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先强专利>正文

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68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包括底座、侧板和限位板,底座内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和螺纹杆,螺纹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纹杆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两个螺纹座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升降台,驱动电机,将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垂直方向上的转动,并驱动升降台保持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进行升降台的升降,施工人员站立在升降台上跟随升降提升,提升了施工效率,侧板两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能够辅助支撑住升降台的位置,避免升降台的支撑点单一而倒塌,升降台的两侧分别设有防护板和栏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建筑物的高度也在不断的升高,建筑的难度和施工量也越来越高,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施工图纸和要求进行施工操作,这样建造出的建筑物才会是需要样式的建筑物,施工人员在建筑物的高处进行建设,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升降,就需要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现有的提升支架主要还是脚手架,脚手架时固定好的使用钢管建设的支架结构,本身并不能进行提升,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结构上进行移动,这样的结构虽然非常简单,但是施工人员在走在脚手架上时需要非常的小心,容易出发生安全事故,安全隐患大,并且这样的结构比较耗费人力,施工人员自己进行攀爬提升,导致力量产生消耗,影响接下来的施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提升机构不够安全并且耗费人力的问题。r>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包括底座(1)、侧板(2)和限位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电机(41)和螺纹杆(44),所述螺纹杆(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杆(44)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441),两个所述螺纹座(441)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升降台(5),驱动所述电机(41),将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垂直方向上的转动,并驱动所述升降台(5)保持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包括底座(1)、侧板(2)和限位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电机(41)和螺纹杆(44),所述螺纹杆(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杆(44)的外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座(441),两个所述螺纹座(441)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升降台(5),驱动所述电机(41),将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转化为垂直方向上的转动,并驱动所述升降台(5)保持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还包括锥齿轮a(42),两个所述螺纹杆(44)的底端对称轴接在所述底座(1)内侧底面相对两侧的边缘处,且相邻底端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锥齿轮a(42),两个所述螺纹杆(44)的顶端分别贯穿并延伸至两个所述侧板(2)的内侧,且轴接在所述侧板(2)内侧顶部的中轴处,所述电机(4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底面一侧内壁的边缘处,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b(46),所述转动杆b(46)的另一端轴接在所述底座(1)一侧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杆b(46)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导轮b(461)和导轮c(4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可提升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远离所述电机(41)一侧的内壁上对称轴接有转动杆a(43)和转动杆c(48),所述转动杆a(4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先强
申请(专利权)人:严先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