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67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包括上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型材组件、第二型材组件和第四型材组件组装而成;第一型材组件、第二型材组件都包括主体和从主体上两侧延伸形成的连接部,第一型材组件的主体向内垂直延伸形成顶板,连接部位于顶板的末端;第四型材组件包括第一主板、从第一主板的内侧面中部斜向下延伸的用于连接反光板的第二主板,第二主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墙面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或第二主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光源装置的安装槽,第一主板的上端和第三连接板的下端分别设置连接部。所述新型横楣结构具有制造成本低、可进行批量生产和高效组装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满足大订单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
本技术涉及吊楣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
技术介绍
在面积较大、商品比较齐全的商场中密布了各种类型的销售不同产品的大小商铺或展柜,而这些商铺由于柜台占地面积小,为了博得消费者的眼球,各个商铺后方墙壁固定安装类似门头的横楣,这种横楣较吊装的吊楣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低,应用范围广,也可用于室外门头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装潢效果的追求,横楣的结构和展示效果也得到发展。现有的常见横楣,其用于展示的外表面通常标识有店铺名称或产品品牌,并在侧边设置有增加美观度的灯具,不仅吸引了刺激消费者的消费眼线,提高店铺的识别度,并且也增加店面的美观提高档次。但是,如图1所示的现有常规横楣(也可作为吊楣进行安装),其包括由内部骨架的木质框架01和包覆在木质框架01的外表面的铝塑板02组成的主体结构,常规横楣的主体结构的底部外侧设置灯带03,灯带上方的主体结构上斜面上固定粘接有反光膜04,用于反射底部灯带的灯光。上述木质框架为木质材料固定连接形成,由于体积庞大,不便拆卸运输,因此通常需要将原材料运至安装地点,在现场测量制作规格后,进行木质框架的制作和组装固定,并在木质框架上进行铝塑板的包覆以及其他部件的安装,如灯带、反光膜等,由此可见,这类传统横楣存在现场制作、组装较为费事费力,工作周期长,效率低,难以进行量产的问题。因此,现有的横楣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这种横楣结构采用四种不同型材组件进行可拆卸的组装,实现横楣结构的快速安装,且各型材组件结构简单,便于运输和安装。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包括上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型材组件、第二型材组件和第四型材组件拼合而成;第一型材组件、第二型材组件都包括作为横楣结构外表面组成部分的主体和从主体上两侧延伸形成的连接部,各型材组件通过连接部与相邻型材组件或待安装墙面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型材组件的主体向内垂直延伸形成顶板,连接部位于顶板的末端;第四型材组件包括与第二型材组件的主体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主板、从第一主板的内侧面中部斜向下延伸的用于连接反光板的第二主板,第二主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墙面进行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或第二主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光源装置的安装槽,第一主板的上端和第三连接板的下端分别设置连接部。优选地,第一型材组件、第二型材组件和第四型材组件的主体上的连接部都为呈平板的第一连接部;或者,主体一端的连接部为呈平板的第一连接部,主体的另一端的连接部采用具有U形横截面的折弯板,即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沿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端开口的U形插槽。优选地,所述的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还包括卡接于第二连接部的U形插槽内的衔接条,衔接条通过同时与并排的两个新型横楣结构的U形插槽配合,实现对多个新型横楣结构的连接。优选地,相连接的两连接部上对应设置连接孔,衔接条上也对应设置连接孔,通过螺栓紧固件与不同连接部、衔接条上的连接孔的配合,实现相邻型材组件的螺接。优选地,第三连接板的下端向外水平延伸出具有U形插槽的第二连接部。优选地,任一型材组件上的一连接部上的外表面设置用于定位的突起,与该连接部相连接的相邻型材组件上的另一连接部上对应设置与突起进行卡接配合的定位槽,所述突起为呈列设置的点状突起或条形突起。优选地,顶板上设置用于与吊挂件下端进行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优选地,第二主板上设置用于插接反光板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新型横楣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两端开口。优选地,第一主板和第三连接板与第二主板的衔接处形成用于插接反光板的第一滑槽,这样设置的第一滑槽的面积最大,便于安装更大的反射板,提高反射板对光源的反射范围和效果,提高吊楣的美观度。优选地,第一主板朝向第二主板的一面设置供LED灯条插接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至少一端开口。优选地,第一型材组件的宽度与第四型材组件的宽度相同,第一型材组件、第四型材组件朝向墙面的连接部分别通过紧固件直接与墙面进行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型材组件的宽度窄于第四型材组件的宽度,第四型材组件通过连接部直接与墙面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型材组件通过连接部与预设在墙面上的第三型材的挂接、卡接或螺接进行固定。本技术提供的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新型横楣结构由三种类型的不同型材组件进行可拆卸的组装而成,这三种不同型材组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运输和安装,可在厂家进行生产后,将这些型材组件运输至应用场地,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多个横楣结构的组装。因此,新型横楣结构具有组装效率高、可进行批量生产和组装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满足大订单客户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吊楣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横楣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新型横楣结构的使用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新型横楣结构的第四组型材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新型横楣结构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新型横楣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如下:1、第一型材组件;11、第一插槽;2、第二型材组件;3、第三型材;A、主体;B、连接部;B1、第一连接部、B2、第二连接部、B21、U形插槽;C、顶板;4、第四组型材件;4a、第一主板;4b、第二主板;4c、第三连接板;41、第二滑槽;42、第一滑槽;5、光源装置;6、反光板;7a、定位突起;7b、定位槽;8、衔接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型材组件(1)、第二型材组件(2)和第四型材组件(4)拼合而成;/n第一型材组件(1)、第二型材组件(2)都包括作为横楣结构外表面组成部分的主体(A)和从主体上两侧延伸形成的连接部(B),各型材组件通过连接部(B)与相邻型材组件或待安装墙面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型材组件(1)的主体向内垂直延伸形成顶板(C),连接部(B)位于顶板(C)的末端;/n第四型材组件(4)包括与第二型材组件(2)的主体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主板(4a)、从第一主板的内侧面中部斜向下延伸的用于连接反光板(6)的第二主板(4b),第二主板(4b)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墙面进行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板(4c),第三连接板(4c)或第二主板(4b)上设有用于安装光源装置(5)的安装槽,第一主板(4a)的上端和第三连接板(4c)的下端分别设置连接部(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型材组件(1)、第二型材组件(2)和第四型材组件(4)拼合而成;
第一型材组件(1)、第二型材组件(2)都包括作为横楣结构外表面组成部分的主体(A)和从主体上两侧延伸形成的连接部(B),各型材组件通过连接部(B)与相邻型材组件或待安装墙面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型材组件(1)的主体向内垂直延伸形成顶板(C),连接部(B)位于顶板(C)的末端;
第四型材组件(4)包括与第二型材组件(2)的主体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主板(4a)、从第一主板的内侧面中部斜向下延伸的用于连接反光板(6)的第二主板(4b),第二主板(4b)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墙面进行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板(4c),第三连接板(4c)或第二主板(4b)上设有用于安装光源装置(5)的安装槽,第一主板(4a)的上端和第三连接板(4c)的下端分别设置连接部(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型材组件(1)、第二型材组件(2)和第四型材组件(4)的主体上的连接部(B)都为呈平板的第一连接部(B1);或者,主体一端的连接部(B)为呈平板的第一连接部(B1),主体的另一端的连接部(B)为采用具有U形横截面的折弯板的第二连接部(B2),第二连接部沿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端开口的U形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组装式的新型横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于第二连接部(B2)的U形插槽内的衔接条,衔接条通过同时与并排的两个新型横楣结构的U形插槽配合,实现对多个新型横楣结构的连接;上下相邻的型材组件通过贯穿衔接条的螺栓紧固件进行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慎录班立伟丛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飞腾达广告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