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垛装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948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墙垛装配系统,包括墙垛本体,墙垛本体包括第一墙垛板、第二墙垛板、第三墙垛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至少一个调节部,第一墙垛板、第二墙垛板、第三墙垛板形成第一槽体,第一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墙垛板和第三墙垛板连接,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二墙垛板和第三墙垛板连接,第三连接件分别与调节部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一墙垛板连接,第四连接件分别与调节部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和第二墙垛板连接。利用本申请能够实现现场所有部件均在工厂内工业化生产,现场只需简单组件即可完成装配,可降低对施工的技术要求,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安装效率,同时结构简单,装修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垛装配系统
本申请涉及建筑装饰
,具体涉及一种墙垛装配系统。
技术介绍
装饰墙垛是不和墙体一同砌筑的突出墙体表面的砌体构件,仅作装饰用。当今现有卫生间墙面装饰装修中,首先要对原始建筑墙面用砂浆、砌块进行砌筑,然后在表面做防水,再铺贴瓷砖。施工过程较长、施工专业水平较高且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施工环境的污染等不良影响。对于一些原建筑设计无墙垛的卫生间,装修时想要有墙垛的装饰效果,需要对原墙进行二次砌筑,增加了楼面荷载,存在隐患,且二次改造施工过程较长、施工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墙垛装配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墙垛装配系统,包括:墙垛本体;所述墙垛本体包括第一墙垛板、第二墙垛板、第三墙垛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至少一个调节部;所述第三墙垛板相对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墙垛板和第二墙垛板连接,第一墙垛板、第二墙垛板、第三墙垛板形成第一槽体,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墙垛板和第三墙垛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二墙垛板和第三墙垛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调节部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一墙垛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调节部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和第二墙垛板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平面连接组件;所述平面连接组件包括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和至少一个调节板,第四墙垛板、第五墙垛板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墙垛板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插板,所述第五墙垛板上与第一端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墙垛板远离所述第三墙垛板的第三端面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二墙垛板远离所述第三墙垛板的第四端面上设置有插板,所述第四墙垛板的插板与所述第一墙垛板的插槽插接,所述第五墙垛板的插槽与所述第二墙垛板的插板插接。所述第五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调节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四墙垛板连接,所述第六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调节板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和第五墙垛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插板将其所在的端面划分为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插板位于左端面和右端面之间,所述右端面凹陷于左端面;所述插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所述第二槽板凸出于第一槽板,所述插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与第二槽板贴合设置,且位于插槽内部,所述插板与插槽插接,所述第二槽板、右端面、插板和凸台部围成中空区域,中空区域内置有胶体。进一步地,还包括阴角连接组件;所述阴角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阴角件和第二阴角件;所述第一阴角件和第二阴角件均包括连接板,以及垂直设置的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所述连接板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板上设置有平行于第二直角板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直角板和第一直角板形成插槽;所述第一阴角件的第一直角板用于和墙面连接,所述第四墙垛板插入所述第一阴角件的插槽内;所述第五墙垛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二阴角件的第一直角板贴合固定,所述第五墙垛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阴角件的挡板抵接,所述第二阴角件的第二直角板用于和墙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阴角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找平龙骨和第二找平龙骨;所述第一找平龙骨和第二找平龙骨均包括第二槽体和固定板;所述第二槽体的开口朝向靠近墙体的方向,所述第二槽体的两个槽体侧板远离所述第二槽体的槽体底板的一侧均向内翻折,形成与墙体抵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槽体底板;所述槽体底板的外板面与所述第一直角板或第二直角板贴合固定;所述固定板由第二槽体的槽体侧板沿远离墙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找平龙骨的固定板与所述第一阴角件的第二直角板贴合固定,所述第二找平龙骨的固定板与所述第二阴角件的第一直角板贴合固定。进一步地,还包括顶部连接组件;所述顶部连接组件包括第七连接件、第八连接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置于屋顶处的方钢;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方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包括有垂直连接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方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连接件和第八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方钢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第四墙垛板的上端面和第一墙垛板的上端面均与所述第七连接件和方钢连接,所述第五墙垛板的上端面和第二墙垛板的上端面均与所述第八连接件和方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部连接组件还包括收边件;所述收边件为第三槽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体侧板和第二槽体侧板;所述第一槽体侧板凸出于第二槽体侧板,所述第一墙垛板、第二墙垛板、第三墙垛板、第四墙垛板和第五墙垛板均与槽体插接,所述第一槽体侧板位于墙垛本体内,并与第一墙垛板、第二墙垛板、第三墙垛板、第四墙垛板和第五墙垛板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三槽体的底板的外板面分别与所述第七连接和第八连接件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角板凸出于所述挡板;所述第一直角板背离所述第一找平龙骨或第二找平龙骨的板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挡板位于第一凸台和第二直角板之间,所述第一直角板上与第一凸台相对设置的板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直角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口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所述第二直角板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固定板方向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阴角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所述第一胶带分别与所述第四墙垛板和所述挡板粘接;所述第二胶带与第五墙垛板和第一直角板粘接,且位于所述挡板和第一凸台之间;所述挡板上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五墙垛板上与第二端面延伸方向相同的端面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凸起部与插接槽插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和第八连接件均为角码,所述调节部为矩形板。本技术提供的墙垛装配系统通过设置墙垛本体,第一墙垛板、第二墙垛板、第三墙垛板形成第一槽体,第一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墙垛板和第三墙垛板连接,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二墙垛板和第三墙垛板连接,第三连接件连接调节部和第一墙垛板,第四连接件连接调节部和第二墙垛板,现场所有部件均可在工厂内工业化生产,现场只需简单组件即可实现装配,可降低对施工的技术要求,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安装效率,同时结构简单,装修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墙垛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平面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阴角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顶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另一阴角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7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阴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阴角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01-第一墙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垛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墙垛本体;/n所述墙垛本体包括第一墙垛板、第二墙垛板、第三墙垛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至少一个调节部;/n所述第三墙垛板相对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墙垛板和第二墙垛板连接,第一墙垛板、第二墙垛板、第三墙垛板形成第一槽体,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墙垛板和第三墙垛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二墙垛板和第三墙垛板连接;/n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调节部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一墙垛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调节部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和第二墙垛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垛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墙垛本体;
所述墙垛本体包括第一墙垛板、第二墙垛板、第三墙垛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至少一个调节部;
所述第三墙垛板相对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墙垛板和第二墙垛板连接,第一墙垛板、第二墙垛板、第三墙垛板形成第一槽体,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墙垛板和第三墙垛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二墙垛板和第三墙垛板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调节部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一墙垛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调节部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和第二墙垛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垛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面连接组件;
所述平面连接组件包括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和至少一个调节板,第四墙垛板、第五墙垛板相对设置;
所述第四墙垛板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插板,所述第五墙垛板上与第一端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插槽;
所述第一墙垛板远离所述第三墙垛板的第三端面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二墙垛板远离所述第三墙垛板的第四端面上设置有插板,所述第四墙垛板的插板与所述第一墙垛板的插槽插接,所述第五墙垛板的插槽与所述第二墙垛板的插板插接;
所述第五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调节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四墙垛板连接,所述第六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调节板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和第五墙垛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垛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将其所在的端面划分为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插板位于左端面和右端面之间,所述右端面凹陷于左端面;
所述插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所述第二槽板凸出于第一槽板,所述插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与第二槽板贴合设置,且位于插槽内部,所述插板与插槽插接,所述第二槽板、右端面、插板和凸台部围成中空区域,中空区域内置有胶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垛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阴角连接组件;
所述阴角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阴角件和第二阴角件;
所述第一阴角件和第二阴角件均包括连接板,以及垂直设置的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所述连接板延伸方向相同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板上设置有平行于第二直角板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直角板和第一直角板形成插槽;
所述第一阴角件的第一直角板用于和墙面连接,所述第四墙垛板插入所述第一阴角件的插槽内;
所述第五墙垛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二阴角件的第一直角板贴合固定,所述第五墙垛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阴角件的挡板抵接,所述第二阴角件的第二直角板用于和墙面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垛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找平龙骨和第二找平龙骨;
所述第一找平龙骨和第二找平龙骨均包括第二槽体和固定板;
所述第二槽体的开口朝向靠近墙体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航东周东珊余广高宇臻姜凯庭唐天义董陆慧程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