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烁暄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式全液压高速装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6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式全液压高速装载机,包括发动机、柱塞式液压泵、多路换向阀、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铲斗液压油缸、动臂液压油缸、转向液压油缸、右伺服操作手柄、液压油箱、伺服液压泵、转向油泵、主液压工作系统、伺服液压控制系统、左伺服操作手柄、可旋转驾驶座椅,所述模块式是指该装载机的发动机、柱塞式液压泵、多路换向阀、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等各总成件相对独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了设计空间结构,维修保养方便快捷;简化了操控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操作手柄控制转向时灵活,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式全液压高速装载机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模块式全液压高速装载机。
技术介绍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口、矿山、码头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矿石、煤炭等散状物料,同时还具备牵引、起吊、刮平、推运等功能的建筑机械,由于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能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它是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装备之一。而现有的装载机结构主要包括发动机、液力变矩器、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工作装置液压泵、多路换向阀、工作油缸、转向系统液压泵、转向机、转向油缸等。存在着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故障率高、维修不便等问题。为了使装载机各总成部件相对独立、模块化程度高、节约制造成本、节省设计空间、简化操作步骤、降低手臂位置移动频率、降低故障发生率、方便维修保养,我们推出一种模块式全液压高速装载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式全液压高速装载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式全液压高速装载机,包括发动机、柱塞式液压泵、多路换向阀、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铲斗液压油缸、动臂液压油缸、转向液压油缸、右伺服操作手柄、液压油箱、伺服液压泵、转向油泵、主液压工作系统、伺服液压控制系统、左伺服操作手柄、可旋转驾驶座椅,所述模块式是指该装载机的发动机、柱塞式液压泵、多路换向阀、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等各总成件相对独立;前、后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与车体的连接分别有条固定螺栓和3~6根油管;所述装载机的行驶、转向和工作装置的动力全来源于柱塞式液压泵,所述装载机行驶具备高低速转换功能,工作状态时选用低速档位;前、后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的柱塞式液压泵同时工作,四轮驱动推力大;所述装载机行驶状态时选用高速档位,前部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的柱塞式液压马达停止工作,并断开与前部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的驱动联接,后部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供油驱动;所述发动机驱动柱塞式液压泵和伺服液压泵,柱塞式液压泵的出油管联接多路换向阀的进油口,为行驶系统和工作系统提供动力;所述伺服液压泵出油管联接左伺服操作手柄和右伺服操作手柄的进油口;所述多路换向阀的一号阀A、B油管联接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的液压马达A、B油口,所述一号阀A油管是液压马达前进档进油管时,B油管就是前进档的回油管,所述一号阀B油管是液压马达倒退档进油管时,A油管就是倒退档的回油管,以此实现前进与倒退的转换;所述多路换向阀的二号阀A、B油管联接后桥液压马达的A、B油口,工作原理与联接方法同前桥。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的液压马达安装在驱动桥上,液压油驱动马达旋转,液压马达齿轮带动驱动桥工作;所述左伺服操作手柄设置在驾驶座椅左侧控制台上,即能控制行驶系统,又能控制转向系统;所述右伺服操作手柄设置在驾驶座椅右侧控制台上,是控制工作装置液压油缸的,向前拨动操作手柄即工作臂下落,向后拨动操作手柄是工作臂举起,向左拨动操作手柄是铲斗卷起,向右拨动操作手柄是铲斗卸土;在行驶状态时,所述可旋转驾驶座椅正直向前,作业时可以将所述可旋转驾驶座椅的方向向右偏转15~25度角。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柱塞式液压泵根据装载机的型号和吨位选配,所述柱塞式液压泵在工作时,流量采用适时变量控制,根据液压泵适时压力来控制马达流量,工作压力越大所排出的流量随之减小,工作压力越小所排出的流量随之增大,可在较大范围实现无级变速功能,并能保证发动机不会因液压泵压力突然增大而熄火。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根据装载机的型号和吨位选配,其结构是柱塞式液压马达安装于驱动桥桥壳上,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相联,后桥马达驱动齿轮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主动小齿轮是同一个齿轮;前桥的区别在于马达驱动齿轮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主动小齿轮是两个同型号的齿轮,在两个齿轮之间设置有啮合套,前桥不驱动时啮合套处于分离状态,驱动时齿套啮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的柱塞式液压马达采取压力与流量智能控制技术,专门为液压马达设置有智能控制模块,马达流量根据压力适时进行变量控制,马达工作压力越大所需流量随之增大,行驶速度也随之降低;马达工作压力越小所需流量随之变小,行驶速度也随之提高,可在较大范围实现无级变速功能,提高装载机行驶速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左伺服操作手柄采用液压操作手柄控制前进与倒退、左转与右转,一个手柄控制同时控制两个系统,集成化程度高,减少了手部动作,简化了操作程序,使行驶和转向动作更灵活,提高装载机的作业效率。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左伺服操作手柄和右伺服操作手柄在前进行驶方向上设置有定位锁定装置;行驶状态时,将手柄拨到前进档后,将定位装置进行定位锁定,操作手柄便可以处于前进档,需要换倒退档时,按下解锁按纽再拨动手柄向后,切换成倒退档位。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多路换向阀在工作臂操控、铲斗操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行驶系统液压油路的控制模块,该模块由两个阀块组成,第一个阀块控制前桥液压油路,第二个阀块控制后桥液压油路;所述多路换向阀控制工作臂和铲斗动作,在右伺服操作手柄的控制下,多路换向阀开始动作,液压油进入工作臂油缸和铲斗油缸。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发动机与柱塞式液压泵由壳体固定联接,发动机飞轮与液压泵动力输入轴之间由法兰盘联接,中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块,壳体上安装有伺服液压泵,用于给液压伺服提供液压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模块化程度高,发动机、柱塞式液压泵、多路换向阀、驱动桥等总成相对独立,相互联接件少,节省了设计空间结构,维修保养方便快捷。其优点:一是单手柄行驶、转向控制系统设计更具人性化,在使用中手臂不用变换位置,就能实现行驶和转向的操控,简化了操控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二是双液压转向控制系统设计新颖,液压操作手柄控制转向与方向盘控制转向之间转换快简单,各自又是独立的转向系统,其中一个系统出现故障时,另外一个系统还能继续操控方向,方向盘控制转向时稳定,安全有保证;操作手柄控制转向时灵活,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三是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液压油驱动马达旋转,液压马达齿轮带动驱动桥工作,使动力传递更简单、更直接,减少动力传递中的衰减,降低了机械能耗。四是柱塞式液压马达采取压力与流量智能控制技术,马达流量根据压力适时进行变量控制,马达工作压力越大所需流量随之增大,行驶速度也随之降低;马达工作压力越小所需流量随之变小,行驶速度也随之提高,可以在较大范围实现无级变速功能,提高装载机行驶速度。五是旋转驾驶座椅设计,行驶状态座椅正直向前,作业时可以将驾驶座椅的方向向右偏转15~25度角,这样设计改变了驾驶员斜身或探身观察的问题,减少驾驶员劳动强度,降低得职业病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块式全液压高速装载机的第一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式全液压高速装载机,包括发动机(1)、柱塞式液压泵(2)、多路换向阀(4)、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铲斗液压油缸(6)、动臂液压油缸(7)、转向液压油缸(8)、右伺服操作手柄(9)、液压油箱(10)、伺服液压泵(11)、转向油泵(12)、主液压工作系统、伺服液压控制系统、左伺服操作手柄(3)、可旋转驾驶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式是指该装载机的发动机(1)、柱塞式液压泵(2)、多路换向阀(4)、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等各总成件相对独立;/n前、后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与车体的连接分别有8条固定螺栓和3~6根油管;所述装载机的行驶、转向和工作装置的动力全来源于柱塞式液压泵(2);/n所述装载机行驶具备高低速转换功能,工作状态时选用低速档位;前、后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的柱塞式液压泵(2)同时工作,四轮驱动推力大;所述装载机行驶状态时选用高速档位,前部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的柱塞式液压马达停止工作,并断开与前部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的驱动联接,后部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供油驱动;/n所述发动机(1)驱动柱塞式液压泵(2)和伺服液压泵(11),柱塞式液压泵(2)的出油管联接多路换向阀(4)的进油口,为行驶系统和工作系统提供动力;/n所述伺服液压泵(11)出油管联接左伺服操作手柄(3)和右伺服操作手柄(9)的进油口;所述多路换向阀(4)的一号阀A、B油管联接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的液压马达A、B油口,所述一号阀A油管是液压马达前进档进油管时,B油管就是前进档的回油管,所述一号阀B油管是液压马达倒退档进油管时,A油管就是倒退档的回油管,以此实现前进与倒退的转换;所述多路换向阀(4)的二号阀A、B油管联接后桥液压马达的A、B油口,工作原理与联接方法同前桥;/n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的液压马达安装在驱动桥上,液压油驱动马达旋转,液压马达齿轮带动驱动桥工作;/n所述左伺服操作手柄(3)设置在驾驶座椅左侧控制台上,即能控制行驶系统,又能控制转向;/n所述右伺服操作手柄(9)设置在驾驶座椅右侧控制台上,是控制工作装置液压油缸的,向前拨动操作手柄即工作臂下落,向后拨动操作手柄是工作臂举起,向左拨动操作手柄是铲斗铲土,向右拨动操作手柄是铲斗卸土;/n在行驶状态时,所述可旋转驾驶座椅正直向前,作业时可以将所述可旋转驾驶座椅的方向向右偏转15~25度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全液压高速装载机,包括发动机(1)、柱塞式液压泵(2)、多路换向阀(4)、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铲斗液压油缸(6)、动臂液压油缸(7)、转向液压油缸(8)、右伺服操作手柄(9)、液压油箱(10)、伺服液压泵(11)、转向油泵(12)、主液压工作系统、伺服液压控制系统、左伺服操作手柄(3)、可旋转驾驶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式是指该装载机的发动机(1)、柱塞式液压泵(2)、多路换向阀(4)、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等各总成件相对独立;
前、后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与车体的连接分别有8条固定螺栓和3~6根油管;所述装载机的行驶、转向和工作装置的动力全来源于柱塞式液压泵(2);
所述装载机行驶具备高低速转换功能,工作状态时选用低速档位;前、后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的柱塞式液压泵(2)同时工作,四轮驱动推力大;所述装载机行驶状态时选用高速档位,前部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的柱塞式液压马达停止工作,并断开与前部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的驱动联接,后部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供油驱动;
所述发动机(1)驱动柱塞式液压泵(2)和伺服液压泵(11),柱塞式液压泵(2)的出油管联接多路换向阀(4)的进油口,为行驶系统和工作系统提供动力;
所述伺服液压泵(11)出油管联接左伺服操作手柄(3)和右伺服操作手柄(9)的进油口;所述多路换向阀(4)的一号阀A、B油管联接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的液压马达A、B油口,所述一号阀A油管是液压马达前进档进油管时,B油管就是前进档的回油管,所述一号阀B油管是液压马达倒退档进油管时,A油管就是倒退档的回油管,以此实现前进与倒退的转换;所述多路换向阀(4)的二号阀A、B油管联接后桥液压马达的A、B油口,工作原理与联接方法同前桥;
所述柱塞式液压马达驱动桥(5)的液压马达安装在驱动桥上,液压油驱动马达旋转,液压马达齿轮带动驱动桥工作;
所述左伺服操作手柄(3)设置在驾驶座椅左侧控制台上,即能控制行驶系统,又能控制转向;
所述右伺服操作手柄(9)设置在驾驶座椅右侧控制台上,是控制工作装置液压油缸的,向前拨动操作手柄即工作臂下落,向后拨动操作手柄是工作臂举起,向左拨动操作手柄是铲斗铲土,向右拨动操作手柄是铲斗卸土;
在行驶状态时,所述可旋转驾驶座椅正直向前,作业时可以将所述可旋转驾驶座椅的方向向右偏转15~25度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全液压高速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式液压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烁暄侯杰马智琪
申请(专利权)人:侯烁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