端主网架的安全稳定,保障新规划的受端主网架在新特性下安全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及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规划
,尤其涉及一种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特高压电网以实现电能远距离传输为主要目的,在特高压电网的发展进程中,“受端电网”与“送端电网”的概念应运而生:①狭义层面上,“受端电网”是指从能源基地接受电力能源受入的电网,一般位于我国中东部负荷密集区域;“送端电网”则是指将各类大型能源送出的电网,一般位于我国西部能源密集区域。②广义层面上,“受端电网”是指从外部区域接受电力能源受入的电网,“送端电网”则是指将电力能源供应给其他区域的电网。目前,受区外电力大规模受入等影响,受端电网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受端电网安全稳定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包括:对目标规划区域内的电力需求情况进行预测,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所述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包括负荷预测结果;同时考虑网内电源和区外电力受入情况,并基于所述负荷预测结果进行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源规划,得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和所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内的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对所述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进行接入系统规划,确定至少一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对各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依次进行电气分析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受端主网架规划装置,包括:电力需求预测模块,用于对目标规划区域内的电力需求情况进行预测,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所述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包括负荷预测结果;电源规划模块,用于同时考虑网内电源和区外电力受入情况,并基于所述负荷预测结果进行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源规划,得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变电站规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和所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内的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备选方案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进行接入系统规划,确定至少一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案获取模块,用于对各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依次进行电气分析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的步骤。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受端网架规划方法首先对目标规划区域内的电力需求情况进行预测,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所述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包括负荷预测结果;然后同时考虑网内电源和区外电力受入情况,并基于所述负荷预测结果进行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源规划,得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和所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内的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对所述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进行接入系统规划,确定至少一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最后对各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依次进行电气分析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案。本实施例通过在网架规划过程中同时考虑网内电源和区外电力受力的影响,能够提高受端主网架的安全稳定,保障新规划的受端主网架在新特性下安全稳定的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端主网架规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微震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部署于监测环境中的微震传感器组,每个微震传感器组包括至少三个微震传感器。对于微震传感器组的布置方式,可以是矩形或其他形状,本专利技术不做具体限定。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方法的流程图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对目标规划区域内的电力需求情况进行预测,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所述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包括负荷预测结果。在本实施例中,在未来规划周期和目标规划区域范围内,对用户的电力需求情况进行预判,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是受端主网架规划的边界条件之一,是电源规划、变电站规划的基础,是进行接入系统规划和电气分析计算所需的基础数据。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包括负荷预测结果和电量预测结果两个方面,前者指高峰负荷时刻规划区域的最大供电负荷预测,后者则指目标规划区域内全年供电量的预测。根据业务需求不同,存在不同口径的负荷与电量。例如,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层面的业务而言,通常以最大用电负荷预测和全社会用电量作为边界条件,即通过用电口径进行预测;而对于电网公司而言,一般以公司所需供电范围内的最大供电负荷量和所需供电量作为边界条件。在本实施例中,符合预测结果的预测方法有三种:①基于国民经济的预测方法,如弹性系数法(GDP增速类比)等;②基于具体用电情况的预测方法,包括分行业/部门预测法、分区域预测法(空间负荷密度预测法)、类比法(如单位人口用电负荷类比)等;③基于历史负荷情况的预测方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法、平均增长率法、趋势外推法、指数平滑法等。这里特别指出,在科学研究领域,还有一种现代负荷预测理论,如灰色数学理论、神经网络方法、专家系统方法等,这类理论虽然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极少。这主要是因为,基于现代负荷预测理论的较为复杂,应用难度大,同时所需的输入参数较多,而在实际工程预测中参数难以做到十分精准,导致现代负荷预测理论的预测误差较大。在本实施例中,电量预测结果的预测方法也有三种:①基于国民经济的预测方法,包括产业产值用电单耗法、弹性系数法(GDP增速类比)等;②基于具体用电情况的预测方法,包括分行业/部门预测法、分区域预测法(空间负荷密度预测法)、类比法(如单位人口用电量类比)等;③基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方法,该方法根据负荷预测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目标规划区域内的电力需求情况进行预测,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所述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包括负荷预测结果;同时考虑网内电源和区外电力受入情况,并基于所述负荷预测结果进行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源规划,得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和所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内的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对所述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进行接入系统规划,确定至少一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对各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依次进行电气分析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目标规划区域内的电力需求情况进行预测,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所述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包括负荷预测结果;同时考虑网内电源和区外电力受入情况,并基于所述负荷预测结果进行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源规划,得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根据所述负荷预测结果和所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内的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对所述最终变电站规划方案进行接入系统规划,确定至少一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对各个网架规划备选方案依次进行电气分析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时考虑网内电源和区外电力受入情况,并基于所述负荷预测结果进行所述目标规划区域的电源规划,得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包括:
步骤一:初始化电源规划方案,并将初始的电源规划方案作为当前电源规划方案,所述当前电源规划方案包括当前网内电源规划信息和当前区外电力受入情况;
步骤二:基于所述负荷预测结果、当前网内电源规划信息和当前区外电力受入情况,得到当前电力平衡分析结果;
步骤三:若当前电力平衡分析结果为当前电源规划方案满足预设电力平衡要求,则将当前电源规划方案作为所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
步骤四:若当前电力平衡分析结果为当前电源规划方案不满足预设电力平衡要求,则根据所述当前电力平衡分析结果更新当前电源规划方案;将更新后的当前电源规划方案带入步骤二,并重复执行步骤二至步骤四,直至得到所述目标电源规划方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预测结果包括供电负荷;所述当前网内电源规划信息包括网内机组装机容量和网内机组受阻容量;所述区外电力受入情况包括区外电力受入容量和区外电力受阻容量;
所述基于所述负荷预测结果、当前网内电源规划信息和当前区外电力受入情况,得到当前电力平衡分析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供电负荷和预设备用容量,确定需求工作容量;
将所述网内机组装机容量减去所述网内机组受阻容量,得到网内机组工作容量;
将所述区外电力受入容量减去所述区外电力受阻容量,得到区外电力工作容量;
将所述需求工作容量分别减去所述网内机组工作容量和所述区外电力工作容量,得到装机缺额;
根据所述装机缺额确定所述当前电力平衡分析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端主网架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平衡分析结果包括装机缺额;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电力平衡分析结果更新当前电源规划方案,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博,王涛,王颖,吴鹏,邵华,杨宏伟,邢琳,张章,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