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包括底座、侧板和限位板,底座内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和螺纹杆,螺纹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纹杆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两个螺纹座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升降台,驱动电机,将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垂直方向上的转动,并驱动升降台保持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进行升降台的升降,施工人员站立在升降台上跟随升降提升,提升了施工效率,侧板两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能够辅助支撑住升降台的位置,避免升降台的支撑点单一而倒塌,升降台的两侧分别设有防护板和栏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建筑物的高度也在不断的升高,建筑的难度和施工量也越来越高,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施工图纸和要求进行施工操作,这样建造出的建筑物才会是需要样式的建筑物,施工人员在建筑物的高处进行建设,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升降,就需要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现有的提升支架主要还是脚手架,脚手架时固定好的使用钢管建设的支架结构,本身并不能进行提升,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结构上进行移动,这样的结构虽然非常简单,但是施工人员在走在脚手架上时需要非常的小心,容易出发生安全事故,安全隐患大,并且这样的结构比较耗费人力,施工人员自己进行攀爬提升,导致力量产生消耗,影响接下来的施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提升机构不够安全并且耗费人力的问题。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包括底座、侧板和限位板,所述底座内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两个所述螺纹座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升降台,驱动所述电机,将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垂直方向上的转动,并驱动所述升降台保持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锥齿轮a,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对称轴接在所述底座内侧底面相对两侧的边缘处,且相邻底端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锥齿轮a,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分别贯穿并延伸至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且轴接在所述侧板内侧顶部的中轴处,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底面一侧内壁的边缘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b,所述转动杆b的另一端轴接在所述底座一侧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杆b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导轮b和导轮c。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电机一侧的内壁上对称轴接有转动杆a和转动杆c,所述转动杆a和转动杆c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锥齿轮b和锥齿轮c,所述锥齿轮b和锥齿轮c分别与两个所述锥齿轮a相啮合,所述转动杆a相邻所述锥齿轮b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导轮a,所述导轮a和所述导轮c之间通过皮带a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c相邻所述底座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导轮d,所述导轮d与所述导轮b之间通过皮带b传动连接。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侧板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所述侧板内侧的底面均对称安装有固定杆,四个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上均滑动连接有升降座,四个所述升降座和两个所述螺纹座相对一侧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移动槽的外侧,且与所述升降台相对两侧的外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台顶部一侧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升降台远离所述防护板一侧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栏杆,所述栏杆的外壁上铰接有拦门。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技术,利用电机带动导轮和皮带之间进行传动,再使得锥齿轮之间啮合转动,使得螺纹杆转动,从而进行升降台的升降,施工人员站立在升降台上跟随升降提升,不会耗费人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施工效率。2、该技术,螺纹杆在使得升降台升降时,侧板两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能够辅助支撑住升降台的位置,避免升降台的支撑点单一,出现倒塌的现象。3、该技术,升降台的两侧分别设有防护板和栏杆,能够很好的保护住施工人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角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机构俯视角剖面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1、底座;2、侧板;21、固定杆;22、升降座;23、移动槽;3、限位板;4、升降机构;41、电机;42、锥齿轮a;43、转动杆a;431、导轮a;432、锥齿轮b;44、螺纹杆;441、螺纹座;45、皮带a;46、转动杆b;461、导轮b;462、导轮c;47、皮带b;48、转动杆c;481、导轮d;482、锥齿轮c;5、升降台;51、防护板;52、栏杆;53、拦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3,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包括底座1、侧板2和限位板3,将装置放置在需要进行提升施工的位置,通过翻转拦门53,施工人员可以进入到升降台5上,在从铰接处翻转拦门53将拦门53关闭,两侧的防护板51和栏杆52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工作,减少安全隐患,需要开始升降时,启动电机41,电机41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杆b46转动,转动杆b46外壁上固定安装的导轮b461和导轮c462跟随转动杆b46同步转动,由于导轮a431和导轮c462之间通过皮带a45传动连接,导轮d481与导轮b461之间通过皮带b47传动连接,所以在导轮b461和导轮c462转动时能够分别带动导轮d481和导轮a431转动,则能够分别带动锥齿轮b432和锥齿轮c482转动,由于锥齿轮b432和锥齿轮c482分别与两个锥齿轮a42啮合,所以两个锥齿轮a42能够分别带动两个螺纹杆44转动,两个螺纹杆44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441,所有两个螺纹座441能够同步进行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升降台5跟随升降,则能够带动升降座22进行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给升降台5提供一定的支撑力,这样的升降非常的稳定并且非常的方便,节省了施工人员的体力并且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如图1所示,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包括底座(1)、侧板(2)和限位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电机(41)和螺纹杆(44),所述螺纹杆(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杆(44)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441),两个所述螺纹座(441)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升降台(5),驱动所述电机(41),将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垂直方向上的转动,并驱动所述升降台(5)保持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包括底座(1)、侧板(2)和限位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电机(41)和螺纹杆(44),所述螺纹杆(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杆(44)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441),两个所述螺纹座(441)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升降台(5),驱动所述电机(41),将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垂直方向上的转动,并驱动所述升降台(5)保持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还包括锥齿轮a(42),两个所述螺纹杆(44)的底端对称轴接在所述底座(1)内侧底面相对两侧的边缘处,且相邻底端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锥齿轮a(42),两个所述螺纹杆(44)的顶端分别贯穿并延伸至两个所述侧板(2)的内侧,且轴接在所述侧板(2)内侧顶部的中轴处,所述电机(4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底面一侧内壁的边缘处,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b(46),所述转动杆b(46)的另一端轴接在所述底座(1)一侧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杆b(46)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导轮b(461)和导轮c(4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远离所述电机(41)一侧的内壁上对称轴接有转动杆a(43)和转动杆c(48),所述转动杆a(4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先强,
申请(专利权)人:严先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