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73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具体施工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外侧为梯形内侧为矩形,底座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活动插接有挡板,挡板外侧设有反光提示层,反光提示层与挡板之间通过胶接形式固定连接,反光提示层表层通过反光材料印刷有警示危险标志,挡板前后两面贯穿设置有空气导流孔,挡板背面顶部设有第一卡位,第一卡位下方设有第二卡位,第二卡位下方设有第一扣合槽,第一卡位、第二卡位和第一扣合槽竖直轴线重合,第一卡位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挡板插接到底座上,将挡板背面的支撑杆拉出,通过插入限位条和插销固定连接挡板和底座,实现市政施工防护装置的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工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市政施工工程中,为了方便施工,需要用防护装置将施工现场围起来,避免路过的行人或车辆进入施工区域发生危险,也使市容看上去更加干净整齐,防止施工材料或垃圾滚落到干净路面,目前市政施工现场施工用临边防护装置多种多样,都需要现场组装。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但是现有技术中防护装置大多存在现场组装的时间较长,另外出险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容易造成防护装置倒塌,不够稳固,不易搬运,有些需要用扎带逐一连接,且拆卸和组装比较繁琐,容易在组装和拆卸过程中造成零部件的损坏,部分材料不能重复使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通过将底座安装在水平地面上,再将挡板插接在底座上方,挡板底部插入凹槽内,然后在底座背面插入限位条,纤维条穿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再将挡板背面的支撑杆拉开,最后将插销插入插槽内固定挡板,以解决的市政施工防护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外侧为梯形内侧为矩形,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插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外侧设有反光提示层,所述反光提示层与所述挡板之间通过胶接形式固定连接,所述反光提示层表层通过反光材料印刷有警示危险标志,所述挡板前后两面贯穿设置有空气导流孔,所述挡板背面顶部设有第一卡位,所述第一卡位下方设有第二卡位,所述第二卡位下方设有第一扣合槽,所述第一卡位、所述第二卡位和第一扣合槽竖直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卡位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右侧外壁设有第三卡位,所述第三卡位和第一卡位之间距离与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之间距离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位、所述第二卡位和第三卡位均设置为U型,所述支撑杆与第一卡位连接也设置为U型,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卡位通过铆钉插接的方式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杆绕第一卡位作旋转运动。优选的,所述底座背面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凹槽互相垂直且相通。优选的,所述挡板插入所述凹槽内部区域中心部位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与第一限位孔配合使用,所述第二限位孔和第一限位孔中插接有限位条。优选的,所述第二卡位和第三卡位直接活动连接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底部设有配合所述第一扣合槽使用的第一扣合柱,所述支撑杆往所述挡板方向旋转贴合所述挡板时,所述第一扣合柱与所述第一扣合槽扣合。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和限位条连接处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插销。优选的,所述第三卡位还连接有副撑杆,所述副撑杆与第三卡位连接处设置为U型,所述副撑杆与第三卡位之间通过铆钉插接形式活动连接,所述凹槽内侧还设有第四卡位,所述第四卡位与所述副撑杆远离第三卡位的一端通过铆钉活动连接,所述副撑杆底部设有第二扣合柱,所述挡板背面设有与第二扣合柱配合使用的第二扣合槽,所述副撑杆与所述挡板靠拢时所述第二扣合柱和所述第二扣合槽互相扣合。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底板设有凹槽和第一限位孔可以将挡板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底板上;2.挡板设有空气导流孔,当有遇到大风天气时,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导流孔穿过挡板,可以减轻风力的影响,防止挡板被吹倒;3.挡板背面设有支撑架,支撑时与挡板形式三角形结构,整体更加稳定,不易因外力作用而倾倒;4.挡板拆卸后,支撑杆可以与挡板后面扣合,方便拆装和搬运;5.整体都是插接形式安装的,可以实现现场快速组装和拆卸。本技术通过将挡板插接到底座上,将挡板背面的支撑杆拉出,通过插入限位条和插销固定连接挡板和底座,实现市政施工防护装置的快速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底座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侧视图。图中:100本体、110底座、111凹槽、112第一限位孔、113第四卡位、120挡板、121空气导流孔、123第一卡位、124第二卡位、125支撑杆、第三卡位1251、第一扣合柱1252、126折叠杆、127第一扣合槽、128第二扣合槽、129第二限位孔、160副撑杆、161第二扣合柱、130反光提示层、140限位条、141插槽、150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包括本体100,本体100包括底座110、挡板120、反光提示层130、限位条140、插销150,具体的,底座110顶部设有凹槽111,凹槽111内活动插接有挡板120,挡板120外侧设有反光提示层130,反光提示层130与挡板120之间通过胶接形式固定连接,挡板120插入凹槽111内部区域中心部位设有第二限位孔129,第二限位孔129与第一限位孔112配合使用,第二限位孔129和第一限位孔112中插接有限位条140,支撑杆125和限位条140连接处设有插槽141,插槽141内插接有插销150,底座110具有安装挡板120的作用,凹槽111具有插接挡板120的作用,挡板120具有隔离施工现场的作用,反光提示层130具有反光警示周边行人或车辆注意安全的作用,限位条140具有限制挡板120从底座110中抽离的作用,插销150具有限制支撑杆125与限位条140脱离的作用,支撑杆125具有防止挡板120倾倒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挡板120包括空气导流孔121、第一卡位123和第二卡位124具体的,挡板120前后两面贯穿设置有空气导流孔121,挡板120背面顶部设有第一卡位123,第一卡位123下方设有第二卡位124,第二卡位124下方设有第一扣合槽127,第一卡位123、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包括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包括底座(110),所述底座(110)设置外侧为梯形内侧为矩形,所述底座(110)顶部设有凹槽(111),所述凹槽(111)内活动插接有挡板(120),所述挡板(120)外侧设有反光提示层(130),所述反光提示层(130)与所述挡板(120)之间通过胶接形式固定连接,所述反光提示层(130)表层通过反光材料印刷有警示危险标志,所述挡板(120)前后两面贯穿设置有空气导流孔(121),所述挡板(120)背面顶部设有第一卡位(123),所述第一卡位(123)下方设有第二卡位(124),所述第二卡位(124)下方设有第一扣合槽(127),所述第一卡位(123)、所述第二卡位(124)和第一扣合槽(127)竖直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卡位(123)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25),所述支撑杆(125)右侧外壁设有第三卡位(1251),所述第三卡位(1251)和第一卡位(123)之间距离与第一卡位(123)和第二卡位(124)之间距离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包括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包括底座(110),所述底座(110)设置外侧为梯形内侧为矩形,所述底座(110)顶部设有凹槽(111),所述凹槽(111)内活动插接有挡板(120),所述挡板(120)外侧设有反光提示层(130),所述反光提示层(130)与所述挡板(120)之间通过胶接形式固定连接,所述反光提示层(130)表层通过反光材料印刷有警示危险标志,所述挡板(120)前后两面贯穿设置有空气导流孔(121),所述挡板(120)背面顶部设有第一卡位(123),所述第一卡位(123)下方设有第二卡位(124),所述第二卡位(124)下方设有第一扣合槽(127),所述第一卡位(123)、所述第二卡位(124)和第一扣合槽(127)竖直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卡位(123)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25),所述支撑杆(125)右侧外壁设有第三卡位(1251),所述第三卡位(1251)和第一卡位(123)之间距离与第一卡位(123)和第二卡位(124)之间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123)、所述第二卡位(124)和第三卡位(1251)均设置为U型,所述支撑杆(125)与第一卡位(123)连接也设置为U型,所述支撑杆(125)与所述第一卡位(123)通过铆钉插接的方式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杆(125)绕第一卡位(123)作旋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市政施工快装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背面设有第一限位孔(112),所述第一限位孔(112)与所述凹槽(111)互相垂直且相通。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乃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华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