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组合式屋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65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组合式屋瓦结构,涉及古建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板瓦、筒瓦、立柱、横板、螺纹柱、环形齿轮、锥形齿轮,所述板瓦的两侧端各设置有垂直的瓦檐,所述筒瓦罩住相邻两块板瓦的瓦檐,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在龙骨上,所述立柱的顶端与筒瓦的U型槽顶通过一号固定件固定,所述横板有两个分别固定在立柱两侧壁上,所述横板与瓦檐和筒瓦通过二号固定件固定,所述螺纹柱设置在立柱顶侧壁的螺纹孔中,所述螺纹孔的底端凹槽内设置有限位套,所述环形齿轮固定在限位套弧形壁上,所述锥形齿轮的顶端与环形齿轮的前端啮合,所述锥形齿轮的中心轴线部位固定一根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制成板瓦和筒瓦,且无需工具可进行固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组合式屋瓦结构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古建筑组合式屋瓦结构。
技术介绍
古建筑的屋瓦结构多样,例如筒瓦、板瓦等。一般搭建屋瓦时采用筒瓦和板瓦的组合叠加,板瓦有利于将雨水导流下去,而筒瓦用于罩住板瓦间的缝隙,防止漏水。现有技术为改善传统屋瓦的笨重、堆砌麻烦等问题,采用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制作屋瓦,且通过螺接的方式将屋瓦固定在屋顶上。但却存在瓦体较软易产生形变的问题,且一个一个瓦片螺接的方式依然操作麻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主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瓦体易产生形变,且螺接麻烦。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古建筑组合式屋瓦结构,包括,瓦体,瓦体结构包括,板瓦,板瓦呈弧形板状结构,所述板瓦的两侧端各设置有垂直的瓦檐,所述板瓦的弧形槽内导流雨水;筒瓦,筒瓦呈半圆环柱体结构,所述筒瓦罩住相邻两块板瓦的瓦檐,所述筒瓦起到覆盖板瓦间缝隙的作用;支撑架,支撑架结构包括,立柱,立柱呈长方形柱体结构,所述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组合式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瓦体,瓦体结构包括,板瓦(11),板瓦(11)呈弧形板状结构,所述板瓦(11)的两侧端各设置有垂直的瓦檐(12),所述板瓦(11)的弧形槽内导流雨水;筒瓦(10),筒瓦(10)呈半圆环柱体结构,所述筒瓦(10)罩住相邻两块板瓦(11)的瓦檐(12),所述筒瓦(10)起到覆盖板瓦(11)间缝隙的作用;/n支撑架,支撑架结构包括,立柱(20),立柱(20)呈长方形柱体结构,所述立柱(20)的底端固定在龙骨(13)上,所述立柱(20)的顶端与筒瓦(10)的U型槽顶通过一号固定件固定,所述立柱(20)起到支撑筒瓦(10)的作用;横板(22),横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组合式屋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瓦体,瓦体结构包括,板瓦(11),板瓦(11)呈弧形板状结构,所述板瓦(11)的两侧端各设置有垂直的瓦檐(12),所述板瓦(11)的弧形槽内导流雨水;筒瓦(10),筒瓦(10)呈半圆环柱体结构,所述筒瓦(10)罩住相邻两块板瓦(11)的瓦檐(12),所述筒瓦(10)起到覆盖板瓦(11)间缝隙的作用;
支撑架,支撑架结构包括,立柱(20),立柱(20)呈长方形柱体结构,所述立柱(20)的底端固定在龙骨(13)上,所述立柱(20)的顶端与筒瓦(10)的U型槽顶通过一号固定件固定,所述立柱(20)起到支撑筒瓦(10)的作用;横板(22),横板(22)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横板(22)有两个分别固定在立柱(20)两侧壁上,所述横板(22)的外端与瓦檐(12)外侧壁相贴,所述横板(22)与瓦檐(12)和筒瓦(10)通过二号固定件(40)固定,所述横板(22)起到固定支撑板瓦(11)、连接板瓦(11)和筒瓦(10)的作用;
一号固定件,一号固定件结构包括,螺纹柱(30),螺纹柱(30)设置在立柱(20)顶侧壁的螺纹孔中,所述螺纹孔的底端凹槽内设置有限位套(31),所述限位套(31)呈筒状结构,所述限位套(31)的内侧壁中设置有垂直的条状凹槽,所述螺纹柱(30)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垂直的条状凸起为限位条(35),所述限位条(35)在条状凹槽内滑动,所述限位套(31)转动带动螺纹柱(30)转动,使螺纹柱(30)向上螺进筒瓦(10)的U型槽顶的螺纹孔中;环形齿轮(32),环形齿轮(32)的齿纹面相向倾斜,所述环形齿轮(32)固定在限位套(31)弧形壁上,所述环形齿轮(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新城区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