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差异化负荷匹配的配电网网架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配电网网架构建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差异化负荷匹配的配电网网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TotalSupplyCapability,TSC)是指给定结构和参数的配电网在满足容量、功率等运行约束和所有馈线N-1校验约束的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最大供电负荷。这个最大供电负荷主要受主变容量约束、主变之间的转供能力、馈线运行参数、馈线联络情况等的影响。因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受主变容量约束、馈线容量约束、主变与主变站内站外联络情况、馈线与馈线联络情况、现有负荷分布情况的影响。为提高区域最大供电能力,目前一般采用新增电网布局的方式,然而新增线路需要增加线路通道和出线间隔,容易造成不同电压等级电网资源的浪费。配电网网格化构建是以主干道路、河流湖泊山脉、行政区域、负荷类型等因素进行分片区、地块网格化进行规划,使供电单元的供电范围清晰、边界明确,这对于配电网的“标准化”、“差异化”、“精益化”建设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这种配电网网架构建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差异化负荷匹配的配电网网架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n1)对待构建的配电网的电网拓扑结构进行数据收集;/n2)根据收集的数据,通过负荷接入方法进行供区优化;/n3)对已供区优化的供电单元,建立基于供区优化的供电能力提升数学模型;/n4)选取适用待构建的配电网的电网拓扑结构的供电能力提升数学模型;/n5)根据步骤4)选取的合适的供电能力提升数学模型,计算各个供区划分方案的综合收益;/n6)根据各个供区划分方案的综合收益大小,获取目标网架接线方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差异化负荷匹配的配电网网架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对待构建的配电网的电网拓扑结构进行数据收集;
2)根据收集的数据,通过负荷接入方法进行供区优化;
3)对已供区优化的供电单元,建立基于供区优化的供电能力提升数学模型;
4)选取适用待构建的配电网的电网拓扑结构的供电能力提升数学模型;
5)根据步骤4)选取的合适的供电能力提升数学模型,计算各个供区划分方案的综合收益;
6)根据各个供区划分方案的综合收益大小,获取目标网架接线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差异化负荷匹配的配电网网架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收集的数据包括配电网的元件参数和负荷信息,所述负荷信息包括各个供电单元中开关站或环网站的负荷峰值,以及负荷错峰效应后的最高负荷、可用供电能力和负荷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差异化负荷匹配的配电网网架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过负荷接入方法进行供区优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以下一种方式或多种方式的组合:
通过负荷接入不同环网站或开关站实现供区优化;通过负荷接入不同架空分段实现供区优化;通过双环网开关站I、II段母线调整实现供区优化;以及通过不同单环网互换部分环网站实现供区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差异化负荷匹配的配电网网架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建立的基于供区优化的供电能力提升数学模型包括供电能力提升收益模型、供区优化费用模型和供电能力综合收益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差异化负荷匹配的配电网网架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供电能力提升收益模型的表达式为:
式中:CATSC为供电能力提升收益,Cl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