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80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建筑物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根据所述自振频率对所述待测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实现了建筑物结构的健康监测,不依赖于人工检测,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建筑物安全评估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建筑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筑物日益增多,大量新型、复杂的建筑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出现。为了保证建筑物在日常生活办公中能够安全的使用,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健康监测,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的传统方法是通过人工检测确定建筑物的一些参数,根据得到的参数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这种评估方式依靠人工完成,检测设备和程序都比较复杂,成本高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建筑物结构的健康监测,提高建筑物安全评估的效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建筑物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根据所述自振频率对所述待测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进一步的,获取待测建筑物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包括:通过设置在待测建筑物内的密集阵列地震仪获取预设观测周期内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一步的,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包括:通过地震互相关干涉技术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进一步的,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包括:通过所述校正数据的PSD谱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进一步的,根据所述自振频率对所述待测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包括:若所述自振频率不在预设标准频率范围内,则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进一步的,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速度扰动;根据所述速度扰动对所述待测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进一步的,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速度扰动包括:通过地震干涉反卷积技术提取所述校正数据的待测物响应数据;通过移动窗互谱方法对所述待测物响应数据进行计算,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在预设分辨率内的速度扰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建筑物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数据校正模块,用于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自振频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第一安全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振频率对所述待测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运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运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通过获取待测建筑物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根据所述自振频率对所述待测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实现了建筑物结构的健康监测,不依赖于人工检测,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建筑物安全评估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建筑物结构健康进行监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包括:S110、获取待测建筑物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具体的,待测建筑物指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的建筑物,一般的,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也就是对建筑物进行健康检测,即确定建筑物结构是否正常或安全。地震背景噪声数据是指由安装在待测建筑物内部的地震仪测量得到的背景噪声数据。S120、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具体的,获取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包含时间信息,该时间信息通常为地震仪获取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的时间,那么该时间信息与地震仪的时间准度密切相关。钟漂校正则是对地震背景噪声数据的时间信息进行校正,使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具备准确的时间信息,校正后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为校正数据。S130、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具体的,自振频率是指待测建筑物自身固有的振动频率。PSD(PowerSpectralDensity,功率谱密度)可以描述的信号或者时间序列的功率是如何随频率分布或变化的,故绘制校正数据的PSD谱,即可确定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一般的,PSD谱中的一个峰值所对应的频率,即为待测建筑物的一个自振频率,待测建筑物通常包括多个自振频率,一般称为多阶自振频率。S140、根据所述自振频率对所述待测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具体的,建筑物的自振频率是其自身的一个固有属性,与外界激励无关,因此,当待测建筑物处于可以安全使用的状态时,其自振频率应处于标准频率范围内。然而,当建筑物自身结构发生变化时,其自振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待测建筑物遭遇大地震或强风破坏,导致建筑结构出现损伤,其自振频率往往会变小。因此,当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不在预设标准频率范围内时,则说明待测建筑物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通过获取待测建筑物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根据所述自振频率对所述待测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实现了建筑物结构的健康监测,不依赖于人工检测,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建筑物安全评估的效率。实施例二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测建筑物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n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n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n根据所述自振频率对所述待测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测建筑物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
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
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
根据所述自振频率对所述待测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测建筑物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包括:
通过设置在待测建筑物内的密集阵列地震仪获取预设观测周期内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包括:
通过地震互相关干涉技术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校正数据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包括:
通过所述校正数据的PSD谱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的自振频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自振频率对所述待测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包括:
若所述自振频率不在预设标准频率范围内,则确定所述待测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地震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钟漂校正,得到校正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校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震吴晓阳任鹏飞邹长桥李世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